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传统听起来有点严肃,像是长辈们嘴里的大道理。但其实没那么复杂,很多东西就藏在每天的生活里,是我们觉得“这样做才对”的那些瞬间。它不是条条框框,更像是一种习惯,一种不知不
觉融入骨子里的东西。
咱们可以把这些“好东西”分成几类聊聊,这样更清楚。
家庭里的规矩和温情
家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早教会我们东西的地方。
-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尊老爱幼): 这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条。以前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当然没这么绝对了。我有个朋友,他在北京工作,父母在老家。他每个月固定给家里打一笔钱,不多,但雷打不动。更重要的是,他每周至少跟爸妈视频两次,每次都聊半个多以上。聊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今天吃了啥”、“邻居家狗又生了一窝”这类琐事。他说,让父母知道你在关心他们,比给多少钱都重要。这就是现代的“孝顺”,不是非要守在身边,而是心里时刻有他们。反过来也一样,尊老也包括爱幼,对待家里的晚辈,多一些耐心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命令。 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关爱,构成了家庭美德的基础。
-
勤俭持家: 这可不是抠门。我姥姥那辈人经历过苦日子,一块布头都舍不得扔,攒起来做成拖把或者鞋垫。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没必要那么节省。但是,这种不浪费的精神值得学。比如,吃饭点菜,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买东西,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而不是一时冲动消费。这不是为了省几个钱,而是对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我见过一个老板,身价不菲,但他办公室的打印纸永远是双面用,他说这是习惯,改不了。这种习惯,就是一种优良传统。
-
夫妻和睦、邻里互助: 家庭内部的关系融洽是基础。 两个人过日子,磕磕绊绊少不了,关键是能互相理解,有事商量着来。而邻里关系,就像是家庭的延伸。我小时候住胡同,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邻居端一碗过去。现在住楼房了,邻居之间可能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话。但去年疫情的时候,我们小区有个业主群,谁家缺个葱、少瓣蒜,群里喊一声,马上就有人送到门口。这种时候,那种久违的“远亲不如近邻”的感觉又回来了。
工作中的责任和态度
大部分人一天至少有八小时在工作岗位上,这里的“传统”直接影响我们的饭碗和前途。
-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说白了,就是把自己手头的事儿做好。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我认识一个程序员,他负责的一个模块总是很少出 bug。我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没什么,就是每次写完代码,自己都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模拟各种可能的操作,把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都测试一遍。他说:“既然这活儿归我管,我就得保证它不出问题。”这就是敬业,一种对自己工作成果负责的态度。
-
诚实守信: 这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做生意也好,上班也好,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努力做到。我之前合作过一个供应商,有一次因为原材料问题,他可能要延期交货。他没有瞒着,而是提前一周就打电话给我,详细解释了情况,并且提出了几个补救方案,比如分批交货,或者换成另一种性能相似的材料。最后虽然还是晚了三天,但因为他提前沟通、态度诚恳,我们反而觉得他很可靠,后续的合作也更放心了。守信,能为你赢得最宝贵的资产——信任。
-
办事公道、服务热情: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这一点尤其重要。不管对方是谁,都一视同仁,按规矩办事。 我去政府部门办过事,遇到过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人员。一种是全程冷着脸,问一句答一句,多一个字都懒得说。另一种则会主动告诉你流程,提醒你需要注意什么,甚至会给你一张小纸条,写清楚下次来要带哪些材料。后者的工作方式,不仅让你感觉舒服,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社会上的良知和底线
走出了家门和单位,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要守。
-
遵纪守法、爱护公物: 这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 红灯停,绿灯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些都是从小听到大的道理,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爱护公物也一样,公园里的长椅、路边的健身器材,都是大家共有的,你方便了,也要让别人能方便。
-
助人为乐: 看到别人有困难,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搭把手。前几天我下班坐地铁,看到一个姑娘提着一个特别大的行李箱,上不去电梯。旁边一个大哥二话没说,拎起箱子就帮她扛了上去,然后转身就走了,连句“谢谢”都没等。这种瞬间,会让人觉得这个城市特别温暖。
-
见利思义: 面对利益诱惑时,要先想想这件事该不该做,合不合道义。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商业社会,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不该赚的钱,绝对不能碰。比如做食品的,就不能用劣质原料;做医生的,就不能为了多拿提成开贵的药。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人的良心和道德底线。
个人修养的自觉
除了对家庭、工作和社会的责任,还有一些是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
-
修己慎独: 简单说,就是没人的时候也要管好自己。 一个人独处时,最能看出他的真实品格。比如,在网络上匿名发言,是不是就可以口无遮拦,随意攻击别人?一个有修养的人,即使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会坚守自己的原则。 这种自律,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
谦和好礼: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老话了。 待人接物态度谦虚、和气,注重礼节,这会让你的人际关系顺畅很多。 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给别人添了麻烦,要说对不起。这不是虚伪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重。
-
勇毅力行: 认准了对的事情,就要坚持去做。 很多优良传统,不是嘴上说说就行,关键在于行动。 知道孝顺父母,就要多打电话、多回家看看;知道要诚信,就要信守每一个承诺。光说不练,再好的传统也只是空话。
这些所谓的优良传统,其实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能让大家过得更好的一些经验。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新的表现形式。 比如“孝顺”,从守在身边变成了常视频;“勤俭”,从攒布头变成了点餐不浪费。但它们的核心没变,那就是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一份善意和责任。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