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每年中级会计师通过率是多少

聊中级会计师通过率这个事,得先泼一盆冷水:官方从来没公布过一个全国统一的、确切的数字。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作为主办方,不会像高考或者考研那样,每年发一个官方通告说:“今年全国中级会计师考试通过率是XX%”。你找不到这样的官方文件。

所以,你在网上看到的各种数字,比如10%、20%甚至30%,都是估算出来的。这些数字怎么来的?通常是培训机构根据他们自己的学员数据,再结合一些行业信息推算出来的。这些数据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当成绝对真理。

为什么官方不公布?原因也简单。这考试是各省自己组织的,每个省的报考人数、阅卷尺度可能都有细微差别。统一公布一个数字,意义不大,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比较和焦虑。而且,这本身是一个资格类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它的目的是筛选出达到某个知识水平线的人,而不是按比例淘汰人。只要你考到60分,你就通过,不管你身边的人是考了59分还是99分。

那么,这个通过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得把它拆开看,才能明白。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一个概念:通过率的分母是什么。

大部分机构计算通过率的公式是:通过考试的人数 ÷ 报名考试的人数。

这个公式看起来没问题,但问题就出在“报名考试的人数”这个分母上。中级会计师考试的“弃考率”高得惊人。很多人年初报了名,买了书,听了两节课,然后因为工作忙、家里有事、或者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到了考试那天,压根就没去考场。我就见过考场里一半座位是空的,监考老师都比考生多。

这部分弃考的人,也被算进了分母里。假设100个人报名,最后只有50个人去考试,其中15个人通过了。按总报名人数算,通过率是15 ÷ 100 = 15%。但如果按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算,通过率是15 ÷ 50 = 30%。你看,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所以,那个流传最广的10%左右的通过率,是把大量“炮灰”和“裸考”的人都算进去了。对于一个认真备考、坚持到最后的人来说,这个数字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你真正需要关心的,是那些和你一样,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坐在考场里答完卷子的人,他们之中的通过率是多少。这个数字,肯定远远高于10%。

其次,三门科目的通过率不一样。

中级会计师要考三门:《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这三门的难度和特点完全不同,通过率也差很多。

  1. 《中级会计实务》:通过率最低的“大魔王”
    这门是公认最难的,也是三门里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最多、最杂、最深。它既需要你理解会计准则背后的逻辑,又需要你进行大量的计算。而且,很多章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财务报表,就是两大难点,很多人学到这里就想放弃了。这门课的单科通过率通常是最低的。如果你看到有人一次就过了这门,那他绝对是下了苦功夫的。

  2. 《财务管理》:公式多,计算量大
    这门课的特点是公式特别多,计算量也很大。很多人觉得它比《实务》要抽象一些,因为它涉及很多决策模型和价值评估。学好这门课,死记硬背公式没用,你必须理解每个公式是用来干什么的,用在什么场景下。它的难度比《实务》低一点,但也不轻松。通过率处于中间水平。

  3. 《经济法》:看似简单,实则有坑
    《经济法》是三门里公认最简单的。主要内容是记忆。很多人觉得背一背就行了。但实际上,它的考题非常灵活,经常会出一些案例题,让你判断法律关系。如果你只是死记硬背法条,不理解背后的逻辑,很容易掉进陷阱。不过,只要你认真学了,这门课的通过率是三门中最高的。很多人都选择第一年先拿下《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第二年再集中精力攻克《中级会计实务》。

所以,讨论通过率不能一概而论。一次性通过三门的通过率,肯定比单科通过率要低得多。根据一些机构的数据和大家的普遍体感,一次过三门的人,在所有考生里可能只占个位数百分比。但这同样是把所有报名的人都算进去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通过率,或者说,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通过率”?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个宏观的、模糊的通过率对你个人意义不大。你需要关注的是,怎么让自己成为那个能通过的人。

第一步:正确评估备考时间。
不要相信网上那些“三个月轻松过中级”的鬼话。对于一个有会计基础、但平时要上班的普通人来说,备考中级至少需要800-1000个小时的总学习时间。你把它分配到一年里,算算每天需要学习多久。如果你是零基础,或者会计基础很薄弱,那就要投入更多时间。时间是硬性指标,没有捷径。

第二步:采用主动学习法。
很多人备考就是听课。把老师的视频从头到尾看一遍,感觉自己“都懂了”。但一做题,就发现脑子一片空白。这是因为被动听讲,知识没有真正进入你的大脑。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
1. 先快速听一遍课,对整个章节有个大概了解。
2. 马上做这个章节的练习题。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题都不会做。
3. 带着这些不会做的题,回去重听课程的相关部分,或者仔细看书。这时候你的学习目的性很强,效率会高很多。
4. 最后,再把错题重新做一遍,确保自己真的掌握了。
这个过程比单纯听课要累,但效果好得多。

第三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中级会计师的教材很厚,但不是所有内容都以同样的分值和频率来考。每门课都有它的重点章节。比如《实务》的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收入、合并报表;《财管》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计算。这些是每年必考,而且分值很高的内容。你应该把80%的精力投入到这些占80%分值的重点章节上。那些边边角角的、好几年才考一次的知识点,了解一下就行,不要钻牛角尖。

第四步:坚持到最后。
前面说了,弃考率非常高。其实,只要你能坚持学完所有课程,做完大部分练习题,然后走进考场,你就已经超过了至少一半的报名者。考试是知识的较量,更是意志力的比拼。很多人不是输在智商上,而是输在坚持上。

总的来说,不要被那个模糊的“通过率”吓到。那个数字对你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你花了多少时间,用了什么方法,以及你是否坚持到了最后。中级会计师考试不是为了考倒你,它只是想确认你是否具备了一个中级会计人员应有的专业知识。它的难度是确定的,只要你的努力程度超过了它要求的难度线,你就能通过。

与其纠结于每年通过率是10%还是15%,不如现在就去多做一道题,多搞懂一个知识点。你的通过率,只由你自己决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每年中级会计师通过率是多少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