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练球,顺序都搞反了。一上来就急着练进球,练各种角度,甚至学塞。结果打了几年,水平还是那样,时好时坏,关键球总是掉链子。原因很简单,基本功没打好,你的整个技术体系就是个空中楼阁。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从搭建一个稳固的框架开始,然后才往上添砖加瓦。这个顺序不能跳,跳过任何一步,后面都得回来补课,而且会更难。
第一步:站姿和手架。
这是根基,是所有技术的发射台。如果你的发射台都不稳,那打出去的球能准到哪里去?
先说站姿。两脚分开,比肩稍宽一点。重心要稳,稍微前倾,感觉一下,你的重量应该均匀分布在两只脚上,而不是压在一条腿上。身体侧过来,让你的出杆手臂和球杆在一条直线上。很多人身体正对着球,这是错的,这样你的手臂运动空间会受限制。你的头要低下去,下巴要尽量贴近球杆,保证你的主视眼、下巴、球杆、目标球袋都在一条直线上。你可以找个朋友从你正后方看看,是不是都在一条线上。
刚开始这么趴着会不舒服,腰酸背痛,正常。这说明你平时的姿势不对,身体肌肉在纠正。坚持住,让身体记住这个感觉。
然后是手架。手架就是球杆的轨道,轨道不稳,车肯定要出轨。最常用的就是平式手架(也叫开放式手架)。手掌平贴在台面上,手指并拢,然后把大拇指翘起来,紧紧贴住食指,形成一个V形。球杆就放在这个V形槽里。关键点是,你的手掌要稳稳地压在台布上,不是轻轻放着。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手架总是不稳,后来发现是我手掌没用力压实,导致出杆瞬间手架会轻微移动。就这么零点几毫米的移动,到了目标球那里,偏差就很大了。
手架的稳定,决定了你出杆的稳定。练的时候,你可以先不打球,就趴在那里,摆好站姿和手架,然后空挥杆,感觉一下球杆在手架上滑动是不是顺畅、笔直。
第二步:运杆。
站姿和手架是静态的稳定,运杆就是动态的稳定。运杆就是你出杆前,球杆来回预备瞄准的那个动作。
这个动作只有一个要求:平、直。
你的大臂要尽量保持不动,用小臂带着球杆,像一个钟摆一样前后摆动。手腕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不要晃。整个过程要放松,但是不能松垮。很多人一发力,整个手臂都僵硬了,这是大忌。力量是从身体传递过来的,通过放松而连贯的动作把速度加上去,而不是靠蛮力。
运杆的节奏也很重要。慢回,慢出。来回几次,感觉自己已经完全锁定了目标,然后才击球。这个过程是在帮你确认瞄准点,同时也是在调整你自己的呼吸和节奏。
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是,在空桌上,把一颗球放在开球线上,然后你就在对面底库,趴好姿势,对着那颗球反复运杆,但是不出杆。就这么来回运,练个几分钟。目的是让你的肌肉形成记忆,记住这个“平直”的轨迹。
第三步:击打母球中心点。
这是真正开始打球的第一步。在你学会瞄准任何目标球之前,你必须先学会怎么控制母球。而控制母球的第一步,就是能精准地打到它的正中心。
为什么要打正中心?因为打中正中心,母球在撞击目标球之前是不会有任何旋转的。这样它的走位最单纯、最可预测。你后面学的所有加塞、高低杆,都是在中心点的基础上做文章。如果你连中心点都打不准,那打出来的杆法就全是随机的,毫无意义。
练习方法很简单,但很有效。把母球放在开球线的中点上。你的目标就是正对着底库的中间点,打过去。如果你的站姿、运杆、出杆都是笔直的,而且你打到了母球的正中心,那么母球撞到底库后,会沿着原路笔直地滚回来,最后停在你出杆的位置,甚至碰到你的杆头。
如果它滚回来偏左了,说明你出杆往右偏了,或者打到了母球的右侧。反之亦然。这个练习非常枯燥,但是它是检验你前面所有基本功的一面镜子。我建议每天打球的头20分钟,都用来做这个练习。直到你每次都能让母球基本滚回原位。
第四步:直线球。
现在,你把前面三步合起来用了。找一个离袋口不远的位置,把目标球和母球摆成一条直线。你的任务就是用稳定的站姿、手架,平直的运杆,击打母球中心点,把目标球送进袋里。
听起来简单,但这里的核心不是“打进”,而是“打直”。
你要观察,当你用中杆打进这颗直线球后,母球的反应是什么。理论上,它应该停在原地(叫“定杆”),或者稍微向前滚动一点。如果你打完,母球乱跑,拐向一边,那就说明你出杆不是直线,或者没有打到母球的正中心。
反复练习直线球,从短距离开始,慢慢拉长。这个过程就是在巩固你的“直线打击”能力。这是所有台球技术的核心。不会打直线球,就不可能打好任何角度的球。
第五步:基础瞄准和角度球。
当你能稳定地打进直线球,并且能控制住母球不动之后,才能开始练角度球。
为什么最后才练角度球?因为所有角度球,本质上都是在打一个看不见的直线球。
最基础的瞄准方法是“假想球”法。你想象有一颗跟目标球一模一样的球,紧紧贴在目标球的后面,而这颗假想球和目标袋口是成一条直线的。你的任务,就是用母球去打这颗“假想球”的球心。说白了,你还是在打一个直线球,只是目标从一个真实的球,变成了一个你想象出来的点。
要练这个,可以把一颗球放在点位上,然后你把母球围绕着它,从不同角度去击打,让它都下同一个底袋。这个练习能帮你建立对角度的直观感觉。刚开始会打不进,很正常。不要怀疑你的出杆,先检查你的瞄准点是不是真的找对了。
这个顺序,站姿手架 -> 运杆 -> 打母球中心 -> 直线球 -> 角度球,是一个逻辑链条。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环环相扣。很多人跳过了前面最枯燥的几步,直接去打角度球,看起来好像也能进,但那是一种不稳定的“手感”,而不是可靠的“技术”。一旦压力变大,或者状态不好,动作就会变形,失误就会来。
花足够的时间在前面三步上,过程会很无聊,甚至让你怀疑人生。但只要你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后面的进阶会快得多,而且你的球技会非常扎实,不容易退步。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