开篇碎碎念:为人父母真是不容易啊!每天都在为孩子操心,从衣食住行到学习教育,事无巨细。古往今来,多少诗句都歌颂了这伟大的父母之爱,字字句句都浸透着浓浓的亲情。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品读那些赞美天下父母心的诗句,感受这份沉甸甸的爱。
(一)舐犊情深,无私奉献
孟郊的《游子吟》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歌颂母爱的诗句了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短短几句,却将一位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沉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母亲手中的针线,缝进了对孩子的牵挂,也缝进了对孩子未来道路的祝福。这“寸草心”如何能报答如阳光般温暖的“三春晖”呢?读到这,我的眼眶总是会湿润,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这般为我操劳,默默付出。
除了孟郊的《游子吟》,还有很多诗句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例如,王安石的“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盏灯。今日思家徒怅望,寒林霜露变秋声。”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父母,却从游子的视角,侧面反映了父母在家中等待子女归来的殷切期盼。想象一下,父母在家中点亮一盏灯,等待着远游的子女归来,那是怎样一种深沉的爱啊!
(二)春晖寸草,永世难忘
除了母爱,父爱也同样伟大。可能父爱不像母爱那样细腻,那样容易被察觉,但它却像一座大山,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蹒跚着爬过月台买橘子的画面,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虽然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抒情的诗句,但父亲笨拙的爱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中。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这首诗并非专门描写父母之爱,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却常常被用来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父母就像春蚕,默默地吐丝,直到生命结束;又像蜡炬,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未来。
(三)养育之恩,铭记于心
父母的爱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体现在对我们人生道路的指引和教育上。他们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做事,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
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教我们牙牙学语,教我们蹒跚学步,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都在守护着我们。等到我们长大成人,他们又开始操心我们的学业、事业、婚姻……“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中的这句,道尽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
(四)感念亲恩,常回家看看
现在很多人为了工作和生活,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我们常常忙于自己的事情,却忽略了父母的感受。父母一天天老去,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我们寄回去的钱,而是我们的陪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趁父母还在,多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聊聊天,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哪怕只是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都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我最近很喜欢的诗:“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悲莫悲生别离,乐莫乐新相识。”这首诗描写了母子分别的场景,读来令人动容。希望我们都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
用心去感受父母的爱,用心去回报父母的恩情。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