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和普通本科,说白了,就是两条不同的路,最后都通向本科学历。但是,这两条路上的风景和规矩,差得还真不是一点半点。
先说明白,普通本科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通过高考,直接考上四年制的本科大学。读完四年,顺利毕业,就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条路最直接,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专升本呢,是给已经读了专科(也就是大专)的学生一个继续学习、拿到本科学历的机会。专科一般是三年制,读完之后,如果你还想接着读本科,就可以参加专门的升学考试。考上了,就再到本科院校里读两年。所以,专升本的学生,通常是读了“3年专科 + 2年本科”。
最核心的区别,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毕业后拿到的证。普通本科毕业,你会拿到两本证书:一本毕业证书,一本学士学位证书。你的毕业证上会清楚地写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专业名称后面可能会标注是“四年制本科”。
专升本的学生毕业时,同样也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一点是国家承认的。但是,毕业证上会有些不一样。上面会明确写上“专科起点本科学习”或者“二年制本科”这样的字样。这个标记,就是为了区分你第一学历是专科,后来才升的本科。学位证倒是看不出太大差别,只要你成绩合格,拿到的学士学位证书和普通本科生的基本一样,不会在上面特意标注“专升本”。
所以,从证书上来看,最大的不同就在毕业证上。这个小小的标注,有时候就会成为一些人心里的一个坎。
接下来说说学习过程。普通本科生,是在一个学校里待上完整的四年。这四年时间,课程设置是连贯的,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一步步深入。你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大学生活,参加社团,建立人脉,整个体验是完整的。老师和同学,也基本都是陪你走完这四年的人。
专升本的学生,体验就完全不同了。你先在专科院校读三年,然后通过一场竞争不小的考试,进入一个全新的本科环境。这意味着你要重新适应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和新的教学节奏。而且,你只有两年时间。这两年里,课程安排会非常紧凑,因为学校要把本科后两年的核心专业课都教给你。所以,专升本学生的学习压力通常会更大一些。他们没有普通本科生那种从大一到大四循序渐进的从容。
而且,你周围的同学背景也很多元。你的同学都是从不同专科学校考过来的,大家的基础水平可能不太一样。这一点有好有坏,好处是你能认识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坏处是学习氛围和整体感可能不如普通本科的班级那么强。
再谈谈社会认可度和就业。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招聘信息里,会有一条“要求全日制本科学历”。普通本科和专升本都属于全日制本科的范畴。但有些要求严格的公司,特别是国企、事业单位或者一些大型私企,在筛选简历时,会关注你的“第一学历”。如果他们发现你的第一学历是专科,即便你后来升了本,也可能会把你排在普通本科生的后面。
这听起来有点不公平,但确实是现实。背后的逻辑是,他们认为高考更能筛选出综合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很多更看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的行业,比如互联网、设计、销售等,公司老板更关心你到底会做什么,能不能给公司带来价值。你的项目经验、作品集、实习经历,这些都比毕业证上的那几个字重要得多。
如果你在专升本之后,继续考研,并且成功上岸,那第一学历是专科这件事的影响就会小很多。因为在那个时候,你的最高学历已经是研究生了,招聘单位会更看重你研究生阶段的学校和研究成果。所以,考研可以说是很多专升本学生提升自己学历含金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选择哪条路,取决于你的起点和目标。如果你高考成绩足够,能直接上一个不错的本科,那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条路最顺畅,社会认可度也最高。
但如果你高考没考好,只上了专科,也不意味着就输了。专升本给了你一个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虽然过程会更辛苦,可能会面对一些不公平的眼光,但只要你目标明确,在这条路上足够努力,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多积累实践经验,你和普通本科生之间的差距完全可以被弥补,甚至超越他们。路是曲折了点,但终点是一样的。关键在于,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你做了什么。

 七点爱学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