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关于花的古诗,那可太多了。古人对花的感情,比我们现在复杂得多。花不只是好看,它还代表着一个人的品格、志向,甚至是命运。我们掰开来,一个一个说。
先说梅花。
说起梅花,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好在哪里?好在它简单、直接。就像画了一幅素描。地点:墙角。数量:几枝。状态:在寒风里自己开着。你看,一点废话都没有。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为什么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隐隐约約的香味飘过来。这是一种很细腻的观察。王安石当时正在搞变法,反对他的人很多,他自己就有点像这墙角的梅花,不被主流理解,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凌寒独自开”五个字,其实就是他自己心态的写照。他不需要别人簇拥,自己也能在最冷的时候开放。
但是,要说把梅花写得最惨、最有骨气的,还得是南宋的陆游。他在《卜算子·咏梅》里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意境就比王安石的惨多了。王安石的梅花还在墙角,好歹有个归宿。陆游这梅花,直接开在了荒郊野外的断桥边,没人管,没人看。天都黑了,它自己发愁,结果还开始刮风下雨。简直是倒霉透了。但是,最关键的是最后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即使花瓣掉下来,被碾成泥土、化为灰尘,它的香气还是和原来一样。这就是在说,不管我陆游的处境多么艰难,被排挤、被打压,我的气节和爱国之心是不会变的。这种精神力量,比单纯的“凌寒独自开”又深刻了一层。
接下来说菊花。
菊花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太有名了,有名到很多人以为这就是一首完整的诗。其实它出自《饮酒·其五》。
这句诗的重点不在菊花本身,而在于“采菊”这个动作。陶渊明为什么要去采菊花?因为他辞官归隐了,不想在官场里混了。采菊、看山,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他放弃了名利,选择了田园的宁静和自由。所以,菊花在这里,就成了隐士的象征,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但是,菊花也不是只有这一种形象。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也写过一首关于菊花的诗,叫《不第后赋菊》。诗是这么写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你读读这个气势。陶渊明的菊花是悠然的,黄巢的菊花是杀气腾腾的。他说,等到秋天重阳节那天,我的菊花盛开之后,其他的花都得死。浓烈的香气会冲破天际,弥漫整个长安城,满城都会披上金黄色的盔甲。这哪里是在写花,这分明就是在写一支即将席卷京城的起义大军。这里的菊花,象征的是革命、是颠覆,充满了力量和野心。所以你看,同样一种花,在不同的人笔下,可以表达完全相反的情感和志向。
再聊聊牡丹。
牡丹在古代诗词里,地位很高,是“花中之王”。它代表的是富贵、华丽,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气度。刘禹锡在《赏牡丹》里写得最直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写得有点“拉踩”的意思。他说,院子里的芍药虽然妖艳,但品格不高。池塘里的荷花虽然干净,但缺少热情。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它一开花,整个京城的人都为之轰动。这就把牡丹的地位捧得很高。为什么牡丹能代表“国色”?因为它花朵大、颜色艳丽、形态雍容华贵,正好符合盛唐时期那种自信、开放、繁荣的审美。
然后是荷花。
荷花也叫莲花。它最重要的一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这虽然是篇散文,但里面的句子已经像诗一样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把荷花的品格写绝了。从烂泥里长出来,却一点都不脏;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一点都不显得妖媚。
这句话已经成了君子品格的最高标准。就是说,一个人即使身处在很污浊的环境里,也能保持自己的纯洁和正直。这是一种非常高的道德要求。所以,后来的人写荷花,大多都离不开这个“纯洁”的意象。
当然也有纯粹写景的。比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诗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它就是给你看一幅画面。西湖上,一望无际的荷叶是那么的绿,阳光照耀下的荷花是那么的红。这种纯粹的视觉冲击力,同样很美。它告诉你,欣赏一朵花,不一定非要思考它代表了什么,单纯觉得它好看,就足够了。
最后说说桃花。
桃花在古诗里,经常和美女、爱情联系在一起。最经典的就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其实是在讲一个有点伤感的故事。诗人去年在这里,看到一个姑娘的脸和桃花相互映衬,特别美。今年他又回到这个地方,门还是那扇门,桃花也照样开着,但是那个姑娘却不见了。“人面桃花”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用不变的景物(桃花)来衬托变化的人事。桃花每年都开,但那个让你心动的人,可能见一次就再也见不到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惆怅感,写得特别到位。
桃花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象,就是“世外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那个渔夫就是通过一片桃林,偶然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所以,桃花有时候也代表着一种对美好、宁静世界的向往,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地方。
你看,古人写花,其实都是在写自己。梅花的坚韧,菊花的淡泊或反叛,牡丹的富贵,荷花的纯洁,桃花的爱情与向往。他们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失意,全都寄托在了这些花草上面。所以我们今天读这些诗,不只是在欣赏花,更是在和千百年前的那些灵魂对话。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