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考研英语:完型填空解题“四大方法”

说起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绝对是很多人心里的一根刺。二十分之一的分值,花的时间却不少,关键是做完心里还没底,感觉每个选项都长得差不多。这玩意儿性价比确实不高,但它又是你必须拿下的阵地。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所以我们得找点实在的办法。

其实完形填空没那么玄乎,它考的不是你天马行空的语感,而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我见过太多学生,上来就凭感觉选,读着顺就填,结果一对答案,错得一塌糊涂。感觉这东西,在考场高压下最不靠谱。想做对题,你得有方法,有逻辑。今天就聊聊我一直用的四个方法,不搞虚的,直接上干货。

方法一:上下文联系法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招。记住一句话:完形填空里,任何一个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答案的线索一定藏在它前后的句子里。出题人设置一个空,就是为了考你联系上下文的能力。

怎么用?很简单。

第一步,拿到文章,别急着看选项填空。先花个两三分钟,快速把文章从头到尾扫一遍,跳过所有空格。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读懂每个细节,而是为了抓住文章的大意。这篇文章大概在讲什么?作者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是积极还是消极?心里有个谱。

比如,文章开头就在讲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后面几段连续描述了各种污染的后果。那你做题的时候,看到一个空,选项里有“improvement”(改善)和“deterioration”(恶化),在没有明确转折的情况下,你心里就该有数,大概率是往坏的方向选。这就是宏观的上下文。

第二步,聚焦到每个空格。这时候,你要看的不是这个词本身,而是它所在的句子,以及这个句子的上一句和下一句。这三句话,就是你的解题区域。

举个例子。比如有句话是:“The manager was known for his calm personality. Even when the project faced a huge crisis, he remained completely ____.” 选项里有 A. anxious (焦虑的) B. composed (镇静的) C. angry (愤怒的) D. excited (兴奋的)。

你看,单看这个空,好像填哪个都行。但是,你往前看一句:“The manager was known for his calm personality.” (这位经理以其冷静的性格而闻名)。线索就来了。“calm”这个词直接决定了后面的空也应该填一个表示“冷静、镇定”的词。所以答案就是 B. composed。这就是上下文的照应关系,也叫复现。有时候是原词复现,有时候是同义词或反义词复uen.

所以,做题时别死盯着一个空和四个选项。把视野扩大一点,在前后文里找线索,答案自己会跳出来。

方法二:语法结构法

有时候,四个选项的意思都差不多,或者你压根就不认识。这时候,别慌,很可能这道题考的根本就不是词义,而是语法。

语法题在完形里就是送分题,因为它有明确的规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模棱两可。

你需要关注几个点:

  1. 词性:看这个空在句子里缺什么成分。是缺个主语(名词)?还是缺个谓语(动词)?还是修饰名词的(形容词)?还是修饰动词的(副词)?先把词性判断出来,就能直接排除掉一两个选项。
    比如:“He gave a very ____ speech.” 这个空明显需要一个形容词来修示“speech”,如果选项里有动词或者名词,直接划掉。

  2. 主谓一致:主语是单数,谓语动词就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主语是复数,谓语就用原形。这个很简单,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忽略。

  3. 时态语态:根据上下文的时间状语,或者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来判断这个空应该用什么时态。是被动还是主动?比如句子里有“by someone”,那很大概率就是被动语态。

  4. 固定搭配:这是语法和词汇的结合。比如 “be capable _ doing something”,你脑子里就要立刻反应出,这里应该填 of。再比如 “result _”,后面跟原因用 from,跟结果用 in。这些都是固定的,没得商量。

举个例子:“The book, ____ wa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 became a bestseller.” 选项有 A. that B. which C. who D. what。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语法题。分析一下句子结构,这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前面有个逗号。根据语法规则,that 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所以 A 排除。先行词是 the book(书),是物不是人,所以 C. who 排除。D. what 不能引导定语从句。所以答案只能是 B. which。你看,整个过程跟单词的意思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考语法规则。

