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yah,这词儿啥意思?
简单粗暴地讲,就是“牛逼!”、“搞定了!”、“爽!”。一个纯粹用来宣泄胜利喜悦和爆棚成就感的拟声词、感叹词。它跟“Hooray”或者“Yeah!”比起来,多了那么一股子狠劲儿和嚣张气焰,是一种更个人化、更具爆发力的情感喷发。你不会在赢得诺贝尔奖的演讲台上说Booyah,但你绝对会在游戏里反杀对面五个人之后,对着屏幕嘶吼出这个词。
我第一次对这个词有具象化的感知,绝对不是在什么正儿八经的英语课堂上,而是来自ESPN的体育中心(SportsCenter)。那个黑人主播,叫Stuart Scott,老兄简直酷到骨子里。每当节目里播放一个石破天惊的扣篮,一个匪夷所思的达阵,或者一个技惊四座的全垒打,他不会像其他解说员那样平铺直叙。他会拖长声音,用他那独一无二、充满磁性的嗓音,伴随着镜头的定格,吼出一声——“BOO-YAH!”
就那么一下。
整个屏幕仿佛都在震动。你几乎能看到他嘴角那抹自信的微笑,听到他浑厚嗓音里带着的那么一丝沙哑和不羁。他赋予了这个词灵魂。在他的演绎下,Booyah 不再仅仅是一个单词,它成了一种仪式,一种态度,一种属于胜利者的 swagger( swagger 这个词儿也特别妙,那种走路带风的得意劲儿)。它告诉你,刚才发生的那个瞬间,不仅是精彩,更是“炸裂”。
后来,这股风潮刮到了动漫和游戏里。如果你看过《少年泰坦》(Teen Titans),那你一定对钢骨(Cyborg)那句标志性的口头禅记忆犹新。每次他改造完自己的机械臂,或者和罗宾他们一起揍扁了反派,他都会振臂高呼:“Booyah!”。这里的 Booyah,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和团队合作成功的喜悦,少了一点Stuart Scott的江湖气,多了一点天真烂漫的“我们又赢啦!”的宣告。
而到了游戏世界,Booyah 简直找到了它最完美的栖息地。
想想看,它不是那种需要你深思熟虑、字斟句酌后吐出的词,它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肌肉反应,是当你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终于把那个该死的BOSS推倒,或是篮球比赛里投出压哨绝杀后,从你胸腔里、喉咙里,不受控制地喷涌而出的一股音浪。它就是肾上腺素的语言化表达。
尤其是在任天堂的《斯普拉遁》(Splatoon)里,Booyah甚至被做成了一个游戏内的指令。当战况激烈,当你被墨汁淹没,队友向你发出一个“Booyah!”的信号,你跟着回应一个“Booyah!”,整个团队的士气瞬间就被点燃。这时候的 Booyah,它是一种“加油!”,一种“顶住!”,一种“我们在一起!”的战吼。而当最后屏幕上大大的“WIN!”字样跳出,全场此起彼伏的“Booyah! Booyah! Booyah!”,那简直是乌贼世界里最盛大的庆功派对。你感受到了吗?那种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狂喜?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词的发音,你就能更深地体会到它的魔力。
前面的 ‘Boo-’ 像是在积蓄力量,一个压缩的弹簧,短暂而沉闷;而紧随其后的 ‘-yah!’ 则是力量的瞬间爆发,响亮、干脆、冲破天际。这个发音结构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它在生理上就引导着你去做一个从内收到迸发的动作。所以喊出 Booyah 的人,通常都不是站得笔直、面无表情的。他们往往会挥拳、跺脚、或者做出各种夸张的胜利姿势。这个词,它需要肢体语言的配合。
所以,你看,Booyah 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被简单翻译的词。
你说它是“太棒了”,没错,但少了那股子霸气。
你说它是“成功了”,也对,但丢了那种瞬间的爆破感。
你说它是“耶!”,沾边,但又显得太轻飘飘,不够劲儿。
它是一种复合情绪的浓缩。它里面有“我做到了”的如释重负,有“看我多牛”的沾沾自喜,有“我们赢了”的集体荣誉感,甚至还有一点点对失败者的“你不行吧”的挑衅。它是一个非常“美式”的词,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和直来直去的表达欲。它不含蓄,不内敛,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就在刚才,我,或者我们,干了件了不起的大事!”
所以,下次当你在电影里、在游戏中、或是在体育比赛集锦里再听到这个词,别再把它仅仅当成一个无意义的语气助词了。试着去感受那个喊出它的人背后的故事。他可能刚刚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可能战胜了一个强大的对手,也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一件让自己爽到飞起的小事而欢呼。
Booyah 是什么?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流行文化的活化石,是从体育解说台到游戏手柄,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流淌的一种情感代码。它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最直白、最带劲儿的街头宣言。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