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函数的单调性,说白了,就是看一个函数图像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想象一下你坐过山车,有时候车在爬坡,有时候在俯冲。函数也一样,在某些地段,它的值会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我们管这叫“单调递增”;在另一些地段,它的值会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这就叫“单调递减”。

搞清楚单调性有什么用?用处很大。最直接的一个应用就是找一个函数在某个范围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值”。这在很多实际问题里都有用,比如工厂想知道怎么安排生产能让利润最高,或者工程师设计大桥要计算哪个点的承重最大。

我们先来聊聊怎么判断一个函数是增还是减。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图像,图像往上走就是增,往下掉就是减。但我们总不能每次都画图吧?费时费力,而且有些函数图像很难画得准。所以得有个更靠谱的、能计算的方法。

一个比较基础的方法是用定义来判断。比如,要判断函数f(x)在区间(a, b)上是不是单调递增,我们就在这个区间里随便找两个点x1和x2,并且让x1 < x2。然后去计算f(x1)和f(x2)的值。如果不管x1和x2怎么取,只要x1 < x2,就总能得到f(x1) < f(x2),那这个函数在这个区间上就是单调递增的。反过来,如果总是f(x1) > f(x2),那就是单调递减。

这个定义法逻辑上很严谨,但实际用起来挺麻烦的,因为你要证明的是“任意”两个点都符合这个规律,而不是碰巧找的某两个点。所以,对于学了导数的朋友来说,我们有一个更强大的工具。

导数,本质上描述的是函数图像在某一点上的“斜率”或者说“瞬间变化率”。如果在一个区间里,函数的导数f'(x)恒大于0,说明图像上每一点的切线斜率都是正的,那图像肯定是“昂首挺胸”往上走的,所以函数在这个区间上就是单调递增的。 这个道理很直观,斜率是正的,不就是右边比左边高嘛。

同样,如果在一个区间里,导数f'(x)恒小于0,那图像上每一点的切线斜率都是负的,图像自然就是“垂头丧气”往下走的,函数在这个区间上就是单调递减的。 那要是导数等于0呢?导数等于0的点,通常是那些图像从上升转为下降,或者从下降转为上升的“山顶”或“谷底”的点。这些点非常关键,我们后面会详细说。

所以,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就很清楚了:

第一步: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你讨论单调性不能跑到函数不存在的地方去。

第二步:求函数的导数f'(x)。

第三步:解不等式f'(x) > 0 和 f'(x) < 0。解出来x的范围,就是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单调递减区间。

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函数 f(x) = x³ – 3x。

首先,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实数,也就是(-∞, +∞)。

然后,我们求它的导数:f'(x) = 3x² – 3。

接下来,我们解不等式。

令 f'(x) > 0,也就是 3x² – 3 > 0。解这个不等式得到 x > 1 或 x < -1。所以,函数在(-∞, -1)和(1, +∞)这两个区间上是单调递增的。

令 f'(x) < 0,也就是 3x² – 3 < 0。解出来是 -1 < x < 1。所以,函数在(-1, 1)这个区间上是单调递减的。

你看,用导数是不是比用定义方便多了?我们把函数的“运动轨迹”分析得清清楚楚:从负无穷过来,函数值一直在增加,到了x=-1这个点,开始掉头往下,到了x=1这个点,又开始回头向上,一路高歌猛进。

搞清楚了单调性,找最值就水到渠成了。最值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的,叫极大值和极小值;另一种是“全局”的,叫最大值和最小值。

极大值,就像一个山峰的顶,它比周围的点都高,但不一定是整座山脉的最高峰。极小值就像一个山谷的底,它比周围的点都低,但不一定是整个山脉的最低点。 刚刚我们提到的导数等于0的点,就很有可能是这些极值点。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函数在x=c这个点的导数f'(c) = 0,并且在c的左边导数f'(x) > 0(函数递增),在c的右边导数f'(x) < 0(函数递减),那你想想,函数是不是先上坡再下坡?这样x=c这个点不就是一个“山顶”嘛,f(c)就是一个极大值。 反过来,如果在c的左边导数f'(x) < 0(函数递减),在c的右边导数f'(x) > 0(函数递增),那就是先下坡再上坡,x=c这个点就是一个“谷底”,f(c)就是一个极小值。

我们还是用刚才那个函数 f(x) = x³ – 3x 来分析。

它的导数是 f'(x) = 3x² – 3。令 f'(x) = 0,我们得到 x = -1 和 x = 1。这两个就是可能的极值点。

在x=-1的左边,我们知道函数是递增的(f'(x)>0),在x=-1的右边,函数是递减的(f'(x)<0),所以f(-1) = (-1)³ – 3(-1) = 2 是一个极大值。

在x=1的左边,函数是递减的(f'(x)<0),在x=1的右边,函数是递增的(f'(x)>0),所以f(1) = 1³ – 3(1) = -2 是一个极小值。

但是,极大值不一定是最大值,极小值也不一定是最小值。比如,刚才那个函数,当x越来越大时,f(x)可以无限大,所以它没有最大值。当x越来越小时,f(x)可以无限小,所以它也没有最小值。

那么,什么情况下函数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呢?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如果一个连续函数是在一个闭区间(也就是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区间,比如[a, b])上讨论,那么它在这个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寻找在一个闭区间[a, b]上的连续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方法也很固定:

第一步:找出函数在这个区间(a, b)内部所有导数等于0的点(也就是所有可能的极值点)。

第二步:计算这些极值点对应的函数值。

第三步:再计算区间两个端点a和b对应的函数值,也就是f(a)和f(b)。

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算出来的所有函数值放在一起比较,里面最大的那个就是最大值,最小的那个就是最小值。

为什么要把端点也算上?因为有时候最值就藏在边界上。想象一下你在一段封闭的盘山公路上开车,最高点可能是在某个山顶(极值点),但也可能就是你出发的起点或者将要到达的终点,它们本身就处于整段路的最高或最低海拔。

我们还用 f(x) = x³ – 3x 这个函数,但这次我们把它放在闭区间里讨论。

第一步:我们已经知道,导数f'(x)=0的点是x=1和x=-1。在区间(0, 3)内部,只有一个点x=1。

第二步:计算这个可能的极值点的函数值:f(1) = -2。

第三步:计算两个端点的函数值:f(0) = 0³ – 3(0) = 0;f(3) = 3³ – 3(3) = 27 – 9 = 18。

第四步:比较这三个值:f(1)=-2,f(0)=0,f(3)=18。

很明显,最大值是18,在x=3这个右端点取到。最小值是-2,在x=1这个极小值点取到。

你看,整个逻辑链条非常清晰:从导数的正负,我们能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增减);从单调性的变化,我们能找到函数的极值点(山顶和谷底);最后,通过比较所有极值点和区间端点的值,我们就能在一个给定的闭区间里,准确地锁定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个方法不仅在做数学题时有用,在解决实际问题建模时,也是一个核心的分析工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