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25国考行测复习技巧:知识点-两期比重比较问题

资料分析题里面,两期比重比较绝对是个硬骨头。很多人看到就头大,题目文字一长,数字又多又密,分子分母还都是带小数点的,一算就得半天。最后花了三分钟,还算错了,特别亏。

说白了,这种题就是纸老虎。出题人就想吓唬你,让你用最笨的方法去硬算,然后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它就是个送分题,20秒就能搞定。

我们先看这种题长什么样。通常问法是:“2024年,某产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你看,关键词就是“比重”和“与上年相比”。

拿到这种题,90%的人第一反应是把两个比重都算出来。比如,用今年的产品出口额A,除以今年的总出口额B,得到今年的比重A/B。再用去年的产品出口额a,除以去年的总出口额b,得到去年的比重a/b。最后比较A/B和a/b的大小。

这个思路没错,但这是最笨的办法。行测考场上,时间比什么都重要。A、B、a、b这四个数,哪个都不是整数,除起来要人命。比如让你比较 128.7 / 1543.6 和 110.5 / 1420.1,你手算一下试试?绝对会崩溃。

所以,记住第一条原则:两期比重比较问题,不是计算题,是比较题。我们不需要算出具体值,只需要知道谁大谁小。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很简单,就八个字:比较“部分”和“整体”的增速。

我们把“某产品的出口额”看作“部分”,把“总出口额”看作“整体”。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
1. 如果“部分”的增长速度,比“整体”的增长速度要快,那“部分”在“整体”里占的比例(也就是比重),肯定是上升了。
2. 如果“部分”的增长速度,比“整体”的增长速度要慢,那它的比重肯定是下降了。
3. 如果两者增速一样,那比重就没变。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想象一个班级,去年50个人,10个是男生。今年班级扩招到100人,男生变成了30个。男生的比重是升了还是降了?

我们来算增速。
部分(男生)的增速:(30 – 10) / 10 = 200%。
整体(全班)的增速:(100 – 50) / 50 = 100%。
部分增速(200%) > 整体增速(100%),所以男生的比重上升了。
我们验证一下:去年的比重是10/50=20%。今年的比重是30/100=30%。确实是上升了。

在真实的题目里,我们根本不用去算那个20%和30%,只要比较出200%和100%的大小,答案就出来了。

下面我们走一遍解题的完整流程,一步一步来。

第一步:识别题型,找到四个关键信息。
看到题目问“比重与上期相比”,马上就要反应过来,这是两期比重比较。然后去材料里找四个数:
* 部分量(现期值)
* 整体量(现期值)
* 部分量的增长率
* 整体量的增长率

有时候,材料不会直接给你增长率,而是给现期值和基期值(也就是去年的值)。那你就得自己快速估算出增长率。增长率 = (现期值 – 基期值) / 基期值。

第二步:比较两个增长率的大小。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把“部分量的增长率”和“整体量的增长率”放在一起比。

举个真实的例子。
假设材料说:“2023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9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同年,全国货物出口总额为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2%。”
问题:“202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与2022年相比?”

你看,信息都给齐了。
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速12.5%。
整体:货物出口总额,增速8.2%。
部分增速(12.5%) > 整体增速(8.2%)。
所以,比重上升。
整个过程需要计算吗?完全不需要。眼睛一看,数字一比,答案就选出来了。耗时不会超过20秒。

但是,考试不会总是这么直接。它会给你挖坑。

情况一:需要自己算增速。
材料可能会这么说:“2023年,A市的软件产业收入为450亿元,2022年为400亿元。2023年,A市的GDP为5500亿元,2022年为5100亿元。”
问题:“2023年A市软件产业收入占GDP的比重,与上年相比?”

这里就需要我们自己算增速了。
部分(软件产业)增速 = (450 – 400) / 400 = 50 / 400 = 1/8 = 12.5%。
整体(GDP)增速 = (5500 – 5100) / 5100 = 400 / 5100 = 4 / 51。

现在问题变成比较12.5%和4/51。
4/51这个数不好直接看,我们可以估算。它约等于4/50,也就是8/100,即8%。
部分增速12.5% > 整体增速(约8%)。
所以,比重上升。

这里用到的就是估算技巧。资料分析里,你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要能比较大小就行。4/51和1/8比较大小,通分一下就是32/408和51/408,明显后者大。所以1/8 > 4/51。

情况二:增速有正有负。
这个情况特别容易错。
比如,部分增速是5%,整体增速是-2%。
5% > -2%,所以比重上升。这个好理解,整体在萎缩,你还在增长,你的占比当然更高了。

难的是两个都是负数。
比如,部分增速是-10%,整体增速是-20%。
这时候谁大?记住,在数轴上,-10在-20的右边,所以-10% > -20%。
也就是说,“部分”虽然在下降,但它下降得比“整体”慢。所以,它的比重依然是上升的。
这个逻辑一定要想通。大家都亏钱,你亏得少,那你相对来说就是赢家。

总结一下核心技巧:
1. 看到“比重相比” -> 锁定“增速比较法”。
2. 找准“部分”和“整体”的增速。
3. 遵循“部分增速 > 整体增速 -> 比重上升”的规则。

这个方法为什么这么好用?因为它把复杂的除法问题,转化成了简单的数字大小比较问题。行测资料分析的所有技巧,本质上都是在做一件事:用估算和比较,来代替精确但耗时的计算。

最后,说一个实战中的小建议。你在草稿纸上,可以画一个简单的表格,把数据填进去,这样不容易搞混。

部分 (软件收入) 整体 (GDP)
增速 12.5% ≈ 8%

这么一列,关系就一目了然了,直接比较两个增速,得出结论。

这个知识点不难,关键在于形成肌肉记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找10-20道真题,专门练这个。不要用计算器,就用估算和口算去比较增速。练上几遍,下次在考场上遇到这种题,你就会会心一笑,这分我拿下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2025国考行测复习技巧:知识点-两期比重比较问题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