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张表,手有点抖是正常的。毕竟,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一路闯过来,这基本就是最后一道关卡了。这张A3纸,或者几张A4纸,就是《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它不是一张普通的表格,你填写的每一个字,都会跟着你一辈子,存进你的个人档案里。
所以,别急着下笔。先深呼吸,把它看明白。这张表,说白了,就是组织部门对你这个人进行的一次全面、书面化的最终确认。它把你从一个考生,变成了一个有编制记录的准公务员。你填的内容,是未来几十年里,组织了解你过去经历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
我们一步一步来看怎么填,重点说那些容易卡壳的地方。
首先,是“基本信息”栏。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这些,千万别写错。一个朋友当年写名字时,把“恒”字右下角写成了“旦”,而不是“日”。虽然是个小失误,但在档案审核时被指出来了,来回折腾了好几趟,让他紧张了好几天。所以,每个字都要跟你身份证上的一模一样。政治面貌也要如实填写,是党员、预备党员、团员还是群众,写清楚。
接下来是重头戏:“学习和工作经历”。这部分是最多人出问题的地方。
核心要求只有一个:时间上必须是连续的,不能有任何断档。从你上高中开始,一直到你填表的那一刻,每一段经历都要写上去。
举个例子。比如你2018年6月大学毕业,然后全职考公,到2019年8月才找到第一份工作。那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这段时间怎么办?不能空着。你应该这样写:
2018.07 – 2019.07 待业(或在家备考公务员)
“证明人”写谁?写当时能证明你这段经历的人就行。比如,大学时期的证明人可以写辅导员或同学。工作时期的可以写你的部门领导或同事。待业期间的证明人,写你父母或者社区工作人员都可以。这个证明人,组织不一定会真的去联系他,但你必须写得有理有据。
关键点在于,这里的经历要和你之前提交的所有材料,尤其是政审时谈话的内容,完全对得上。如果之前你为了面试好看,说自己毕业后在某个公司实习过,但实际上没有,这里就千万别再编了。政审可能已经核实过了,前后不一致是诚信问题,后果很严重。
再说说工作经历的填写。单位名称要写全称,不要用简称。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就不要只写“工商银行”。职务也要写清楚,比如“客户经理”,而不是模糊地写个“员工”。
然后是“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这一栏。
“家庭主要成员”通常指你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不管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哪里,身体状况如何,都要如实填写。他们的工作单位、职务、政治面貌,一个都不能漏。如果父母已经退休,就在原单位后备注(已退休)。如果去世了,也要写明,并在名字上加个框。
“重要社会关系”则包括你的兄弟姐妹、岳父母/公婆等。
填这一栏的时候,很多人会担心,比如家里有成员有历史问题,或者有亲戚在国外,会不会影响录用。我的建议是:如实填写。政审环节其实已经把这些情况摸排得差不多了。审批表只是一个书面确认。你隐瞒不报,一旦被发现,性质就从“家庭成员有问题”变成了“你个人对组织不忠诚”。前者不一定会影响你,但后者几乎是致命的。组织看重的是你的诚实。
接下来是“奖励和惩处”部分。
奖励,就把你获得过的重要奖项写上去。比如大学时的“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工作后的“优秀员工”等等。挑重要的写,别把什么“宿舍卫生评比第一名”这种也写上去。
惩处,这一栏更要实事求是。比如大学时因为考试作弊受过处分,或者工作后因为失误被通报批评过。很多人想瞒过去。但是,这些信息很可能已经记录在你的学籍档案或工作档案里了。审批表最终是要和你的档案放在一起的,如果对不上,麻烦就大了。所以,如果有,就写上,并且可以简单注明原因和后续改正情况。这体现的是一种担当。
最后,是“自我鉴定”或“个人总结”这一栏。
这是表格里唯一一块可以让你主观发挥的地方。但别真的当散文来写。这部分内容是给组织看的,要体现你的政治觉悟、个人能力和对未来工作的态度。
可以分三段来写:
第一段,写思想政治方面。表达对党的忠诚,对国家政策的拥护。用朴素的语言就行,不用喊口号。可以说自己一直以来如何要求进步,如何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第二段,写学习和工作能力。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工作实践,总结一下自己具备了哪些能力,比如沟通协调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能结合一两个具体的小例子,一两句话带过就行。比如,“在某某公司工作期间,我独立负责的某某项目,锻炼了我的统筹规划能力”。
第三段,写对未来的展望。表达自己对成为一名公务员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比如,会虚心学习,会遵守纪律,会努力为人民服务。态度要谦虚、诚恳。
写完自我鉴定,基本上表格的主体就完成了。但还没完,最麻烦的环节可能还在后面——盖章。
这张表上通常需要盖好几个章。比如,你毕业院校的章、你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章、你档案存放地的章(比如人才市场),或者你最后一个工作单位的章。
具体需要哪个单位盖章,招录单位会给你明确的指引。我给你的建议是:
-
提前打电话。去盖章前,一定先给对方单位的相关部门打电话问清楚。问他们需要你带什么材料(比如身份证、毕业证、离职证明),什么时间段可以办理。别直接冲过去,很可能白跑一趟。
-
搞清楚逻辑。每个章都是为了证明某一段经历的真实性。比如,学校的章,是为了证明你的学习经历;单位的章,是为了证明你的工作经历。如果你是应届生,可能就只需要学校和户籍地盖章。如果你工作过,那单位的章就少不了。
-
档案存放地最关键。很多人的档案都存放在户籍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这个章非常重要,它能证明你某段时间的“待业”或“自由职业”状态。去之前,也要问清楚流程。
整个填表和盖章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好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会很琐碎,甚至会遇到一些办事人员的冷脸。放平心态,这是对你耐心和沟通能力的又一次考验。把所有要求都问清楚,把所有材料都带齐全,一次性办好。
最后还有几个小提醒:
- 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这是进入你档案的永久材料,卷面分很重要。
- 不要涂改。如果写错了,最好的办法是问招录单位能不能领一张新的。如果不能,就用规范的方式修改,比如在错字上划两条横线,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并按个手印。绝对不能用涂改液或修正带。
- 交表前,从头到尾复印一份自己留底。以后万一有什么需要,你手里有个底稿。
这张表交上去之后,就进入了最后的审批流程。组织部门会把你的审批表、档案、政审材料等所有东西汇总,履行最后的录用手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你只需要耐心等待最后的录用通知就行了。
走到这一步,你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认真、细致地填好这最后一张表,给自己的考公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