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拿细耳人是什么意思

拿细耳人这个词,你可能听过。一提到它,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参孙,那个留着长头发、力大无穷的猛男。这个印象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参孙是个拿细耳人,但他是个特例。要搞懂这个词,我们得回到源头,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拿细耳”这个词来自希伯来语的“nazir”,意思是“分别出来”或者“献身”。所以,拿细耳人,就是“一个把自己分别出来献给上帝的人”。这跟我们现在理解的“出家”或者当个全职神职人员还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个普通人,在某个特定时期,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自愿选择的一种高度专注的信仰生活方式。

关于拿细耳人的规矩,最权威的“说明书”在《圣经·民数记》第6章。里面把规矩写得清清楚楚。任何人,无论男女,都可以自愿许这个愿。一旦许了愿,在许愿期间,你就要遵守三个核心规定。这三条规定,每一条都很有讲究。

第一条:不能碰任何跟葡萄有关的东西。
这可不是说不能喝酒那么简单。规矩是,清酒、浓酒都不能喝,连酒醋也不能喝。新鲜葡萄、葡萄干,一概不能吃。甚至连葡萄树上结的,从核到皮,都不能碰。为什么这么严格?因为在当时的文化里,葡萄酒是喜乐、社交和日常生活的象征。放弃这一切,代表着拿细耳人主动跟世俗的享乐划清界限。这是一种公开的宣告: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喜乐不来自这些东西,而是来自上帝。这是一种专注的行动,把分散在吃喝玩乐上的精力,全部收回到与上帝的关系上。

第二条:不能用剃头刀剃头。
在许愿的整个期间,头发要任其自然生长。头发就成了一个外在的、人人都能看见的记号。它像一个移动的广告牌,告诉所有人:“我是一个拿细耳人,我正处在一个特殊的献身期。”这长头发不属于自己,是属于上帝的。它象征着把自己的生命力、荣耀和主权都交给了上帝。

这就得说到参孙了。很多人误以为参孙的力量藏在他的头发里,头发一剪,力量就没了,好像头发是什么魔法道具。其实不是。《圣经》里说得很清楚,他的力量来自上帝。头发只是他作为拿细耳人与上帝立下誓约的“记号”。当他的头发被剪掉,代表的是这个誓约被彻底撕毁了。是他自己先一次次地违背誓约,比如去触摸狮子的尸体(违反了第三条规定),参加宴席(极有可能接触了酒),最后才到了头发这个最终的、外在的记号被毁掉。是约被毁了,上帝的力量才离开他,而不是头发本身有什么魔力。搞清楚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参孙的故事。

第三条:不能靠近死尸。
拿细耳人必须保持礼仪上的洁净。在古代以色列的律法里,接触尸体是导致不洁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拿细耳人被要求远离任何死人,就算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去世了,也不能去挨近他们的身体,免得自己不洁净。这个规定甚至比对大祭司的要求还严格。大祭司可以为他至亲的父母收尸,但拿细耳人不行。这再次强调了他们“分别出来”的程度有多彻底。在许愿期间,他们对上帝的委身,是超越了世上最亲密的家庭关系的。

那么,这个许愿是终身的吗?
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拿细耳人的许愿是有期限的。一个人可以许愿一个月、一年,或者任何自己决定的时间。当许愿的期限满了,他就要去圣殿举行一个“期满仪式”。这个仪式也很有意思。他要把这段时间留长的头发剃掉,然后把头发放在祭坛的火里烧掉,连同其他的祭物一起献给上帝。这个动作象征着,他把这段时间里分别为圣的整个生命、整个经历,完完整整地献给了上帝。仪式完成后,他就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可以喝酒,也可以理发了。

所以,大部分拿细耳人都是“临时工”。他们因为向上帝求一件事,或者为了感恩,或者就是单纯地想在一段时间里更深地寻求上帝,而选择过上这种严谨的生活。

当然,也有几个像参孙一样的终身拿细耳人。比如先知撒母耳,他的母亲哈拿因为不能生育,就向上帝祷告,许愿如果生了儿子,就把这个儿子终身献给上帝,清酒浓酒都不喝,也不剃他的头。后来撒母耳出生,就成了一位终身的拿细耳人。还有新约里的施洗约翰,天使预告他的出生时也说,他“清酒浓酒都不喝”。他的生活方式也完全符合一个分别出来献身给上帝的人的形象。

甚至使徒保罗,在《使徒行传》里也提到他曾经许过愿而剃了头。很多学者认为,保罗履行的就是一种短期的拿细-耳人之愿。这说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早期教会时期。它为普通信徒提供了一个在特定时期,进行深度属灵操练的途径。

今天我们怎么看拿细耳人?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严格按照《民数记》的条例去当拿细耳人了。一个很实际的原因是,圣殿已经不存在了,那个期满时献祭和烧头发的仪式已经无法完成。

但是,拿细耳人背后的精神对我们今天仍然有意义。它的核心是“分别为圣”和“专注”。想一想,这跟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不是很像吗?

比如,一个运动员为了备战奥运会,会在好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严格控制饮食,放弃所有垃圾食品和社交娱乐,每天只专注于训练。他把自己从正常生活中“分别”出来,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

一个作家为了写一本书,可能会选择“闭关”,关掉手机,断开网络,推掉所有不必要的应酬,在一段时间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中。

从这个角度看,拿细耳人的精神就是:为了一个你认为极其重要的目标,你愿意自愿地、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一些原本属于正常生活、甚至是你很喜欢的东西,以便你能更专注、更纯粹地去追求那个目标。对拿细耳人来说,那个目标就是上帝本身。

所以,拿细耳人不是什么神秘的苦行僧,也不是天生就有超能力的特殊人群。他们就是一群下了决心的普通人,用一种具体、可见、甚至有点极端的方式,向上帝、向世人、也向自己宣告他们的决心。这是一种用整个身体和生活方式来表达的祷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拿细耳人是什么意思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