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会计师事务所的排名这事儿。很多人一上来就想知道,谁是第一,谁最牛?但这个排名,其实比想象的要复杂点。每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注协)都会发布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这算是国内最官方、最权威的一个榜单了。 但你得知道,这个“综合评价”不是只看谁赚钱多。
这个排名看的是好多东西。收入当然是个大头,毕竟事务所的规模和业务量,最直接就体现在收入上。但除了收入,中注协还会看其他很多指标,比如合伙人数量、注册会计师人数、业务类型、处罚情况等等。所以,这个榜单不只是个“财富榜”,它更像一个事务所的“体检报告”,告诉你这家所的规模有多大、人手够不够、业务结构健不健康。
好,那我们先看看金字塔尖上的那几家。不管哪个榜单,有四家事务所总是雷打不动地排在最前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普华永道(PwC)、德勤(Doitte)、安永(EY)和毕马威(KPMG)。这四家是全球性的会计网络,在中国也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就拿最近的数据来看,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业务收入都超过了70亿人民币,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紧随其后,也过了60亿。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稍微低一点,但也在40多亿的级别。 这四家加起来,市场份额大得吓人。它们服务的客户,基本都是那些最大的央企、国企、银行、保险公司,还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为什么“四大”这么厉害?首先是历史原因。它们进入中国市场早,带来了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和方法,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专业的审计人才。很多大公司,特别是那些有海外业务或者想去海外上市的,都必须用“四大”出具的报告,因为国外的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认这个牌子。这就形成了一个很高的门槛。
而且,“四大”的业务不只是审计。它们的咨询业务,比如税务、风险管理、交易服务这些,也做得非常大。一个大企业,可能审计是普华永道做的,税务咨询找了德勤,内部控制又请了安永。这些业务加起来,收入自然就高了。
但是,这几年情况也在慢慢变化。国内的事务所发展得非常快,我们通常称之为“内资所”。在最新的百家排名里,紧跟“四大”后面的,就是几家规模巨大的内资所。
排在最前面的内资所,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这几家,收入规模也都达到了几十亿的级别。 比如天健和立信,他们的年收入都已经冲到了三四十亿。 这个体量虽然和“四大”里最顶尖的还有差距,但已经超过了毕马威。
这些本土大所的崛起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了,国内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这些公司的审计业务,很多就流向了内资所。另一方面,国家也在政策上有意扶持本土事务所做大做强。很多国内企业,如果没有海外上市的硬性要求,也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内-资所。
内资所的特点是,他们的客户群体非常庞大,覆盖了各种规模和行业的公司。特别是A股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审计业务都是由内资所来做的。他们对中国的会计准则和商业环境理解得更透彻,沟通起来也更方便。而且,他们的收费通常比“四大”要低一些。
所以,现在的格局是,“四大”主要服务那些有国际业务需求的顶尖客户,而本土大所在国内A股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两者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里各自为王。
除了头部的这几家,排名中间的事务所就非常多了。这个梯队的事务所,规模可能在几个亿到十几个亿之间。它们的特点是,可能在某个特定行业或者某个区域有很强的优势。比如说,有的所专门做金融行业的审计,有的所在某个省份的业务量特别大。
对于想找工作的会计专业学生,或者需要审计服务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个梯队的事务所其实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在这里,你可能会得到更快的成长机会,或者更贴合你需求的专业服务。不像在“四大”,你可能只是庞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
再往下,就是数量更多的小型事务所了。这些所的收入可能在几千万甚至更低,员工也就几十个人。它们主要做一些本地的小企业审计、代理记账、税务申报之类的业务。虽然在榜单上排名不高,但它们解决了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合规需求,也是整个行业生态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看这个排名,不能只看一二三四。你要看懂它背后的结构。
第一梯队是“四大”,它们是国际巨头,服务顶层客户。
第二梯队是本土大所,比如天健、立信这些,它们是国内市场的王者,服务大量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
第三梯队是中等规模的事务所,它们在特定领域或地区有专长。
第四梯队是大量的小型事务所,它们服务本地的中小微企业。
这个结构,其实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现状。既有需要对接国际资本市场的巨型企业,也有成千上万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不同的事务所,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事务所的“特殊普通合伙”这个后缀。你会在榜单上看到,几乎所有的大所都是这个形式。 这不是随便叫的。这是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意思是,如果事务所的一个或几个合伙人在执业过程中因为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客户造成了损失,那么就由这几个签字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而其他合伙人只以其在事务所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这种制度设计,一方面能激励签字的注册会计师尽职尽责,因为一旦出事,他个人就要承担无限责任,可能会倾家荡产。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其他无辜的合伙人,不至于因为一个项目的问题导致整个事务所垮掉。这对于动辄服务上百亿资产的大所来说,是控制风险必须的制度安排。
总的来说,这个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排名,就像一张地图。它告诉了我们这个行业的权力分布和市场格局。但对于我们个人或者企业来说,怎么用这张地图,才是关键。
如果你是个想进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你不能只盯着“四大”。你要想想,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是想快速学习国际化的标准流程,还是想尽快接触到完整的项目,或者是在某个垂直行业深耕?不同的选择,对应的就是不同梯队的事务所。
如果你是一家需要审计服务的企业,你也不能只看谁的名气大。你要看你的实际需求。你是一家准备去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那可能非“四大”不可。但如果你是一家本地的新三板挂牌公司,那么一家经验丰富、沟通顺畅的本土大所,可能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这个排名每年都会有一些微调,有的所发展快一点,排名就上升几位,有的所可能因为处罚或者业务收缩,排名就下降。但总体的格局,在短期内很难有颠覆性的变化。“四大”加本土几家大所的头部阵营,会持续稳定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是死水一潭,每年都会有黑马冲出来,也会有老牌事务所因为跟不上变化而掉队。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持续观察这个榜单的变化,其实也是在观察中国经济的脉搏。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