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每年都有人问,后台私信里一堆。上大学到底大几去当兵最合适?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你的答案。咱们今天把每个时间点的利弊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看完自己就有数了。
咱们按时间顺序来,一个一个说。
第一种选择:大一结束就去
大一刚读完,你对大学生活有了一点概念,但还没完全陷进去。这时候选择去当兵,有几个明显的好处。
首先,年龄小,身体好,适应能力强。你想想,你刚从高三那种高强度、有纪律的环境里出来没多久,身体和精神的“惯性”还在。从大学相对散漫的生活,立刻切换到部队的高度纪律化生活,这个转换的痛苦程度会小一些。你的身体也处在巅峰期,训练起来恢复快,不容易受伤。
其次,对学业的影响最小。大一学的基本都是公共基础课,比如高数、大物、思政这些。这些课说白了,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是记忆和基础理论。两年后你回来,捡起来相对容易。你不会错过专业课的核心部分,也就不会出现“回来后发现专业知识全忘了,课都听不懂”的尴尬情况。等你退伍回来直接读大二,正好开始上专业课,和其他同学的起点差不多。
而且,你回来以后,在同龄人里会显得特别成熟。当你的室友还在为选什么课、参加什么社团而迷茫时,你已经经历过部队的磨练,对人生、对未来的规划会清晰很多。这种心态上的优势,能让你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少走很多弯路。
但是,坏处也很明显。
最大的坏处就是,你大学生活刚开始就按下了暂停键。刚认识的朋友、刚熟悉的校园环境,转眼就要告别两年。等你回来,你原来的同学都上大三了,成了你的学长学姐。你得重新融入一个新的班级,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圈。这种感觉有点像转校生,需要时间去适应。
另外,你才上了一年大学,对自己的专业可能还没什么深入了解,对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将来想干什么,可能还是懵的。带着这种迷茫去当兵,两年时间可能就只是“熬过去”了,没法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部队里学习和锻炼。
所以,大一结束去当兵,比较适合这几类人:
1. 高考考得不理想,对现在这个学校或专业不太满意,想利用两年时间冷静一下,思考未来方向的。
2. 本身就有点迷茫,想通过部队生活来磨练心智、锻炼身体,让自己变得更成熟、更有主见的。
3. 家庭条件一般,想早点拿到学费补偿和优待金,减轻家里负担的。
第二种选择:大二结束去
这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眼里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个时间点。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你已经完整体验了两年的大学生活。社团玩过了,恋爱可能也谈了,对大学是个什么样子有了充分的认识,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同时,你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
这时候你去当兵,是带着问题和目标去的。比如你学计算机的,可能会特别留意部队里的信息化建设、通信技术。你学机械的,可能会对各种装备的维护保养更感兴趣。这种带着专业背景的观察和学习,会让你的部队经历更有价值。
回来之后,你直接读大三。大三是什么时候?是专业课最集中、学习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开始为考研或者找工作做准备的起点。你带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毅力和自律去学习专业课,效率会高得吓人。我有个朋友就是大二去的,回来之后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以前也打游戏、也翘课,回来后每天六点起,泡图书馆,最后专业第一保了研。他说,部队那两年让他彻底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
而且,你退伍回来,年龄和心智都比同届的同学成熟一大截。这个优势在后面找实习、参加秋招的时候会非常明显。面试官会更青睐你这种有特殊经历、看起来就靠谱的候选人。
当然,大二去也有缺点。
最大的问题是专业课的中断。不像大一的基础课,大二已经开始接触核心专业知识了。特别是工科、理科这种需要持续练习的专业,比如编程、画图、做实验,两年时间足够你忘得一干二净。回来之后,你需要花大力气去“重启”你的专业技能,这个过程会很痛苦。
所以,大二结束去当兵,适合大部分目标比较明确的学生。你清楚自己喜欢这个专业,也想体验军旅生涯,希望通过部队的锻炼为自己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加分。这是个平衡点最好的选择。
第三种选择:大三结束去
坦白说,这是我最不推荐的一个时间点。风险太高。
好处可能只有一个:你的大学课程基本都学完了,就差毕业设计和一些选修课。学业上基本定型,不用担心回来跟不上的问题。
但坏处是致命的。
你错过了最关键的“校招季”。大学里找工作,最好的机会就是大四上学期的秋招,也就是所谓的“金九银十”。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会在这个时间段来学校开宣讲会、收简历、组织面试。这是应届生身份价值最高的时候。
如果你大三结束去当兵,等你两年后回来,你的同班同学早就毕业工作一年了。你拿着毕业证,但已经错过了校招。这时候你去找工作,身份很尴尬。你算应て届生吗?很多企业对应届生的定义是毕业当年,政策可能会变。你只能去参加社会招聘,跟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一起竞争,难度瞬间上升好几个级别。你那点退伍军人的优势,在社招市场上可能并不足以弥补经验上的劣势。
除非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想利用退伍军人的加分政策。如果你有这个打算,并且自制力极强,能在退伍后立刻投入到高强度的备考中,那可以考虑。但如果你只是想去当个兵,回来再找工作,那大三这个时间点真的要三思。
第四种选择:大学毕业再去
这也是一个选项,但性质就变了。你这时候去,身份是“大学毕业生士兵”,而不是“大学生士兵”。
好处是,你的人生没有被中断。你顺顺利利地读完了四年大学,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你的大学经历是完整的。然后,你把当兵作为你人生的下一站,或者说第一份“工作”。
而且,作为大学毕业生,特别是本科生,去部队可以直接参加士官招录,也就是所谓的“直招士官”。起点比义务兵高,待遇也好一些。这对那些有志于在部队长期发展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坏处呢?
首先,你同样错过了应届生的校招黄金期。除非你在毕业前就已经找好了工作,办了延迟入职,否则回来之后一样要面临社招的残酷竞争。
其次,相关的优惠政策会有所不同。比如,大学生士兵服役期间,学校会保留学籍,退役后可以回去继续读,学费国家给补偿。但你都毕业了,学籍自然就没了,学费补偿这些政策的适用情况也会有变化,需要你提前了解清楚。考研加分之类的政策虽然还有,但操作起来和你还是在校生时不一样。
最后就是年龄。毕业时你已经22岁左右了,跟一群18岁的高中毕业生一起入伍,体能上可能不占优势,观念上也可能存在代沟,融入新环境需要更多的努力。
所以,毕业再去,更适合那些已经下定决心要在部队发展,或者把当兵作为一种职业选择的人。如果你只是想体验两年,那么这个选项的性价比就不如大一或大二结束时高。
总结一下,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你的。
– 如果你迷茫,想锻炼自己,大一去。
– 如果你目标明确,想让履历更丰富,大二去。
– 如果你铁了心考研考公,能承受错过校招的风险,大三可以考虑。
– 如果你想把军营当事业,或者想读完一个完整的大学,那就毕业再去。
把这些利弊都摆在桌上,结合你自己的性格、专业、家庭情况和未来规划,答案就在你心里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