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多思曩昔”这个词,其实关键就在于那个“曩”字。很多人看到它,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什么字?”或者直接就跳过去了。其实这个字一点也不可怕,搞懂了它,整个词的意思就清晰了。
这个字读作 nǎng,第三声。 就是我们平时说话时,有点惊讶然后往上扬的那个语调。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从前”、“以往”。 比如,我们可以说“曩日”、“曩年”,意思就是“以前的日子”、“过去的那些年”。 所以,“多思曩昔”里的“曩昔”,就是指过去的日子。整个词连起来,字面意思就是“常常想起过去的事情”。
为什么非要用“曩”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字来表示“从前”呢?直接用“以前”不好吗?
这就得从汉字的构造说起了。汉字不是随便画出来的,很多字都有自己的逻辑。我们来看看“曩”这个字。它上面是一个“日”,下面是一个“襄”。
“日”大家都认识,就是太阳,也代表时间和日子。很多和时间有关的字,都带着“日”字旁,比如“昔”、“时”、“晚”、“晓”。所以,“曩”字里有“日”,就告诉我们,这个字和时间有关系。
下面的“襄”(xiāng)在这个字里主要是表音的,也就是说,它的读音提示了“曩”的读音。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古今音变,读音会有差别,但声旁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线索。
东汉时期有一本非常重要的字典,叫《说文解字》。 它里面解释“曩”字,就一个字:“曏也”。 “曏”(xiàng)也是一个表示“从前”的字。你看,古人就是这样,用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字,去解释另一个我们不认识的字。但这也说明,“曩”和“曏”在古代是近义词,都指过去不久的时间。 比如《左传》里有句话:“曩者志入而已。 ” 意思就是说:“不久之前,我的志向只是想着能进来(参与政事)就行了。”
除了《说文解字》,还有一本很古老的词典叫《尔雅》,里面也说“曩,久也”,意思是“曩”也有“长久”的意思。 这就让“曩”字带上了一层更深厚的时间感。它不只是指昨天或者上个星期,而是可以指更久远的过去,那些沉淀下来的时光。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曩昔”这个词。 “昔”这个字我们比较熟悉,比如“今非昔比”、“往昔”。“昔”本身就是过去的意思。当“曩”和“昔”这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双音节词,加强了语气,而且听起来更有书卷气。 在古代汉语里,很多单字就能表达一个意思,后来为了让意思更明确、音韵更和谐,就发展出很多双音节词。“曩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比单独一个“曩”或者“昔”,在情感和意境上都显得更饱满。
那么,“多思曩昔”这个词到底是谁说的,用在什么情境下呢?
这个词最经典的出处,来自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给他朋友裴迪的一封信,信名叫《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这封信写得非常美,就像一篇散文诗。里面有这么几句:“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王维一个人坐在山里,夜深人静,仆人们也都安静地待着。这时候,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去和裴迪在一起的日子。他们曾经手拉着手一起写诗,一起走在狭窄的山路上,一起到清澈的溪水边。
你看,王维用“多思曩昔”这个词,不是凭空感叹“啊,过去真好”,而是连接着非常生动、具体的画面和情感。这种“思”,不是空想,而是回忆。回忆的是和好朋友在一起的那些细节:手拉手的温度,一起推敲诗句的乐趣,山间小路的崎岖,溪水的清凉。
这就给“多思曩昔”这个词注入了灵魂。它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表示“怀旧”的词语,而是带着一种温暖、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它通常指向的是那些美好的、值得珍藏的记忆。当你用这个词的时候,你所思念的“曩昔”,往往是和某个特定的人、某段特定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举个例子。比如你大学毕业很多年后,某个晚上加班回家,路上很安静,你突然想起了大学时和室友们一起熬夜复习、一起去吃路边摊的场景。那个时候虽然穷,但是很快乐。这种感觉,就可以用“多思曩昔”来形容。你不是在抱怨现在的生活,而是在那一刻,和过去的美好时光有了一次精神上的重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思”的状态。它不是痛苦的沉溺,也不是后悔。王维在写信的时候,他的状态是“独坐”、“静默”,这是一种非常平静和放松的状态。正是在这种安静的氛围里,过去的回忆才会像泉水一样自然地涌上心头。
所以,“多思曩昔”带有一种淡淡的、不伤感的怀念。它是一种对过往美好的确认和回味。这种情绪很私人,也很普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曩昔”值得去“多思”。可能是童年时的一个夏天,可能是和初恋一起看的一场电影,也可能只是和家人在一起吃的一顿普普通通的晚饭。
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曩昔”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少了,它属于文言词汇。在日常口语里,我们更习惯说“想起以前”、“怀念过去”。但是,在书面语或者一些需要表达特定意境的场合,“多思曩昔”就显得特别有分量。
比如,你在写一篇文章,想要描述一位老人的心境,你可能会写:“夜深人静,老人独坐窗前,多思曩昔,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这里的“多思曩昔”就比“他总想起以前”要来得更加深沉和有画面感。它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了一种特定的文学氛围中。
总结一下,要真正理解“多思曩昔的曩”,我们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知道它的读音和基本意思。曩(nǎng),就是从前。
第二步,拆开看它的结构。上面是“日”,代表时间;下面是“襄”,代表读音。这个结构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这个字。
第三步,理解“曩昔”这个词。它是两个意思相近的字叠加,加强了“过去”的意味,也让这个词听起来更典雅。
第四步,把它放回最经典的出处——王维的信里去体会。 在那个具体的场景里,“多思曩昔”不是空泛的怀旧,而是对与挚友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具体回忆。
搞懂了这几点,下次再遇到“曩”这个字,或者“多思曩昔”这个词,你就不会觉得它陌生了。你甚至可以在自己写作或者需要表达类似情感的时候,准确地使用它。语言就是这样,每一个看起来生僻的字词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生动的故事、一种细腻的情感。了解它们,就像是交了一个新朋友,让你的表达能力也变得更丰富。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