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勤工助学岗位

很多人对勤工助学岗位的理解,就是学校给的兼职,能赚点生活费。这个理解对,但不全对。它首先是一种“资助”,其次才是一份“工作”。学校设立这些岗位的首要目的,是帮助那些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而不是单纯为了找人干活。所以,申请这个岗位通常会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是经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这和你在外面随便找个麦当劳打工不一样。外面的工作,老板看的是你能不能干活,效率高不高。勤工助学岗位,负责的老师首先看的是你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份帮助,其次才是你合不合适。工资一般也不会很高,通常就是当地最低时薪标准。指望靠这个发家致富,那是不可能的。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于钱。

我大学时候的第一个勤工助学岗位,是在图书馆。具体工作是把还回来的书放到书架上,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你需要记住中图法分类号的规律,至少要记得A到Z每个字母大概对应什么类别的书。比如I是文学,K是历史地理。你得推着一车书,在安静的书库里一排排地找位置,再把书插回去。一个下午下来,走路的步数能上万。

这个活累吗?有点。枯燥吗?相当枯燥。但它带给我的东西,比那点工资多得多。

首先,它很安全、很稳定。工作地点就在校园里,不用担心被骗,也不用担心老板拖欠工资。学校每个月都会准时把钱打到你的校园卡或者银行卡里。对于一个刚离开家、对社会还很陌生的学生来说,这种安全感很重要。

其次,它能帮你快速熟悉学校的运作方式。在图书馆工作,我知道了哪些书最抢手,考试周之前学生们都在借什么复习资料。在院系办公室帮忙,我知道了各种申请、盖章的流程要找哪位老师。这些信息,平时只靠上课是接触不到的。你等于开了一个“后台视角”,能看到学校这部大机器是怎么运转的。

而且,你能认识很多人。不是指同学,而是学校的行政老师、后勤职工。我当时在图书馆工作,带我的就是一位快退休的图书管理员阿姨。她人很好,看我每次都提前到,干活也踏实,就经常跟我聊天,告诉我哪个食堂的哪个窗口好吃,哪个老师的课值得去听。后来我申请奖学金需要找老师写评语,也是她主动帮我联系了图书馆的负责人。这些人脉,是你在宿舍里打游戏得不到的。

当然,也要说点实际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有它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工作内容可能真的很无聊。大部分岗位都是辅助性的,比如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复印打印、接听电话;在机房里开关电脑、维持秩序;在食堂里帮忙打扫卫生。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重复性强。如果你抱着想学到什么“硬核技能”的心态来,可能会失望。它教给你的更多是责任心、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这些软技能。

还有一个问题是,它会占用你的时间。大学的学习任务并不轻松,还有社团活动、同学社交。勤工助学岗位一般每周要求工作10到20个小时。这意味着,别人在睡懒觉、看电影的时候,你可能要去办公室报到。如何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是个很大的挑战。我见过有同学为了多挣点钱,排了很多班,结果导致挂科,这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如果你决定要申请,具体该怎么做?

第一步,搞清楚去哪儿看信息。这些招聘信息通常不会像商业招聘那样铺天盖地。你要主动去找。学校的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网站是首要渠道。开学季,他们通常会发布一个汇总的岗位列表。另外,可以多留意学院办公室门口的布告栏,有时候一些院系自己需要人手,会直接贴个通知。

第二步,准备材料,看清要求。申请一般需要填一张申请表,写清楚你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和申请理由。有的岗位可能还需要一份简单的简历。写申请理由的时候,别写空话套话,就实话实说。比如,“我希望能通过这份工作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就很好。如果岗位有特殊要求,比如“要求熟练使用Office软件”,你就要在简历里体现出来。如果没有,那最核心的品质就是“靠谱”。

第三步,面试。勤工助学的面试通常不难。负责的老师不会像企业HR那样给你设套,问一些刁钻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你的课表是怎样的,每周能提供多少工作时间?你这个人看起来是不是踏实、有责任心?所以,面试的时候,穿着干净整洁,守时,说话诚恳,有一说一,把自己能工作的时间段清晰地告诉老师,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

拿到岗位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有几件事一定要做好。

第一,守时。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师安排你几点到,就一定要准时,甚至提前几分钟。如果有事去不了,必须提前请假,并且说明原因。不要无故缺勤,这非常影响你的信誉。

第二,主动沟通。刚开始工作,很多事情不熟悉,这是正常的。不懂就问,千万别自己瞎猜。比如让你复印文件,不确定是单面还是双面,就去问一句。问清楚了再做,比做错了返工要好得多。工作干完了,可以主动问一句:“老师,我手上的活做完了,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帮忙吗?”这样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

第三,摆正心态。你是在工作,不是在学习。虽然是在学校里,但工作就是工作。在工作时间,就应该做工作上的事。不要一边在办公室值班,一边戴着耳机看剧、写作业。如果工作确实清闲,可以带本书看,但也要先征得带队老师的同意。这是职业素养的体现。

总的来说,勤工助学岗位是一个让你提前体验“社会人”角色的机会。它给你的报酬可能不多,但能让你学会如何对一份工作负责,如何与同事(老师)相处,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这些经验,比你多看两部电影、多打几局游戏要有价值得多。它就像一个缓冲带,让你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先摔几跤,学会走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勤工助学岗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