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的校训,八个字: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念叨起来,朗朗上口。但真要咂摸这八个字背后的滋味儿,那可就深了去了,绝不是墙上刻着的标语那么简单,它是浸润在武侯祠旁那片校园空气里的东西,是流淌在很多从那里走出来的人血液里的东西。
先说和合偕习。这四个字,听着就挺…怎么说呢,挺暖的,但也挺沉的。“和合”,不是和稀泥,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凑合。在民大这个地方,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尤其是那么多不同民族背景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那差异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真要做到“和合”,那得是打心眼儿里的相互尊重,是愿意去倾听、去理解对方跟你不一样的地方。不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特色去迁就别人,而是大家都能把自己那份独特点儿亮出来,还不刺眼,还能互相辉映,这就叫“和合”。挺难的。真的。需要耐心,需要智慧,甚至需要那么一点点超越个体的小格局。
记得那时候,宿舍楼里晚上此起彼伏的各种乡音,食堂里各种看着就让人好奇的家常菜(虽然窗口统一供应,但你能从点菜的搭配和偏好里看出端倪),还有那些民族节庆时,不同民族同学穿上自家最漂亮的衣服,那种毫不掩饰的自豪和喜悦……这些画面,就是“和合”最生动的注脚。吵架拌嘴肯定也有,误会摩擦少不了,但大环境是包容的,是鼓励你去做那个“和而不同”的自己的。这种环境,特别养人。它让你自然而然地就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世界原来这么大,生活有这么多可能性。
然后是“偕习”。这个“习”,可不单单指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知识。同学之间,本身就是一本本活的书啊。一起上课,一起泡图书馆,那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相处中互相学习。学对方语言里某个有趣的表达,学别人处理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学不同文化里待人接物的方式,甚至,学着怎么欣赏那些你原本可能觉得“怪异”的歌谣和舞蹈。这种“偕习”,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它不是任务,是生活本身。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与“不同”相处,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社会能力。大家目标一致,都是来求学的,都是想变得更好,这种共同的追求,又把“和合”的基础给夯实了。
所以和合偕习这四个字,在我看来,它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的、多元共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它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且相信这种差异的碰撞能够激发出更强大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它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民大之所以是民大的那个“魂”的一部分。
再说自信自强。这四个字,啧,感觉一下子就立起来了,带着一股子劲儿。如果说“和合偕习”是环境,是土壤,那“自信自强”就是从这片土壤里长出来的挺拔的树。
“自信”,尤其对于很多来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同学来说,这个词的分量可能更重一些。来到成都这样的大城市,面对可能在某些方面更“主流”、更“强势”的文化或者观念,保持自信不容易。这种自信,从哪儿来?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民大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你不仅不因为自己的“少数”而自卑,反而能理直气壮地展示你的独特。你知道你的根在哪里,你知道你身后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种认知,会转化成一种内在的底气。当然,光有文化认同还不够,自信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你在学业上、在社团活动中、在各种实践里取得的每一个小成就,都在一点点地浇灌着自信的种子。
然后是“自强”。这个词,带着一种主动性和力量感。它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争取,去奋斗。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那种精神。在民大,你能看到很多同学身上有这股劲儿。他们可能起点不如别人,但特别能吃苦,特别肯钻研。图书馆里深夜不灭的灯,清晨操场上跑步的身影,为了一个项目熬红的双眼……这些都是“自强”的写照。它意味着不依赖,不抱怨,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它鼓励你去突破自身的局限,去追求卓越。这种精神,是面对未来一切挑战的铠甲。
自信自强,就是要挺直腰杆,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断向上。它和前面的“和合偕习”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有了“和合偕习”那样一个包容、多元、相互学习的环境,个体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到自信的根基;也正因为每个人都追求“自信自强”,这种多元的共生才更有活力,更有创造性,而不是一潭死水。一个群体,如果里面的个体都是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那“和合”也只是表面的、脆弱的;反过来,如果个体只强调“自强”,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那“和合”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这八个字,和合偕习,自信自强,它们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它们是西南民族大学给学子们设定的一种精神坐标,一种价值导向。它既有对内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要求,也有对个体独立、奋发向上的期许。
当然啦,校训是理想,现实总会有差距。不是每个在民大待过的人都能完美践行这八个字。但它就像一座灯塔,立在那里,指引着方向。无论你毕业多少年,走得多远,偶尔回想起这八个字,心里总会有点触动。你会想起那个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校园,想起那些曾经和你并肩学习、背景各异的同学,想起那段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底气的青春岁月。
这八个字,它不是冰冷的条文,它是有温度的,有故事的,有无数民大学子用自己的青春和奋斗不断为之注解的。它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每一个从民大走出来的人,都能带着这份和合偕习的智慧和胸襟,以及那份自信自强的骨气和力量,去面对这个复杂而广阔的世界。嗯,这校训,有点意思,越琢磨越有嚼劲儿。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