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iversicus”这个词在剑桥英语词典里的意思,答案可能让你有点意外,甚至可能有点……扫兴。那就是:查无此词。
对,你没看错。在剑朝晖映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所编纂的、堪称英语学习者“圣经”之一的《剑桥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里,无论是在线版还是我手边那本厚得能当枕头的纸质版,根本就没有 diversicus 这个词条。它就像一个语言学上的幽灵,一个你以为它存在、它也“长得”很像一个正经词汇,但实际上却在官方名录上毫无踪迹的“幽灵词汇”。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这词看着眼熟啊,拉丁味儿挺冲的,八成跟‘多样性’有点关系。” 于是我信心满满地打开了剑桥词典的网站,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这九个字母,然后——回车。
屏幕上弹出的“No results found”让我愣了一下。
不可能。我的第一反应是拼错了。于是我仔细检查,d-i-v-e-r-s-i-c-us,没错啊。难道是我的网络问题?刷新。再搜。依旧是那个冷冰冰的提示。我不信邪,又去翻了牛津英语词典(OED),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柯林斯词典(Collins)……结果呢?石沉大海。这个词就这么凭空消失在了信息的海洋里,连一圈涟漪都没留下。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拿着一张藏宝图,千辛万苦找到了标记的地点,结果发现那里只有一片平地,别人告诉你,这图上画的宝藏,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 diversicus “应该”是一个词呢?这才是这趟寻词之旅中最迷人的部分。因为它在构词法上,太“正确”了,正确到像一个精心制作的赝品。
让我们来解剖一下这个“幽灵”。
它的核心部分,是词根 divers-。这个词根我们太熟悉了。英语里的一大票词都从它这儿来的:
* diverse (多样的,不同的)
* diversity (多样性)
* diversify (使多样化)
* diversion (转移,消遣)
这个词根可以追溯到拉丁语动词 divertere,意思是“转向不同的方向”。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条笔直的路,到这里“唰”地一下分成了好几条岔路,奔向四面八方。这就是 divers- 这个词根最核心的意象——分离、不同、转向。所以,任何带有这个词根的词,骨子里都刻着“不一样”的基因。
然后我们看它的后缀:-icus。
这也是个老熟人了,一个经典的拉丁语形容词后缀,相当于英语里的“-ic”或者“-ical”。它的作用就是告诉你,“嘿,我前面的这个东西,是用来形容某个名词的,表示‘与……相关的’、‘属于……的’或‘具有……特质的’”。比如拉丁语里的 civicus 变成了英语的 civic(公民的),rusticus 变成了 rustic(乡村的)。
好了,现在我们把这两部分拼起来:divers- + -icus。
从词源学的角度,这简直是天作之合。一个表示“多样、不同”的词根,加上一个表示“与……相关的”的形容词后缀。如果 diversicus 真的存在,它的意思几乎可以被精确地推导出来——“与多样性相关的”或者“具有多样性特征的”。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顺理成章?特别学术?甚至你都能想象到它会出现在一篇关于生物学、社会学或者文化研究的博士论文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它如此“合理”,为什么主流词典里没有它?
这里有几种可能性,每一种都像一扇通往语言秘境的小门。
第一种,也是最无聊但最可能的一种:它是一个拼写错误。
也许提问者想找的是拉丁语单词 diversus,这个词是真实存在的,就是 divertere 的过去分词,意思是“不同的、各种各样的”,英语单词 diverse 就是直接从它演变而来的。或者,也许是想输入 diverse 结果手滑多打了几个字母。还有可能,是把某个别的词记混了,比如 discursus (discourse, 论述)。
第二种,它是一个“人造词”或“行话”。
语言是活的。每天都有新词诞生。有可能 diversicus 是某个特定领域(比如某个奇幻小说、电子游戏、或者非常小众的学术圈子)内部使用的“黑话”。就像《阿凡达》里的“Unobtanium”(难得素)一样,它在那个语境下有明确意义,但并未被大众语言系统所接纳,因此也进不了通用词典。它可能是一个生物学家给自己发现的新物种起的名字(虽然通常会用 diversi- 加上代表物种的词根),也可能是一个程序员给自己写的关于“多样化”算法的模块命名。这种词,它“存在”,但它的生命力仅限于那个小小的生态圈。
第三种,也是我个人最偏爱的一种猜测:它是一个“过度矫正”或“想当然”的产物。
什么意思呢?就是某个懂一点拉丁语构词法的人,在写作时需要一个表示“与多样性相关的”的形容词,他觉得 diverse 不够“学术”,不够“高级”,于是他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己“合成”了 diversicus 这个词。他觉得这个词在逻辑上是完美的,在词源上是清晰的,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他用得理直气壮。但语言的通行规则,并不总是遵循纯粹的逻辑。它更像是一条由无数人走出来的路,约定俗成,充满了历史的偶然。不是你觉得某条近路合理,大家就都会跟着你走的。
这趟对 diversicus 的探寻,最终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意思”,反而像一次有趣的语言学探险。它告诉我们,词典并不是语言的全部。词典记录的是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语言事实,而在词典之外,是一片更加广阔、更加混乱也更加生动的荒野。
那里有正在孕育的新词,有已经死去的古词的幽魂,有因为口误和笔误而产生的“畸变体”,还有像 diversicus 这样,因为长得太“标准”而骗过我们直觉的“拟态词”。
所以,下一次当你遇到一个在词典里查不到的词,别急着失望。或许,你不是找到了一个答案,而是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问题。这个不存在的词,反而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语言的构成之美、演化之奇,以及我们作为使用者,那种试图理解、定义和创造的本能冲动。而这种冲动,恰恰是让语言这东西永葆生机的源头活水。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