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生,官方说法,两年。四个学期,120个学分,搞定。
但你要是真信了这个“官方说法”,并且严格按照这个时间表来规划自己的人生,那我只能说,朋友,你可能有点天真了。这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那个“两年”,就是那个参考。
我身边认识的,在德国读研的朋友、同学,圈子不大不小,但正儿八经、毫发无损、不多不少正好两年准时毕业的,那简直是凤毛麟角,稀有程度堪比柏林夏天里连续一周的大晴天。大部分人,我说是绝大部分人,最终的毕业时长都在两年半到三年之间。甚至,拖到三年半、四年的,也绝不是什么新鲜事。
为什么?这事儿聊起来可就话长了,简直是一部留德华的血泪史。
首先,你得理解德国大学的那个调性。它给你的是一种近乎于“残酷”的自由。没有辅导员天天在你耳边嗡嗡嗡,没有班长催你交作业,甚至很多教授上完课就消失在人海,邮件回不回全看缘分。这种自由,对于自律性超强的大神来说,是天堂;但对于我们大多数凡人,它就是一个甜蜜的陷阱,一个温柔的诅咒。你一不小心,一个学期就晃过去了,好像啥也没干,又好像干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然后,咱们来聊聊那些真正拖慢你毕业脚步的“大魔王”们。
第一个,也是最凶猛的一个,就是那篇要命的毕业论文 (Masterarbeit)。
这玩意儿跟国内的硕士论文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它不是你随便找点文献、东拼西凑、做点实验就能糊弄过去的东西。德国人治学的严谨,在这篇论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选题开始,你就得跟你的导师(Professor/Doktor)反复拉扯。你的想法太简单了,不行;太大了,做不完,不行;没有创新点,不行。光是定下一个题目,花掉两三个月都算是快的。
好,题目定了。接下来是漫长的研究和写作。你以为导师会手把手带你?想多了。德国的导师更像一个“方向指导者”,他给你一个大方向,剩下的路,你自己摸索。资料自己查,实验自己做,代码自己敲。期间遇到问题卡住了?太正常了。发邮件给导师求助,他可能一周后回你一句“Das ist eine interessante Frage.”(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就卡在那里,对着屏幕怀疑人生。
论文的写作周期,学校通常规定是六个月。但这六个月,往往只是你真正“动笔写”的时间。前期查文献、做准备、搞研究的时间,根本没算进去。而且,这六个月里,你可能还要兼顾实习、打工、或者期末考试。一心多用,效率能有多高?最后,初稿交上去,导师给你改得满篇红,让你推倒重来,也不是没可能。这么一折腾,半年又出去了。所以,光是一篇毕业论文,就能轻轻松松把你的学制延长半年到一年。这是最常见,也最让人崩溃的“毕业杀手”。
第二个大魔王,叫实习 (Praktikum)。
尤其是在应用科学大学(FH)和很多工科专业里,一个长达三到六个月的实习,通常是强制性的,是你能否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这可不是咱们概念里那种随便找个公司盖个章的暑期实习。德国企业对实习生是当正经员工用的,要求你全职工作,深度参与项目。
这意味着,你必须从你的学习计划里,完整地抽出一个学期,全身心投入到实习中去。这一个学期,你基本上没法上课,也没法准备考试。学业,自然就得顺延。很多人为了找一个好的实习(比如在博世、西门子、或者三大车企),甚至会提前一个学期就开始投简历、面试,这个过程本身也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一个实习下来,毕业时间妥妥地延长一个学期。但话说回来,这个实习的含金量也是真的高,对你日后找工作,帮助巨大。算是用时间换未来吧。
第三个,是德国独特的考试文化 (Prüfung)。
德国大学的课程成绩,很多时候不是看你平时表现、小测验、出勤率,而是一锤子买卖——期末考试。一门课,学了一整个学期,最后就靠这9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闭卷考试来定生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考试的通过率并不高。尤其是那些基础的、核心的硬核课程,挂科率达到30%-50%都是家常便饭。挂了怎么办?重修。但很多课程一年只开设一次,这意味着你这次挂了,想重考,对不起,请等明年。你总不能为了这一门课干等一年吧?于是你只能继续修新学期的课,然后把重考的计划往后排。这么一来,你的学习计划就被彻底打乱了。几门课挂下来,毕业延期一年,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然,除了这些“大魔王”,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原因。比如语言。虽然很多人读的是英语授课项目,但生活在德国,找实习、查阅一些德语资料、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德语不好还是寸步难行。语言的障碍会无形中增加你的时间成本。再比如,为了生活费去打工,占用了学习时间,也可能导致学业进度变慢。
说了这么多“劝退”的,是不是德国研究生就没法按时毕业了?
也不是。确实有那种传说中的“两年制硕士”。通常是一年或者一年半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往往是“加强版”的,课程安排得极满,强度极大,几乎没有给你喘息、实习、或者犯错的机会。而且这类项目很多是针对已经有较长工作经验的,或者本科是四年制(210学分)的学生,可以直接减免一些学分。如果你是国内普遍的三年制专科或者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选择这类项目前一定要三思,那强度,不是开玩笑的。
其实,在德国人的观念里,读书读得久一点,根本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们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词,叫“Langzeitstudent”,长时学生。德国人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学到东西”,而不是“拿到文凭”。他们鼓励学生利用大学的资源,去实习,去交换,去探索自己的兴趣。所以,一个德国学生,本科读个四五年,硕士读个三年,太正常了。他们把这段时间看作是寻找自我、积累经验的宝贵过程。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德国研究生学制几年?答案是两年,但这只是一个理论值。在现实中,请你务必、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理预期调整到两年半到三年。
别为延期毕业而焦虑。这不代表你不够优秀,恰恰相反,这说明你正在完整地、深入地体验德国的教育体系。你花时间去死磕一篇完美的论文,你花时间去做一份硬核的实习,你从挂科的废墟里爬起来,最终都将成为你履历上闪闪发光的勋章。这趟留德华的旅程,重要的不是你何时抵达终点,而是你一路上看了多少风景,打了多少怪,升了多少级。这种“折腾”本身,就是留学最大的意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