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搞不清楚,职中、职高到底算不算高中?答案是:算。但是,它和我们通常说的那种普通高中(普高)又不是一回事。
咱们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初中毕业后进入的阶段叫“高中阶段教育”。这个阶段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教育,就是我们熟悉的普高,主要目标是参加普通高考,上大学。另一类叫中等职业教育,这里面就包括了我们常说的职业高中(职高)、中等专业学校(中专)和技工学校(技校)。所以,从学历层次上讲,职高、中专、技校的毕业证,和普通高中的毕业证是同一个等级的,都属于高中学历。
但是,它们只是在学历等级上相同,里面的内容和未来的路子,差别可就大了。
目标不一样,学的东西就完全不同
最核心的区别,就是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让你考上大学。所以,课程设置就是围绕着高考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是三大主科,再加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几门,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比如3+1+2模式)来学。每一门课都挖得很深,目的就是在高考那张卷子上拿到高分。学校里的一切,从早自习到晚自习,基本上都是为了高考服务的。老师会带着你一遍遍地刷题,研究历年真题,分析考试大纲。
职高就不一样了。它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让你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毕业后能直接找工作;另一方面,也给你提供了继续上大学的可能性。
所以,职高的课程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叫“文化课”,也学语文、数学、外语,但难度和深度通常比普高要低一些,够用就行。另一部分是“专业课”和“实训课”,这是职高的重头戏。你选的什么专业,就要学对应的技术。比如你学的是汽车维修,那就要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路,还要亲自动手去拆装发动机、诊断车辆故障。如果你学的是烹饪,那就要学各种菜系的理论知识,还要每天在实训厨房里颠勺练刀工。这些东西在普通高中是绝对学不到的。
简单说,普高是“学术导向”,奔着研究型、理论型的大学去的。职高是“技能导向”,奔着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目标去的。
升学路径不同,考的卷子也不一样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职高生到底能不能上大学?
能,肯定能。但是,路子和普高生不一样。
普高生上大学,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路,就是参加每年6月份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也就是我们说的普通高考。这张卷子是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所有普高生在一起竞争排名,然后根据分数填报志愿,录取到本科或者专科院校。
职高生上大学的路子要多一些,主要有这几种:
-
参加“职业教育高考”:这是专门为中职学生(包括职高、中专、技校)设置的高考,也叫“春季高考”、“技能高考”或“3+证书”考试(广东的叫法)。 考试内容和普通高考不一样,一般是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文化素质就是前面说的语文、数学、外语那些,但难度会低一些。职业技能则是考你所学专业的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通过这个考试,职高生可以升入本科大学或者高等职业院校(高职,也就是大专)。 能不能上本科,主要看你所在省份的政策以及你自己的分数。有些省份的职教高考,本科招生名额还不少。
-
单独招生(单招):很多高职院校(大专)会有自己的独立招生考试,主要面向中职学生。考试由学校自己组织,难度通常比职教高考还要低一些,通过率比较高。这对于那些文化课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
中高职贯通培养:有些地方实行“3+2”或“五年一贯制”的模式。学生在职高(或中专)读3年,考核合格后,不用参加考试,直接升入对口合作的高职院校再读2年,毕业后拿到大专文凭。
-
参加普通高考:理论上,职高生也可以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是,这条路非常难走。因为职高所学的文化课内容、深度和进度,都远远跟不上普高的节奏。等于是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饭碗,几乎没有胜算。所以,极少有职高生会选择这条路。
所以你看,职高生上大学的路是通的,而且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只是这条路和普高那条路,是两条不同的赛道。
到底该怎么选?
说到底,普高和职高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如果你:
在初中时,文化课成绩就不错,特别是数理化或者文史哲这些基础学科,你学得不吃力,也感兴趣。
你对未来没有特别明确的职业方向,但你喜欢钻研理论知识。
你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的本科大学,以后想从事研究、管理或者其他需要高学历的工作。
那毫无疑问,你应该选择普通高中。
但是,如果你:
初中文化课成绩一般,感觉再往下深究理论知识很吃力,甚至很痛苦。
你对读书、刷题这些事提不起兴趣,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喜欢自己琢磨、修理东西,或者对某个特定领域(比如做饭、画画、编程)有浓厚的兴趣。
你想早点学一门能吃饭的手艺,尽快进入社会工作,或者想通过一条不那么拥挤的赛道去上大学。
那么,选择一所好的职业高中,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可能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孩子,初中时成绩中等偏下,他自己也知道,硬要去挤普高的独木桥,很可能三年后只能考上一个很普通的专科。而且他自己对整天坐着刷题非常反感,但他从小就喜欢摆弄电脑,自己装机、做些简单的编程。后来,他初中毕业就去了一所不错的职高,选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在职高里,他学得如鱼得水,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机房里实践操作。后来他通过职教高考,考上了一所省内的本科大学,继续读的计算机专业。因为有扎实的实践基础,他在大学里也很突出,毕业后顺利找到了一份软件开发的工作。
而他的一些初中同学,当年成绩比他好一点,勉强上了个普高,但高中三年学得非常痛苦,最后高考成绩也不理想,上了一个普通的大专,专业也是随便选的,毕业后找工作反而很迷茫。
这个例子不是说职高一定比普高好,而是想说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比盲目地挤一条道要重要得多。
总的来说,职中和职高确实是高中,是国家承认的高中学历教育。它和普高的关系,不是高低之分,而是类型之分,就像城市里的主干道和高架桥,都能通向目的地,只是路径和风景不同。普高通向的是学术型人才的道路,而职高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我们社会既需要科学家、工程师,也需要高级技术工人、厨师和设计师。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根据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做出选择,才是最理性的。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