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对象其实就是会计工作要处理的那些事,说白了,就是会计到底在算什么、管什么。 任何公司、政府机关或者别的什么组织,只要有经济活动,能用钱来衡量,那这些活动就是会计的对象。 把它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资金的运动。
我们可以把一个公司的所有经济活动想象成一个大水池,钱就像水一样,流进来,又流出去。会计的工作,就是盯着这个水池,看水是怎么进来的,又是怎么出去的,池子里还剩下多少水。这个水池里的“水”和它的所有“流动”,就是会计对象。
举个例子,一家制造公司,它的资金运动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步,筹集资金。公司得有启动资金,这笔钱可能来自老板自己投的(所有者权益),也可能是从银行借的(负债)。钱进来了,这就是资金运动的开始。
第二步,投入资金。有了钱,公司就要开始采购。买生产设备、买原材料,这些都是把钱花出去,变成了厂房、机器和存货(资产)。这其实是资金形态的转变,从现金变成了实物资产。
第三步,资金运用和消耗。工人用机器加工原材料,生产产品。这个过程会产生各种费用,比如工人的工资、车间的水电费(费用)。这些花销是生产经营中必须的成本。
第四步,资金收回。产品生产出来,卖给客户,收到货款(收入)。这时候,之前投出去的钱又以现金的形式流回公司了。
第五步,资金分配。公司赚钱了(利润),要给国家交税,给银行还本付息,剩下的钱可能会分给股东作为回报,或者留下来继续投入再生产。 这就是资金的退出环节。
整个从筹钱、买东西、生产、销售到最后分配利润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这个循环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钱的流入流出和形态转换,这些全都是会计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所以说,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这话一点没错。
但是,“资金运动”这个说法还是有点笼le。为了能更清楚地记账和管理,会计需要把这个笼统的对象拆分成更具体的部分,这就是“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最基本的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材料。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六大会计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这六个要素可以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三个要素告诉你,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比如年底),这家公司有多少家底,欠了别人多少钱,真正属于自己的还剩多少。它们就像一张静态的照片,展示了公司那一刻的财务状况,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 资产:简单说就是公司拥有或控制的、能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比如手里的现金、银行存款、准备卖的存货、生产用的机器设备,还有别人欠公司的应收账款等等。 资产可以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一年内能变现或用掉的,比如现金、存货;非流动资产则是要用很久的,比如厂房、机器设备。
- 负债:就是公司欠别人的钱,将来需要用资产或服务去偿还。 比如从银行借的贷款、欠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等。
- 所有者权益:也叫净资产,就是公司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剩下的那部分。 这是老板真正拥有的那部分权益。
这三者之间有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会计恒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会计记账的基础,不管发生什么经济业务,这个等式永远是平衡的。
第二类,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这三个要素告诉你,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年),公司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最后是盈是亏。它们就像一段录像,记录了公司这段时间里的经营表现,主要体现在利润表上。
- 收入:是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卖东西或者提供服务赚来的钱。 比如销售商品获得的货款、提供咨询服务收取的服务费。需要注意的是,收入是指那些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
- 费用:是公司为了赚钱而发生的各种开销。 比如生产产品耗费的原材料成本、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为了推广产品打的广告费等等。费用的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利润:就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就是盈利;反之就是亏损。利润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好坏最直接的指标。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很明确:收入 – 费用 = 利润。 这个公式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所以,会计要素就是把“资金运动”这个大的会计对象具体化、条理化了。 如果说会计对象是“我们要算什么”,那会计要素就是“我们把要算的东西分成这几大类”。
但是光分到“要素”这个层面还不够细,没法直接用来记账。比如,公司的资产有很多种,有现金、有银行存款、有厂房,我们总不能都记在“资产”这一个大类下面。所以,还需要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分类,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比如,“资产”这个要素下面,可以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收入”这个要素下面,可以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 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人员就是通过使用具体的会计科目来记录的。 比如,公司销售了一批产品,收到了货款存入银行,会计就会这样做分录: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这里的“银行存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就是会计科目。
总的来说,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关系是这样的:会计对象是总的核算范围,也就是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第一次分类,分成了资产、负债等六大类,这是宏观层面的划分。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再分类,分成了几百个具体项目,这是微观层面的核算单元,也是记账的基础。 理解了这三者从概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关系,也就搞清楚了会计核算这条最基本的主线。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