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面点培训内容

说起面点培训,这玩意儿可深了去了,真不是三两天就能囫囵吞枣学明白的。好多人以为,不就是和面、擀皮、包馅儿嘛,简单!嘿,你要真这么想,那做出来的东西,跟老师傅手里出来的,保证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培训内容啊,首先,你得把最最基本的东西给吃透了。啥是最基本的?面粉!高筋、中筋、低筋,这都不一样。做面包得用高筋的,它能拉出膜,撑起那个蓬松的劲儿;做包子馒头,中筋粉就挺好,太高了反而硬;做点心蛋糕,那得低筋,图的就是个松软。这还不算,还有全麦粉、玉米面、荞麦面…每种粉的脾气都不一样,吸水率、筋性,你得心里有数。光知道用啥粉还不够,水温也关键。冬天和面跟夏天和面,那水温能一样吗?酵母那小东西,娇贵着呢,温度不对,它要么“罢工”,要么“死给你看”。还有揉面,这可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手揉还是机揉?揉到什么程度?是只需要成团,还是要揉出“手套膜”?这都得看你最终要做啥。揉不到位,面点没骨架;揉过了头,面筋断了,口感也完蛋。

然后就是发酵。这绝对是中式面点的灵魂之一。老面肥发酵?酵母发酵?还是现在流行的天然酵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门道儿。发酵的时间、温度、湿度,那都得精准拿捏。发不足,面团是“死”的,蒸出来硬邦邦;发过了,一股子酸味,组织也粗糙得没法看。怎么判断发酵好了?手指头戳个洞,不塌陷不回缩,或者稍微慢回缩,这才是火候到了。光看时间?那不行,天气一变,时间就得跟着调。这靠的是啥?经验,还有你对面团状态的感知

接下来,就得说说具体的品种了。中式面点那真是浩如烟海。

包子馒头这类发面的,看似简单,学问大着呢。皮要暄软,还得有点嚼劲,不能粘牙。馅料怎么调?肉馅怎么打水才能鲜嫩多汁?素馅怎么搭配才清爽不寡淡?怎么捏褶子才好看?这都是手艺。蒸的时候,冷水上锅还是热水上锅?蒸多久?怎么防止出锅回缩?每一个环节都影响成品。

饺子馄饨,那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但要做得精,也不容易。饺子皮是冷水和面,讲究个筋道爽滑。擀皮子得中间厚,边上薄,这样煮出来才不容易破,口感还好。调馅儿,那就更是五花八门,各家有各家的绝活。什么三鲜馅儿、猪肉白菜、牛肉大葱…讲究的是个味儿的平衡。

面条呢?手擀面、拉面、刀削面…光听名字就知道不简单。手擀面要揉到位,擀得匀,切得利落。拉面,那是真功夫,溜条、抻拉,没个一年半载的苦练,根本拉不出那细如发丝、均匀一致的面条来。刀削面,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刷刷刷,面条像鱼儿一样飞进锅里,好看也好吃。这里面,和面的软硬度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操作能不能顺畅。

还有烫面的点心,像什么葱油饼、馅饼、蒸饺(有些地方用烫面)。为啥要用开水烫面?因为破坏了部分面筋,成品口感才软糯,凉了也不容易发硬。这烫面的比例,烫多少,留多少生面,又是一门学问。

再说说酥皮点心,比如老婆饼、蛋黄酥、各种酥。那可真是考验耐心和技术的。油皮包油酥,反复折叠擀开,层次才能出来。这开酥的手法,大包酥还是小包酥?折几折?每次擀开要多薄?力道怎么控制才不会混酥、破皮?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烤制的火候更是关键,火小了不起酥,火大了容易焦。看着那酥皮在烤箱里一层层地绽放开来,酥得掉渣,那成就感,啧啧。

当然,培训内容不能光教你怎么做,还得教你为什么这么做。原理搞懂了,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怎么调整。比如,面团太湿了怎么办?发酵过头了怎么补救?烤出来的面包表皮太硬是什么原因?这些常见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比死记硬背配方重要得多。

还有馅料的制作,甜的、咸的、荤的、素的,炒制、拌制,怎么调味,怎么保持食材的本味和口感,这都是内容。

食品安全卫生,那更是重中之重,操作规范、清洁消毒,这是底线,没得商量。

最后,我觉得好的面点培训,还得有点审美创新的引导。面点不光是吃的,也可以是看的。造型怎么更别致?颜色怎么搭配更诱人?如何在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做一些改良和创新?这能让你的面点之路走得更远。

总而言之,面点培训绝不是速成班,它需要你沉下心,从基本功练起,一遍遍地揉面,一次次地感受发酵的奇妙变化,掌握好火候,熟悉各种面团的脾气手感,这东西最玄乎,也最重要,得靠大量的实践去积累。光看视频?那能学到个啥皮毛?必须亲自动手,去感受面团的温顺与倔强,去闻那蒸汽腾腾的麦香,去听那油炸的滋滋声。这里面,有技术,有经验,更有对食物的敬畏和热爱。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面点培训内容吧,不是我说你,那些只教几个花样、给张配方就完事的,纯属瞎折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面点培训内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