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当厨师就是颠大勺,把菜炒熟就行。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要从小学读到大学,厨师这个行业也有一套国家认可的等级系统,叫“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这个系统把厨师从新手到大师分成了五个级别,级别越高,代表着技术越牛,知识面也越广。 这个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他们认可的机构颁发,全国通用,是衡量一个厨师专业水平的尺子。
这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 级别数字越小,等级越高。下面我们就一层一层地聊,看看每个等级的厨师到底是什么水平,又要达到什么要求才能考。
五级/初级工:厨房里的“新兵”
五级,也就是初级中式烹调师,是这个职业的起点。拿到这个证,就意味着你已经正式入了行,不再是完全的门外汉。
想考这个证,条件不算苛刻。一般来说,只要在这个行业里连续工作一两年,或者跟着师傅当学徒期满了,就有资格申报。 它的目的就是给那些刚入行、有一定基础但还没系统学习过的人一个官方认可。
考试主要看两样东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理论部分会考一些最基础的东西,比如各种食材怎么初步处理,厨房安全用电、防火知识,还有最基本的食品卫生要求。 比如,你得知道土豆发芽了不能吃,处理生肉和熟食的案板要分开,这些都是常识,也是底线。
实际操作考核也不会太难,通常是让你做一两道家常菜。考官看的不是你做的菜多有创意,而是你的基本功扎不扎实。比如说,切个土豆丝,是不是粗细均匀?炒个青菜,火候掌握得怎么样,颜色是不是好看?整个操作过程是不是干净利落,符合卫生标准?这些细节才是重点。能拿到五级证书的厨师,基本上可以在餐厅的后厨打打下手,负责洗菜、切菜、备料这些工作,或者在一些快餐店、小饭馆里炒一些简单的菜。
四级/中级工:后厨的“主力军”
如果说五级是新兵,那四级中式烹调师就是厨房里能干活的“老兵”了,是很多餐厅后厨真正的中坚力量。到了这个级别,你就不再是只能打下手的了,而是要能独立负责一部分出品。
考四级的门槛也高了一些。通常有两种路子:一是你已经拿到了五级证书,然后再踏踏实实干上4年;二是你没考过五级,但是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干了6年以上,经验够了,也可以直接申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专业烹饪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毕业时拿到的证书可能就相当于四级水平。
四级的考试内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都比五级复杂一个档次。理论上,除了基础的知识,还会增加一些关于营养搭配、成本核算的内容。 比如,老板让你做一份宫保鸡丁,你不仅要知道怎么做,心里还得大概有数,这盘菜用了多少料,成本是多少。
实际操作的要求就更高了。可能需要你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两道或三道菜,有热菜有凉菜,而且对菜品的“色、香、味、形”都有了明确的要求。 这时候,就不只是把菜炒熟那么简单了,你得考虑味道的主次、颜色的搭配、装盘的美观。比如做一道松鼠鳜鱼,从活鱼宰杀、去骨、改花刀,到油炸定型、浇上糖醋汁,整个流程都得一气呵成,最后上桌的鱼要昂首翘尾,形态漂亮,吃起来外酥里嫩。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厨师,在餐厅里通常可以负责一个灶台,或者专门负责某一类菜品(比如专门做蒸菜或者专门做炒菜)的烹制。
三级/高级工:独当一面的“老师傅”
到了三级,也就是高级中式烹调师,那就称得上一声“师傅”了。他们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往往是一个厨房里某个部门的负责人,比如炒锅主管、砧板主管等。
要考三级,前提是你得有四级证书,并且之后又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至少5年。 或者,如果你是相关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并且有四级证,那工作经验的要求可以缩短到2年。 总之,这个级别非常看重长期的经验积累。
三级的考试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理论考试会涉及到更深的烹饪原理,比如不同油温对食材的影响,各种调味料的化学反应,甚至还会包括一些厨房管理的初步知识。实际操作的考核会更复杂,可能会要求你制作一些工艺菜或者宴席菜。这不光考验你的烹饪技巧,还考验你的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比如,可能会让你设计并制作一道包含了雕刻、摆盘等多种元素的菜品。这个级别的厨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可以在传统菜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良,或者开发一些新菜品。他们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要能指导和培训等级比自己低的厨师。
二级/技师:厨房里的“技术总监”
二级,也就是技师,这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个级别开始,就不再是单纯的“工”,而是“师”了。技师级别的厨师,在整个行业里都算得上是专家了。他们不仅仅是会做菜,更懂得烹饪的艺术和科学。
想成为技师,门槛非常高。你必须先拿到三级(高级工)证书,然后继续工作4年以上。 而且,考试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常规的理论和实操,还增加了一个叫做“综合评审”的环节。
这个综合评审,有点像大学里的论文答辩。你需要提交一份技术总结或者一篇相关的论文,然后现场回答评审专家们的提问。 问题可能涉及你对某个菜系的理解,或者让你分析解决一个厨房里遇到的复杂技术难题。实际操作考核也可能是一些即兴的题目,比如给你一些限定的食材,让你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制作出一桌小型宴席。这考验的是一个厨师的综合能力: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烹饪技艺、创新的思维以及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
能达到二级技师水平的,通常都是大酒店的厨师长或者行政总厨。他们负责的不仅仅是做菜,还包括整个厨房的运营管理、菜单的研发、人员的培训和成本的控制。
一级/高级技师:行业里的“泰山北斗”
一级,也就是高级技师,是中式烹调师这个职业金字塔的顶端。 能拿到这个证书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都是行业里备受尊敬的大师级人物。
申报的条件是,首先你得是二级技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从业4年以上。 这条路没有捷径,全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一级的考核,重点已经不在于某一道菜做得好不好了。它考察的是你对整个中餐文化的理解、你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你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综合评审会变得更加严格,可能需要你阐述自己的烹饪理念,展示自己对菜系发展的贡献,甚至对行业未来的趋势做出判断。他们不仅要能动手,还要能动脑、能教学、能著书立说。
这个级别的大师们,很多都已经不在一线掌勺了。他们更多的是作为餐饮集团的出品总监、顶级烹饪学校的客座教授,或者是国家级烹饪比赛的评委。 他们代表了中式烹调的最高水准,是传承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关键人物。
总的来说,这五个等级构成了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阶梯。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不仅仅是工作年限的增加,更是技能、知识和视野的全方位提升。当然,证书只是对你能力的一个证明,厨房里最终还是靠手艺说话。但是,了解这个体系,可以帮助每一个想在厨师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人,看清自己的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