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嘿,这问题放现在问,多少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了。
直接说结论吧:你要是还按老眼光、老黄历来看,非得分个一二三,那广东工业大学的主体,特别是它的优势专业、核心校区,早就稳稳当当是一本了,而且分数线还挺高,不是那种压线的一本。当然,你说历史上它有没有过二本招生的专业或者校区?那确实有过。但关键是,时代变了啊!现在广东早就把一本、二本的招生批次给合并了,都叫本科批。所以,官方口径里,早就没有“一本大学”、“二本大学”这种简单粗暴的说法了。人家广工现在的名头是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省重点大学,还有国家级的双一流学科(虽然是学科,但也代表了学校的顶尖实力)。
所以,纠结“一本二本”这个标签,意义真的不大了。你要是问一个广工人,或者稍微了解广东高校情况的人,大概率会告诉你:妥妥的一本水平,甚至在很多工科领域,比省内某些挂着“985”、“211”名头的学校还要硬气。分数线摆在那儿呢,每年录取,特别是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电气这些,那分数,啧啧,超一本线(现在叫特控线)一大截是常态。没点实力,想进广工的好专业?难!
想当年啊,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一本、二本那可是泾渭分明。填报志愿,家长老师都紧张得不行,一分之差,可能就是一本变二本,感觉整个大学档次都不一样了。那时候,广工确实存在一些专业或者因为校区不同(比如龙洞校区早期的一些专业,或者更早的合并前的某些渊源),在二本批次招生。这也就给一些人留下了“广工好像有二本”的印象。但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现在不一样了。批次合并之后,大家看学校,更多是看它的综合实力、专业优势、录取分数线、就业前景,还有就是那个“高水平大学”之类的官方认证。从这些维度看,广东工业大学绝对是排在前面的。
你看嘛,广工作为工科强校,在广东这片制造业热土上,地位那是相当稳固。它的很多专业设置,都跟珠三角的产业结构结合得特别紧密。什么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化工材料……都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所以广工的毕业生,尤其是学工科的,在就业市场上那是相当抢手。每年校招季,来广工开宣讲会、招聘的企业,那队伍排得老长,很多都是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华为、腾讯、格力、美的、比亚迪……这些大厂里,广工人一抓一大把。能给学生提供这么好的就业出口,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还管它以前是不是招过二本?
而且,广工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很猛。投入大,进步快。你看大学城校区,建设得漂漂亮亮,硬件设施在国内高校里也算不错的。图书馆经常一座难求,实验室灯火通明到深夜也是常态。学习氛围?卷!真的卷!尤其是在那些王牌学院。你要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进去,估计会压力山大。这种氛围,可不是什么“二本”学校能比的。
当然,广工也有它的“槽点”。比如校区多且分散,大学城、龙洞、东风路、番禺……各有各的历史,各有各的风格,也各有各的“不方便”。有人戏称“广东施工大学”,因为总在建设。还有人觉得广工的文科、商科相对弱一些(毕竟是工科强校嘛,可以理解)。但这些都不能否定它在工科领域的强势地位和整体上的一本实力。
说到底,“一本”、“二本”只是一个过去式、一个标签。评价一所大学,最终还是要看它的内涵、它的实力、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广东工业大学,它可能没有清北复交那么耀眼的光环,也没有中山、华工那么深厚的综合底蕴,但它绝对是一所特色鲜明、实力强劲、尤其在广东这片土地上非常有影响力和认可度的高水平大学。
如果你是考生或者家长,还在用“一本二本”的旧尺子去量广工,那真是有点跟不上趟了。看看它的录取分数线,看看它的学科评估结果(控制科学与工程是A类学科,很牛的!),看看它的毕业生去向,再看看广东省给它的定位和投入(高水平大学、省重点),心里自然就有数了。
所以,别再问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了。它就是广东工业大学,一所你值得认真考虑的、实力在线的、能让你学到真本事、毕业后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不错竞争力的好大学。非要按习惯给个标签?那就叫它“强势一本”或者“高水平大学”吧,这更贴合它现在的实际情况。记住,看大学,要往前看,看实力,别老盯着那些过时的标签不放。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