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很叛逆,不学习,爱玩手机,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我儿子初二那会儿。一模一样。回家书包一扔,就抱着手机。你喊他吃饭,嗯嗯啊啊地应着,眼睛根本不离开屏幕。你要是敢把手机拿走,那家里立马就能上演一场世界大战。讲道理?他比你还会讲。发火?他比你声音还大。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这孩子废了。

但是现在回过头看,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搞错了。我们总想着怎么去“管”孩子,怎么去“纠正”他,但路子一开始就走偏了。

这事的根源,其实不是手机,也不是学习。是咱们和孩子的关系先出了问题。你想想,他为什么宁愿待在虚拟世界里,也不愿意跟你多说一句话?因为那个世界能给他认同感、成就感,而现实世界里,可能只有你的唠叨和指责。

所以,别一上来就想着怎么把手机禁掉,怎么逼他学习。这就像一根弹簧,你越用力压,它反弹得越厉害。你越抢,他越躲。你越骂,他越反抗。这就是个死循环。

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停战。

对,你没看错,就是停战。从今天起,别再因为手机和学习的事跟他吵。我知道这很难,你看到他玩手机就火大。但你必须忍住。因为只要你还在跟他打仗,他就永远是你的敌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停战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把战场清理干净,我们才有机会谈别的事。你一言不发,默默把饭做好,端给他。他玩游戏,你别在他旁边唉声叹气,也别用眼角瞟他。你就去做你自己的事。坚持一个星期,你会发现家里的火药味没那么浓了。他会觉得奇怪,但至少,他心里那根用来反抗你的弦,会松下来一点。

第二步:重新建立连接,从“人”开始,而不是从“事”开始。

我们跟孩子沟通,百分之九十都是围绕着“事”:作业写了没?考试考得怎么样?房间收拾了么?这些话的潜台词是“你做得还不够好”。谁喜欢天天听这个?

现在,我们要聊“人”。关心他这个人,而不是他做的事。

怎么做?很简单,找个机会,聊点跟他学习、手机完全无关的事。比如,你就坐过去,看他玩游戏。别说话,就看。看一会儿,问一句:“这游戏叫啥?看起来挺厉害的。”

他可能会给你个白眼,或者含糊地回一句。没关系。你的目的不是让他马上跟你热火朝天地聊起来,而是传递一个信息:我对你感兴趣,不是对你的成绩感兴趣。

第二天,你可以再试试。比如看他刷短视频,你可以说:“今天看你笑得挺开心,刷到什么好玩的东西了?” 别评价,别说“看这些没用的东西”。你只是好奇。

这个过程叫“破冰”。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我当时花了快一个月,我儿子才从一开始的爱答不理,到后来愿意跟我分享一两个他觉得搞笑的视频。这就是进步。这个阶段,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别刚聊两句,就绕回学习上,那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三步:把手机的问题,变成一个需要“我们”共同解决的问题。

当你觉得关系有所缓和,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说几句话的时候,就可以谈手机了。但是,谈话的方式要变。

不要说:“你不能再玩手机了!”
要说:“儿子,关于玩手机这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我知道你很喜欢玩,但它确实也影响了你的休息和学习。你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找个办法,既能让你玩,又不耽误正事?”

你看,主语从“你”变成了“我们”。这不是命令,是商量。

然后,把主动权给他。你问他:“你觉得每天玩多久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玩?” 让他自己说。他可能会说一个很离谱的时间,比如三四个小时。别急着否定。

你可以这样说:“四个小时啊?行,那学习时间怎么安排?睡觉时间会不会太晚?我们把时间表排出来看看。” 你就拿张纸,跟他一起画时间表。当他自己发现,玩四个小时手机,写作业就要到半夜十二点,第二天六点就要起床,他自己就会觉得这个方案不靠谱。

这时候,你再引导他:“你看,这样是不是太紧张了?要不我们先试试一个半小时?你放学回来先玩四十分钟,放松一下,然后写作业。写完作业,睡觉前再玩五十分钟。你觉得怎么样?”

把决定权交给他一部分,他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了。他参与制定的规则,他遵守起来的意愿会更强。而且,你要跟他讲清楚违规的后果。比如,说好玩一个半小时,结果玩了两个小时,那第二天的手机时间就要被扣掉半小时。这个后果不是你对他的惩罚,而是破坏规则带来的自然结果。这能帮他建立契约精神。

至于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别总盯着他的分数。分数只是个结果。你要去看过程。他是不是上课听不懂?是不是作业不会做?

如果他基础很差,你让他去学习,就像让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去横渡长江,他当然会恐惧,会逃避。手机就成了他的避难所。

你需要做的,是帮他把学习的难度降下来。比如数学,他大题不会做,那就从最简单的选择题开始。今天就定个小目标:把这五道选择题搞懂。搞懂了,就及时鼓励他:“可以啊,这几道题你都弄明白了,不笨嘛!”

正向的反馈很重要。他在游戏里能轻松获得“击杀”、“胜利”的成就感,但在学习上,他获得的只有挫败感。你要做的,就是帮他在学习里找到一点点成就感。哪怕只是一点点。当他从学习中得到的正反馈多起来,他对手机的依赖自然就会减少。

整个过程,没有捷径。它考验的是父母的耐心、智慧和自我改变的决心。我们总想改变孩子,但很多时候,需要先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改变我们说话的方式,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改变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模式。当我们自己变了,你会发现,孩子也会慢慢跟着变。这条路很难走,但绝对值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家长经验分享:孩子很叛逆,不学习,爱玩手机,该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