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穷尽一生的意思

我刚毕业那会儿,特别焦虑。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做。一会儿觉得编程有前途,就去买了一堆 Python 的书。啃了两个月,能写几个小爬虫了,又听说做产品经理更厉害,能决定产品的方向。于是又跑去看各种产品思维、用户体验的书。结果就是,编程没学精,产品的门也没摸到。

那段时间,我收藏夹里的东西比我脑子里的东西多得多。我总觉得,多一个技能,就多一条路。但后来发现,路太多,等于没有路。因为每条路你都只走了个开头,前面全是坑,你一个也过不去。

直到有一次,我跟一个老前辈吃饭。他是个做木工的,一辈子就跟木头打交道。我问他:“您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不觉得枯燥吗?不想试试别的?”

他擦了擦手,慢悠悠地跟我说:“一块木头,你刨它一下,它是一种样子。你再刨一下,它又是一种样子。你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得刨几千下,几万下。这个过程,外面的人看是重复,我自己知道,每一刀都不一样。力道、角度、木头的纹理,全有讲究。我这辈子,光研究怎么下好每一刀,就觉得时间不够用,哪有空想别的。”

我当时就被这句话点醒了。我一直追求的“多”,其实是“浅”。而他追求的“一”,是“深”。这就是“穷尽一生”的真正意思。

它不是让你真的活到死都在干一件事,也不是让你放弃所有爱好,变成一个苦行僧。它是一种选择,一种专注的思维模式。就是你得找到一件值得你投入大量时间、并且你愿意为之投入的事,然后,把你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砸在上面。

这个世界太吵了,信息太多,诱惑也太多。今天这个风口,明天那个赛道。我们总害怕错过。结果就是,我们像个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最后两手空空。而那些真正做出点事的人,往往都很“笨”。他们就认准一件事,然后死磕。

比如一个我认识的插画师。他刚开始画画的时候,也什么风格都想尝试。日系、美系、水彩、厚涂,都玩了一遍。结果就是,他的作品看起来像很多人的集合体,但没有一个是他自己。他接单也很困难,因为客户不知道他到底擅长什么。

后来,他下定决心,就专攻一个方向:儿童绘本里的复古卡通风格。他把市面上所有相关的绘本都买回来研究,分析别人的用色、线条、构图。他每天雷打不动练习 8 小时,不是在画,就是在看、在想。这个过程很枯燥,整整两年,他都没接过什么大单子,就靠一些散活儿维持生活。

但是两年后,他的风格形成了。线条稳定,配色有辨识度。一拿出来,别人就知道“哦,这是他画的”。然后,机会就来了。先是出版社找他画插图,后来直接找他出了一整本绘本。现在他在这个小圈子里很有名,单子都排到明年了。他跟我说,他现在觉得特别踏实。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根据地”在哪儿。

这就是“穷尽一生”模式带来的好处:
1. 建立壁垒:当你在一件事上投入一万个小时,你就建立了一个别人很难跨越的壁垒。别人想达到你的水平,也得花同样的时间。这个壁垒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2. 获得真正的自由:很多人以为拥有很多选择才是自由。其实不是。当你什么都会一点,你什么都得从头跟别人竞争。而当你把一件事做到顶尖,就轮到机会来找你,你才有了选择的权利。那个插画师朋友,现在就可以选择接哪些单,不接哪些单。这才是自由。
3. 内心的平静:不再焦虑自己错过了什么。因为你知道,你的时间花在了最重要的地方。那种专注带来的确定感,是任何新鲜感都无法替代的。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

第一步:找到你的“那件事”。
这不是一个浪漫的过程。别总想着“我的热情在哪儿”。热情这东西不靠谱,来得快去得也快。你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擅长什么?(哪怕只比别人擅长一点点)
* 市场需要什么?(我这个擅长能换成钱吗?)
* 我能长期忍受什么?(这件事的枯燥和痛苦,我能接受吗?)

这三个问题的交集,很可能就是你的“那件事”。比如,你喜欢写作,也写得还行,市场上也需要内容创作者。但是,你能不能忍受为了一个标题改 20 遍、一篇文章反复修改一周、大部分时间没人看、没人点赞的枯燥和挫败感?如果你能,那这件事就值得你投入。

第二步:进入“刻意练习”的循环,而不是“无效重复”。
那个木工师傅说,他每一刀都不一样。这就是刻意练习。你不能只是每天花 8 小S时重复做同样的事。你要带着脑子去做。
具体做法是:
1. 分解任务: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任务。比如学画画,今天就只练线条,明天就只练配色。
2. 建立反馈:你要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最好的方式是找个比你厉害的人给你反馈。如果没有,就自己跟大师的作品比,或者录下来自己看。找到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改正。
3. 走出舒适区:只做自己会做的事,是不会进步的。你要去挑战那些你刚好不会,但努努力又能够到的东西。这个过程会很难受,但这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第三步:建立一个系统,而不是依赖意志力。
别相信什么“坚持”。没人能光靠意志力坚持几十年。你需要的是一个系统,一个惯性。
* 固定时间和地点:每天早上 8 点到 10 点,就在书房的这张桌子上写东西。不管有没有灵感,都坐到那儿。时间久了,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 排除干扰: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关掉所有不相关的网页。创造一个只能做这件事的环境。
* 设定最小任务量:别一开始就说“我每天要写 5000 字”。这很容易失败,然后放弃。你可以说“我每天至少写 100 字”。这个目标很容易完成,完成了会有成就感,然后你可能顺手就多写了。关键是“每天都做”,而不是“某天做很多”。

“穷尽一生”这个词,听起来很重,有点悲壮。但真正理解了,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种很轻盈的活法。它帮你砍掉了生活中 90% 的噪音和内耗,让你把所有力气都用在一处。

你不需要成为世界第一。你只需要在你的那个小领域里,成为那个“只要提到这件事,大家就会想起你”的人。这个过程可能很长,可能十年,二十年。但当你回头看,你会发现,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你建造的那座高楼,每一块砖都是你自己亲手砌上去的。那种踏实感和成就感,是任何速成的快乐都比不了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穷尽一生的意思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