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朱元璋五虎将是哪五个

朱元璋手底下的“五虎将”?这个提法,其实跟我们常说的刘备麾下“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有点儿不一样,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官方或民间公认的“朱元璋五虎将”这档子事儿。你要非得掰扯出五个最具代表性、战功赫赫,且在开国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军事核心人物,那我心里头立马浮现出来的,肯定是这几位: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每一个拿出来,都是能独当一面,甚至改写历史走向的狠角色。

你想啊,一个从社会底层爬出来的放牛娃,一个和尚,一无所有,靠着一帮泥腿子兄弟,硬生生从元朝的铁骑之下,把大半个天下给打了下来,这是何等的壮举?这背后,没几把真正的钢刀撑着,光靠一腔热血,那也只是螳臂当车。朱元璋的厉害,除了他自己那股子狠劲和高瞻远瞩,更在于他身边聚集了这样一群“非人类”的将帅。

咱们先说说徐达吧。这位爷,那真是朱元璋的定海神针,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妥妥的“武庙十哲”里头都能占个座儿的人。他不像常遇春那样冲锋陷阵锐不可当,不像李文忠那样文武兼修儒雅洒脱,他就是,稳得让人心里踏实。那份儿沉稳,那份儿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简直就是为帅而生。你看他北伐,兵锋直指元大都,打下了元朝老巢,却能做到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这在那个乱世里头,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好多地方百姓一看是徐达的兵来了,那心里头是欢喜的,因为知道不会被抢被杀。这份儿仁义之师的口碑,比打多少场胜仗都管用。他从不邀功,不结党营私,朱元璋疑心病那么重的一个皇帝,对徐达,那是发自内心的信任。徐达病逝,朱元璋亲临吊唁,追封他为中山王,配享太庙,这是何等的哀荣!你说他是不是五虎将之首?那根本不用讨论,他就是那个无可替代的基石。

紧接着,必须得提常遇春。哎呀,这位“常十万”啊,那可真是朱元璋手里的一把尖刀,一把嗜血的利刃!他那股子猛劲儿,那份儿悍不畏死的冲劲,简直就是战场上的推土机。民间传说他能带十万兵,一人之力胜过十万人,这当然是夸张,但也足见他的勇冠三军。你翻开《明史》,哪次大战,不是他身先士卒勇猛过人?鄱阳湖大战,那是何等波澜壮阔的场面,他和张定边杀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他就是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他常说:“为将者,当破敌当先!” 他也确实做到了。可他也有他的毛病,性情急躁,杀戮过重,朱元璋都得时不时敲打他几句。但你不能否认,他就是大明这艘战船上最快的推进器,没有他摧枯拉朽般的攻势,大明统一天下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周折。可惜啊,天妒英才,北伐成功后,他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太平日子,就在回师途中病逝了。才四十岁不到,就这么走了,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他要是能活到徐达那个岁数,估计朱元璋的屠刀,也未必能落到他头上,毕竟这样一柄锋利的武器,皇帝也爱惜啊。

再来说说李文忠。这位可是朱元璋的亲侄儿,也是个文武双全儒将典范。他不像他舅舅那样粗犷,也不像常遇春那样纯粹的武夫。李文忠读过书,有文化,眼界开阔,既能领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甚至在军事战略上,也有自己独到见解。他领兵北伐,战功赫赫,尤其是攻打开平,直接打垮了元顺帝的老巢,那可是捅了元朝的心脏啊!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只知道一味地蛮干,他懂得谋略,懂得兵不血刃的艺术。更难得的是,他虽然是皇亲国戚,但行事谨慎,从不恃宠而骄。朱元璋对他期望很高,寄予厚望。可惜,他去世得也早,年仅五十,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也是讳莫如深,有说病逝的,也有说朱元璋毒死的。但无论如何,他的存在,为朱元璋的军事集团增添了一抹亮色,他是那种能打硬仗,也能打巧仗的帅才。

然后是冯胜。这位老哥,也是开国元勋中的老资格了。他早年就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可以说,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着他的汗水和鲜血。他不像徐达、常遇春那样光芒万丈,但在很多关键战役中,冯胜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沉稳,有经验,指挥军队有章法。比如洪武二十年,他领兵征伐纳哈出,那可是当时元朝在东北边陲的最后一块硬骨头。冯胜不急不躁,用奇计诱降了纳哈出,兵不血刃就解决了大患。这可不是一般的武夫能干出来的。所以,他也能被封宋国公。可惜,朱元璋晚年大开杀戒,胡惟庸案、蓝玉案,牵连甚广。冯胜虽然谨慎小心,但最终还是未能幸免于难,被赐死。他的结局,让人看到了朱元璋猜忌刻薄的一面,也看到了那些开国功臣伴君如伴虎的无奈和悲哀。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明开国将领命运的一个缩影,功高盖主的代价,往往就是身首异处。

最后,咱们说说邓愈。这位爷可能名气不如前面几位那么响亮,但他在大明开国过程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员。他早年就跟着朱元璋,从一个小兵一路摸爬滚打,凭着实打实的军功,一步步爬上了高位。他尤其善于在南方作战,对付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后来的苗族叛乱,邓愈都是主力干将。他治军严谨临阵不乱,在平定南方,稳定后方方面,贡献巨大。他不像常遇春那样锋芒毕露,更像是那种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刻总能顶上去实力派。他的军事才能可能更多体现在运筹帷幄持重守成上,而不是单纯的冲杀。更让人感慨的是,他是少数几个能善终的开国公爵之一。虽然他也是病逝,但没有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简直就是奇迹。他的幸运,或许在于他为人低调谦逊,从不争功,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

所以你看,这五位:徐达稳重大局观常遇春勇猛冲击力李文忠智勇双全皇亲身份冯胜老练经验,以及邓愈扎实南方定鼎之功,他们五个人,代表了朱元璋军事集团最核心、最顶尖的军事才能战略布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贡献,缺一不可。没有他们,就没有大明王朝的赫赫武功,就没有汉家江山的重新统一

当然,朱元璋手下能人太多了,像汤和,他是朱元璋最早的兄弟,也是最早发家的,虽然后期更多承担镇守和劝谏的任务,但他的眼光和远见不容小觑。还有沐英,朱元璋的养子,镇守云南,开创了世袭罔替的局面,功绩彪炳。但若论到直接参与开国大业在征伐中独当一面,并被朱元璋封为国公或王的,这五位确实是最闪耀的星辰

他们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也都充满了悲剧意味。伴随着一个开创盛世的伟大皇帝,也伴随着一个屠戮功臣铁血君主。他们是朱元璋的利剑,也是他权力欲望下的牺牲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些名字,这些故事,这些波澜壮阔的人生,永远都会在我们的记忆里,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他们就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将星,真正的英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朱元璋五虎将是哪五个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