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积分变换,这东西在考研数学一里头,虽然算不上是每年必考的大题,但一旦在选择题或者填空题里出现,你要是没准备,那几分就白白丢了。而且,这部分的知识点其实不难,就是公式看起来有点吓人,搞懂了套路,拿分还是挺稳的。
首先得搞清楚,考研数学里说的积分变换,主要就是指傅里叶变换。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拉普拉斯变换,这玩意儿在大部分学校的考纲里已经不怎么要求了,除非你考的特定专业有明确说明,不然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傅里叶变换上。
傅里叶变换是干嘛的?简单说,就是把一个函数从我们熟悉的时间域(或者空间域)换到频率域去分析。有些函数在时间域里看着乱七八糟,没什么规律,但一变到频率域,它的特性就一目了然了。比如,一段声音信号,在时间上听起来就是一堆杂音,但通过傅里-叶变换,你就能清楚地看到它是由哪些频率的声音组成的。
考研数学一里面,关于傅里叶变换,主要考三个核心东西: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傅里叶级数,还有就是它的性质。
咱们先看定义,也就是那对看起来很复杂的积分公式。一个函数 f(t) 的傅里叶变换 F(ω) 定义是:
F(ω) = ∫[-∞, +∞] f(t) e^(-iωt) dt
反过来,从频域回到时域,叫傅里-叶逆变换:
f(t) = (1/2π) ∫[-∞, +∞] F(ω) e^(iωt) dω
看到这两个公式别慌。你仔细看,它们长得其实很像,就是符号和前面那个系数(1/2π)有点区别。考试的时候,一般不会让你去硬算一个特别复杂的积分,通常会考一些常见函数或者分段函数的变换。
举个例子,求一个矩形脉冲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比如一个函数 f(t),在 [-1, 1] 区间内等于 1,其他地方都等于 0。这算是最基本的一种题型了。
解这种题的步骤很简单:
第一步,把函数带入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公式里。因为函数只在 [-1, 1] 上有值,所以积分上下限就从 [-∞, +∞] 变成了 [-1, 1]。
F(ω) = ∫[-1, 1] 1 e^(-iωt) dt
第二步,直接积分。e^(-iωt) 的原函数是 (-1/iω) e^(-iωt)。
所以积分结果是 [(-1/iω) e^(-iωt)] 从 -1 到 1。
第三步,把上下限代进去算。
= (-1/iω) [e^(-iω) – e^(iω)]
第四步,化简。这里要用到欧拉公式:e^(ix) = cos(x) + isin(x)。
所以,e^(iω) – e^(-iω) = 2isin(ω)。
把这个代回去,就得到:
F(ω) = (-1/iω) [-2isin(ω)] = 2sin(ω)/ω。
这个 2sin(ω)/ω 就是矩形脉冲的傅里叶变换结果,也叫作 sinc 函数。这个结果最好能记住,因为很经典,有时候别的题目里会直接用到。
除了直接用定义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也特别重要,因为它们能帮你简化计算。考得比较多的性质有几个:
-
线性性质:af(t) + bg(t) 的变换,等于 a 乘以 f(t) 的变换,加上 b 乘以 g(t) 的变换。这个性质很简单,就是说可以拆开算。
-
时移性质:如果 f(t) 的变换是 F(ω),那么 f(t – t₀) 的变换就是 e^(-iωt₀) F(ω)。你看,时间上平移了一下,频率域那边就只是多乘上了一个相位因子。这个性质在处理有延迟的信号时很有用。
-
频移性质:这个和时移性质是对偶的。如果在时间域乘以一个 e^(iω₀t),那么在频率域就表现为平移。e^(iω₀t) f(t) 的变换是 F(ω – ω₀)。
-
对称性(对偶性):如果 f(t) 的变换是 F(ω),那么 F(t) 的变换就是 2π f(-ω)。这个性质很有意思,它说明时域和频域的函数形式可以互换。比如我们刚才算了矩形脉冲的变换是 sinc 函数,利用对称性,我们就能马上知道 sinc 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结果会是一个矩形脉冲。
在实际做题的时候,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比如给你一个长得像 f(t-3) 的函数,让你求它的傅里叶变换,你千万别傻乎乎地又去套定义硬算一遍积分。你只要先算出 f(t) 的变换 F(ω),然后直接利用时移性质,乘上一个 e^(-iω3) 就行了,能省很多事。
还有一类常考的知识点是傅里叶级数。傅里叶级数是针对周期函数的,它想说的是,任何一个满足特定条件的周期函数,都可以看成是一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或者复指数函数)的叠加。
对于一个周期为 T 的函数 f(t),它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形式是:
f(t) = a₀/2 + ∑[n=1, ∞] (aₙcos(nω₀t) + bₙsin(nω₀t))
其中,ω₀ = 2π/T 是基波频率。
这里的关键是求出系数 a₀, aₙ, bₙ。它们也是通过积分来算的:
a₀ = (2/T) ∫[T] f(t) dt (这里积分区间长度是一个周期 T)
aₙ = (2/T) ∫[T] f(t)cos(nω₀t) dt
bₙ = (2/T) ∫[T] f(t)sin(nω₀t) dt
你看,又是算积分。所以说到底,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学好,跟你定积分的计算能力关系很大。特别是分段函数的积分,还有利用奇偶性来简化计算,这些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比如,如果 f(t) 是个奇函数,那你都不用算,直接就知道所有的 aₙ (包括 a₀) 都等于 0。如果 f(t) 是个偶函数,那所有的 bₙ 就都等于 0。考试的时候,先判断一下奇偶性,能省一半的计算量。
准备这部分内容,我的建议是:
第一,把傅里叶变换、逆变换、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几个核心公式背熟。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每一项代表什么。
第二,把常见函数(比如矩形脉冲、指数衰减函数 e^(-at)u(t))的傅里-叶变换结果当成结论记住。
第三,把线性、时移、频移、对称性这几个常用性质记牢,并且要会用。
第四,多找几道真题或者模拟题来练手。亲自算一遍,才能体会到哪里容易出错。比如积分上下限搞错,或者化简的时候符号弄错,这些都是常见问题。
总的来说,积分变换这块知识点,就是公式多,计算相对直接。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去理解和练习,把这几分拿到手,问题不大。它不像中值定理或者级数收敛性判断那么绕,它就是实打实的计算,你算对了就有分,算错了就没分,很直接。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