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22年考研英语常见修辞:明喻知识点

说到考研英语,明喻 (Simile) 这玩意儿,简直是阅读理解里的老熟人了,时不时就蹦出来跟你打个招呼。别看它好像挺基础,小学语文就学过,但在考研这片复杂的丛林里,它也能给你挖个坑,或者,帮你搭座桥,就看你怎么对付它了。

咱们先掰扯清楚,啥是明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而且是那种特别“直给”的比方。它会明晃晃地告诉你:“嘿,你看这个A,它就像(like)那个B!” 或者,“A如同(as)B一样!” 中间一定会有这种标志性的词,like 啊,as 啊,有时候还有 as if / as though (仿佛…似的)这种稍微拐点弯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像”字,它是明着告诉你,A和B只是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并不是完全画等号。这点很重要,跟它的兄弟——隐喻(Metaphor)可不一样,隐喻那是直接说“A就是B”,霸道总裁范儿。

那么,这明喻在考研英语里,到底扮演个什么角色?它可不是跑龙套的。

首先,它绝对是阅读理解部分的重要考点。你想啊,作者为啥要用比喻?还不是为了让表达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感染力?有时候,一个精妙的明喻,能把一个抽象的概念瞬间具体化,让你一下子就get到作者想说的那个感觉。比如,文章说某个经济政策的影响 “spread like wildfire“(像野火一样蔓延),你马上就能感受到那种速度快、范围广、甚至有点失控的意味,这比干巴巴地说 “spread quickly and widely” 要有画面感得多吧?考题可能就会问你,这个政策的影响有什么特点?答案往往就藏在这个明喻里。如果你只是看到了字面意思,没去体会那个“野火”的比喻含义,那这分可能就悬了。

其次,理解明喻,很多时候就是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的关键钥匙。作者选择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往往就暴露了他的感情色彩。比如,形容一个人的笑容 like sunshine(像阳光一样),那肯定是褒义的,温暖、明媚;但如果说他的笑容 like a wolf’s grin(像狼的咧嘴笑),那立马就透着一股子虚伪和危险。这种感情色彩,对于判断作者立场、理解文章深层含义至关重要。考研阅读好些题,尤其是态度题,就是要你抠这种字眼背后的情感。

再者,有时候明喻还会跟长难句搅和在一起,增加你的理解难度。一个复杂的句子里,嵌套了一个明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可能离得老远,中间还隔着好几个从句或者插入语。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剥茧抽丝,先把这个明喻结构拎出来,看清楚到底是谁谁,在哪一点上。别被那些修饰成分带跑偏了。

举个例子吧,想象一下你在阅读文章里看到这么一句:”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decision, subtle at first but gathering momentum over months, unfurled across the community like a slow-motion tidal wave, disrupting established routines and reshaping social landscapes.” 这句话不短吧?核心的比喻是 “consequences … unfurled … like a slow-motion tidal wave“。本体是“决定的后果”,喻体是“慢动作的海啸”。这个明喻告诉你什么?不仅仅是后果的广泛影响(像海啸一样波及整个社区),更强调了它的“慢动作”——不是瞬间爆发,而是逐渐显现、难以阻挡、破坏力巨大的过程。理解了这一点,你对这个决定的性质和影响就有了更深的把握。考题很可能就会针对这个“slow-motion”或者“tidal wave”的含义设问。

那么,咱们在考场上遇到明喻,该怎么应对?

第一步,识别。看到 like, as, as if/though 这些词,脑子里就得亮起小灯泡:哦豁,可能是个比喻!

第二步,定位。找准本体(A)和喻体(B)。到底是谁在谁?这点要搞清楚。

第三步,挖掘相似点。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问自己:作者拿B来比A,到底是想突出A的哪个或哪些特征?是形状?颜色?速度?影响?情感?还是某种抽象的特质?千万别只停留在字面。说某物 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重点是“轻”,而不是“羽毛”本身长啥样。说某人 fought like a lion(像狮子一样战斗),重点是“勇猛”,而不是让你去研究狮子的生活习性。抓住这个喻义(point of comparison),才是抓住了明喻的灵魂。

第四步,结合语境。把这个明喻放回原文的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大背景下,看看它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为了强调某个观点?是为了描绘某个场景?还是为了抒发某种情感?有时候,一个明喻甚至是理解全文主旨的突破口。

说实话,明喻这东西,技巧是有,但更多的是一种语感和理解力。平时多读、多看、多琢磨,遇到明喻的时候,别嫌麻烦,停下来想一想:作者为啥这么写?他想告诉我什么?这种“慢思考”的习惯,在备考阶段非常重要。

当然,也别把它想得太玄乎。考研英语里的明喻,大多数还是比较直白、符合常识逻辑的。不会像某些文学作品里那样,搞得云里雾里,需要你有多深的文化背景才能懂。考研毕竟是标准化考试,它考查的,是你基于文本信息进行准确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所以,面对明喻,别慌。把它看作是作者递给你的一个“视觉辅助”,一个理解的“快捷方式”。用好了,它能让你对文章的理解瞬间“醍醐灌顶”;用不好,或者干脆忽略了,那可能就错失了关键信息,甚至曲解了文意。

2022年的考研英语里,明喻肯定也少不了它的身影。无论是阅读、新题型,甚至翻译和写作(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作文更出彩,恰当运用比喻也是加分项),它都可能在某个角落等着你。把它彻底搞明白,不光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你整体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这玩意儿,值得你花点时间,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考场上,每一分都可能决定你的“上岸”与否,不是吗?这种感觉,大概就走在悬崖边上,既刺激,又得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得踩实了。你看,这不又是一个明喻嘛!生活处处是语文,英语也一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2022年考研英语常见修辞:明喻知识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