方法三:词义辨析法

这是完形填空里最难,也是最考验你词汇功底的部分。出题人最喜欢做的,就是给你四个长得像、意思也像的词,让你选。

对付这种题,光知道中文意思是不够的。你必须知道它们的细微差别。

怎么辨析?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

  1. 褒贬义:有的词是褒义的,有的词是贬义的,有的是中性的。根据文章的感情色彩来判断。比如 “stubborn”(顽固的)是贬义,而 “persistent”(坚持的)就是褒义。

  2. 搭配对象:有的词只能和特定的词搭配。比如 “commit”,我们常说 “commit a crime”(犯罪)或者 “commit suicide”(自杀),一般都跟不好的事情连用。你不能说 “commit a success”。

  3. 正式程度:有的词是书面语,很正式;有的词是口头语,比较随意。完形填空的文体通常是比较正式的学术性文章,所以选词也要注意这一点。

  4. 具体 vs. 抽象:比如 “cause” 和 “reason”。两者都有“原因”的意思,但 “cause” 通常指导致某个结果的直接、具体原因,更偏向科学和事实。而 “reason” 更侧重于解释某个行为或看法的理由,更偏向主观和逻辑。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辨析 increase, rise, raise, arise。
* increase:可以作及物或不及物动词,指数量、程度的增加。用法最广。
* rise:不及物动词,主语自己上升。比如 “The sun rises.”
* raise: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表示把某个东西举高或提高。比如 “Raise your hand.”
* arise:不及物动词,通常指问题、困难等抽象事物的“出现、产生”。比如 “A new problem has arisen.”

当你在题干里看到 “A new ____ has arisen.”,而选项里有 problem, issue, question 等词时,你就知道 arise 这个动词决定了这里应该填一个表示“问题”或“议题”的抽象名词。这就是词义和搭配的结合。

方法四:逻辑关系法

完形填空本质上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句子和句子之间,段落和段落之间,都不是随便堆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逻辑关系。而出题人就喜欢在体现逻辑关系的地方挖个空,考你能不能读懂这个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这么几种:

  1. 转折/对比:标志词有 but, however, yet, while, whereas, on the contrary。看到这些词,你就要明白,前后两部分的意思是反的。
    例:“He is very rich, ____ he is not happy at all.” 他很有钱,但他一点都不快乐。逻辑一转折,就知道填 but。

  2. 因果关系:标志词有 because, since, as, for (表原因),so, therefore, thus, hence, as a result (表结果)。
    例:“He didn’t work hard. ____, he failed the exam.” 他不努力,所以考试不及格。前面是因,后面是果,填 As a result 或者 Therefore。

  3. 并列/递进:标志词有 and, also, moreover, furthermore, in addition。表示信息是叠加的,方向是一致的。
    例:“This plan is not practical. ____, it is too expensive.” 这个计划不切实际。而且,它太贵了。两个都是缺点,是递进关系,填 moreover。

  4. 让步关系:标志词有 although, though, even if, even though。表示“虽然……但是……”。
    例:“____ it was raining, they still went out for a walk.” 虽然在下雨,他们还是出去散步了。

做这类题,你的任务就是当个侦探。先判断前后两句话是什么关系,然后再到选项里去找对应的逻辑连接词。这种题只要逻辑判断对了,基本就不会错。

这四个方法不是孤立的,实战中往往是结合起来用的。可能一个空,你先用语法排除了两个选项,再用上下文的意思确定最终答案。

最后想说的是,完形填空这东西,练的是慢功夫。别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脱胎换骨。你得坚持去做真题,而且做完之后不能只对个答案就完了。要去精读文章,把每个空为什么选这个、为什么不选那个都想明白。把文章里不认识的单词、好的短语都记下来。这样练上十篇八篇,你才能真正把这些方法内化成你自己的做题本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考研英语:完型填空解题“四大方法”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