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25考研英语:阅读命题点之举例篇

考研英语阅读文章里,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理解,经常会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些例子本身不复杂,但出题人就喜欢揪着它们不放,设下各种问题。想搞定这种“例证题”,关键就一条:别盯着例子本身看,得找到例子是为哪个观点服务的。

怎么认出这是道“例证题”?

做题做得多了,你会发现这种题目的问法都很有规律。题干里要是出现了 example, case, illustrate, demonstrate 或者 exemplify 这类词,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看到它们,你脑子里就该立刻拉响警报:这不是让你去理解那个故事或者案例,而是要你通过这个例子,找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那个观点。

举个例子,题干可能会这么问:

“The author uses the example of X to…” (作者用X的例子是为了…)

“The case of Y is mentioned to illustrate…” (提到Y的案例是为了说明…)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show with the story of Z?” (作者想通过Z的故事表明什么?)

这些问法,核心都是在问“例子证明了什么”。

例子为观点服务,观点才是答案

考研阅读文章,尤其是议论文,结构很清晰,就是“论点+论据”。 例子就是论据,它的作用就是支撑论点。 所以,解题的核心思路就是“找观点”。

这个观点在哪?绝大多数情况下,观点句就在例子的前面。 作者通常会先抛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紧跟着说“for example”或者“for instance”,再展开具体的例子。所以,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往例子的前面找。大概率,那个总结性的、有点抽象的句子,就是你要找的观点句。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少数情况下,作者也可能先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然后再总结升华,提出观点。这种“观点在后”的情况虽然不多,但也得防着。一般来讲,向上找90%,向下找10%,基本能覆盖所有情况。

解题就三步,简单直接

搞清楚了底层逻辑,具体操作起来就没那么玄乎了。

第一步:定位例子。

根据题干里的关键词,迅速回到原文,找到例子具体在哪一段、哪几句话。这一步要快、要准。有时候例子很长,你得清楚它的起点和终点,别把它跟别的论据搞混了。

第二步:向上或向下找观点。

定位到例子后,立马把视线往上移,通常就在例子的前一两句话。仔细读那句话,看看它是不是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性的判断。如果感觉前面没有合适的观点句,再试试往例子的紧后方找找。

比如,作者说:“现代科技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联系。”

如果题目问你“智能手机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答案显然不是“智能手机很普及”,而是“科技改变了社交方式”。这个观点就在例子的正前方。

第三步:匹配选项。

找到了观点句,接下来就是把这个观点句的意思,跟四个选项去做比对。正确答案往往是观点句的同义替换。也就是说,话虽然说得不一样,但意思是同一个意思。

这里要特别小心一种错误选项,就是“就事论事”。 这种选项会抓着例子里的某个细节不放,把它包装成一个选项来迷惑你。比如上面那个例子,如果一个选项说“智能手机让联系朋友变方便了”,这个说法本身没错,但它只是例子里的细节,不是作者想证明的那个更宏观的观点。你必须选那个提到“科技”和“社交方式”关系的选项。

来个真题感受下

我们拿一个实际的题目来看看这个方法怎么用。

假设在一篇讨论在线教育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The flexibility of online learning appeals to many adults. For instance, a single mother in a rural area, who could not afford to quit her job and move to a city, successfully obtained her university degree by taking online courses at night.”

题目问:

The example of the single mother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at online learning is __.

(A) affordable for most people

(B)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women

(C) accessible to people in remote areas

(D)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education

我们一步步来分析:

  1. 定位例子:例子就是“a single mother in a rural area…”这一整句话。

  2. 找观点:观点句就在例子的正前方—— “The flexibility of online learning appeals to many adults.” (在线学习的灵活性吸引了很多成年人)。这句话是这一段的核心观点。

  3. 匹配选项

    • (A) affordable (负担得起):例子里提到了她不能辞职,暗示了经济状况,但“灵活性”才是核心观点,价格不是。
    • (B) suitable for women (适合女性):例子主角是女性,但这是个例,不能推及所有女性,属于就事论事。
    • (C) accessible to people in remote areas (偏远地区的人也能接触到):例子里提到了“rural area”(乡村地区),并且她能通过在线课程拿到学位,这正好体现了在线学习的“灵活性”如何打破了地域限制。这个选项是对观点句“flexibility”的一个具体方面的诠释,也是例子所直接证明的内容。
    • (D) more effective (更有效):文章没有将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进行效果对比。

分析下来,(C)选项最贴合例子所要证明的观点。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在线学习因为其灵活性,使得那些因地理位置或工作时间受限的人(比如这位单身母亲)也能够获得教育机会。

总而言之,处理例证题,脑子里要时刻绷紧一根弦:例子是肉,观点是骨。出题人让你看肉,其实是想考你对骨架的理解。别被故事的细节带跑偏,养成“看到例子就找观点”的思维习惯,这类题也就不难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2025考研英语:阅读命题点之举例篇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