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p和cry的区别
我们都用“cry”这个词。它很简单,也很直接。小孩子摔倒了会cry,看电影感动了会cry,切洋葱也会cry。基本上,只要眼睛里流出眼泪,都可以用cry来形容。 这是一个通用词,涵盖了从轻微的啜泣到大声的嚎啕大哭。 但“weep”就不一样了。这个词用得少,感觉也更重。
最直接的一个区别是声音。Cry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发声的含义。它的词源和“喊叫”有关。 所以,当你cry的时候,通常会发出声音,可能是抽泣、呜咽,甚至是嚎叫。想想婴儿,他们饿了、困了,都会大声地cry。 这是在寻求关注,表达一种急切的需求。但是weep,更多时候是安静的。 它强调的是流泪这个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出的声音。 一个人可以默默地weep,眼泪不停地流,但整个过程可能是无声的,充满了压抑。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关键区别:情感的深度。Cry可以用在各种情绪上,高兴、悲伤、疼痛、愤怒,都可以。 比如说,你可能会因为一个笑话笑到“cry”,或者因为切洋葱辣眼睛而“cry”。这些情况下,你不会用weep。Weep这个词,几乎只和深度的悲伤、哀痛和巨大的失落感联系在一起。 它是为那些真正沉重的事情准备的。比如,在葬礼上,人们为逝去的亲人weep。 这种悲伤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沉静而持久的痛。所以可以说,weep的情感分量比cry重得多。
我记得有一次,我养了很多年的狗去世了。那天晚上,我没有嚎啕大哭。我只是坐在地板上,眼泪一直流,停不下来。那种感觉不是cry,因为它没有声音,没有那种情绪的爆发。那是一种沉在心底的、安静的悲伤。现在回想起来,用“wept” (weep的过去式) 来描述那个状态,比用“cried”要准确得多。它更能表达出那种无声的、深刻的失落感。
另外,从使用场合来看,weep比cry更正式,也更书面化。 在日常对话中,如果你跟朋友说你昨晚“wept a lot”,对方可能会觉得你有点小题大做,或者是在用一种很文艺腔的方式说话。 通常,我们只会说“I cried a lot”。但在文学作品、诗歌或者庄重的场合,weep就显得很合适。 它能营造一种悲伤、肃穆的氛围。圣经里最短的一句话就是“Jesus wept.”(耶稣哭了)。这句话之所以有力量,部分原因就在于“wept”这个词所承载的深沉的悲悯和哀伤。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cry这个词更侧重于一个过程或者动作,而weep更侧重于一种状态和感觉。 “Have a good cry”(好好哭一场)这个说法很常见,意思是把情绪发泄出来就好了。这里的cry是一个行为。但你不会听到有人说“Have a good weep”。因为weep描述的是一种沉浸在悲伤中的状态,不是一个可以主动完成然后结束的动作。
我们还可以从词语的搭配来看。Cry可以和很多词搭配,比如“cry out in pain”(疼得喊出来),“cry for help”(大声呼救)。 这些都和声音有关。而weep则很少这样用。不过,weep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可以用来形容物体渗出液体,比如墙壁受潮“weeping moisture”(渗出湿气),或者伤口在“weeping”(流脓/渗出液体)。 这个用法其实也和它安静、持续流淌的意象是一致的。
所以,怎么判断什么时候用哪个词呢?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有没有发出很大的声音? 如果有,特别是嚎啕大哭或者喊叫,那肯定是cry。如果过程很安静,主要是默默流泪,那weep更合适。
2. 情绪有多重? 如果是日常的烦恼、暂时的疼痛或者喜悦的泪水,用cry。如果是面对死亡、巨大的损失或深刻的绝望,weep更能传达那种沉重感。
3. 是在写文章还是在聊天? 在日常口语中,用cry几乎总是对的。 在写小说、诗歌或正式的悼词时,可以考虑使用weep来增强情感的深度和严肃性。
简单来说,cry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词,适用范围广,描述的是流泪这个生理现象以及伴随的声音。而weep是一个情感色彩很浓的词,它描述的不仅仅是流泪,更是一种沉浸在深切悲痛中的状态。下次当你想表达“哭”的时候,可以想一想,你是在描述一个动作,还是一种心境。答案不同,选择的词也就不一样。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