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25年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考试时间和科目

很多人一听到“双证在职研究生”,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跟全日制考研有啥不一样?考试时间、考的科目是不是也特殊?

我先说个最关键的事实:现在官方已经没有“在职研究生”这个说法了。我们现在说的双证在职,指的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自从2017年改革之后,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被放在一个系统里招生,执行的是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

简单说,就是报名走同一个网站,考试用同一套卷子(大部分情况),毕业拿到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法律地位和全日制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学习的方式,一个脱产,一个不脱产,毕业证上会注明“非全日制”这几个字。

搞清楚这个大前提,我们再聊2025年的考试时间和科目,就清晰多了。因为它的所有时间节点,都跟着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研”)走。

一、 2025年考试时间线(一个都不能错过的关键节点)

这个时间线是根据往年的规律来的,每年的具体日期会有几天浮动,但月份和流程基本固定。你一定要拿个小本本记下来,或者直接在手机日历上设置提醒。错过一个,就得再等一年。

1. 报名时间:9月和10月

考研报名分两个阶段:预报名和正式报名。

  • 预报名:一般在2024年9月下旬,大概是24号到27号的样子。
    很多人以为预报名是应届生专用的,其实不是。往届生、在职党也可以报。我强烈建议所有人都参加预报名。为什么?因为这等于一次演习。你可以提前把所有信息填好,熟悉整个流程。万一哪个信息填错了,比如毕业证编号、户口所在地什么的,你还有时间去核对、修改。等到10月正式报名人多的时候,网站可能会卡,那时候再发现问题会很麻烦。
  • 正式报名:一般在2024年10月上旬到下旬,比如10月5号到25号。
    这段时间是给所有考生报名的。如果你预报名已经成功提交了,信息确认无误,那就不需要再动了,你的报名已经生效。如果你预报名没参加,或者想换学校、换专业,可以在这个阶段操作。但记住,一个账号只能保留一条最终有效的报名信息。

报名的唯一官方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网址是yz.chsi.com.cn。不要在任何其他地方报名,都是假的。

2. 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11月上旬

报名成功后,不是就完事了。你还需要进行信息确认。以前很多地方要求本人去现场,现在基本都改成网上确认了。

你需要做的就是登录系统,上传你的电子照片(就是准考证上那个)、身份证照片、学历学位证书照片等材料。审核通过后,在线缴纳报名费,这才算真正完成了所有报名手续。这个环节很重要,不确认等于报名无效。

3. 打印准考证:12月中下旬

考前十天左右,你可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己下载PDF格式的准考证。多打印几份,黑白的就行。一份放文具袋,一份放口袋,一份放家里备用。我当年考试的时候,就看到有考生因为找不到准考证在考场门口急哭的。这东西就是你的“门票”,没了它你连考场都进不去。

4. 全国统一初试:2024年12月最后一个周末

这个时间是雷打不动的。一般就是12月21-22号或者22-23号这两天。
* 第一天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 第一天下午(14:00-17:00):外国语
* 第二天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
* 第二天下午(14:00-17:00):业务课二

大部分专业考两天就结束了。有些特殊专业,比如建筑设计,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科目会安排在第三天。

5. 后续流程

  • 查分: 2025年2月中下旬。
  • 国家线公布: 2025年3月中旬。
  • 复试和调剂: 2025年3月底到4月。这是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关键一环。
  • 录取通知书发放: 2025年6月-7月。

二、 考试科目(你到底要准备考什么?)

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科目,根据你报考的专业,主要分成两大类:管理类联考和非管理类。

1. 管理类联考专业

这是在职人士报考的绝对大头,包括:
* 工商管理硕士(MBA)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会计硕士(MPAcc)
* 工程管理硕士(MEM)
* 旅游管理硕士(MTA)
* 图书情报硕士(MLIS)
* 审计硕士(MAud)

如果你报的是上面这些,那么你的初试科目是固定的,只考两门:

  • 科目一: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这门课不考高深的理论,而是考察你的商业思维和逻辑能力。它包括三个部分:

    • 数学: 75分。别怕,不是大学的高等数学。考的是初中和高中(高一)水平的数学,比如排列组合、概率、应用题等。主要是考察你快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逻辑: 60分。给你一段文字或对话,让你判断推理的漏洞或者结论。不需要专业知识,纯粹是考思维的严谨性。
    • 写作: 65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给你一段看似有道理的材料,让你找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另一篇是“论说文”,根据一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 科目二:英语(二)(满分100分)
    是的,你没看错,是英语(二),不是英语(一)。普遍认为,英语(二)的难度比英语(一)要低一些。主要体现在词汇量要求稍低,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更偏向社会经济类,翻译是段落翻译,作文也是图表作文,更实用。

2. 非管理类专业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其他绝大部分专业,比如法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金融等等,都属于非管理类。

它们的初试科目一般是四门:

  • 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全国统考,所有考这类专业的人,卷子都一样。

  • 科目二:外国语(满分100分)
    绝大多数人考的是英语(一)。部分专业也可以选日语、俄语等。英语(一)的难度比英语(二)要大。

  • 科目三:业务课一(满分150分)
    这门课通常是专业基础课,有的是全国统考(比如法硕、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计算机),有的是学校自主命题。比如你考计算机,统考的科目就是“数学一”或“数学二”。

  • 科目四:业务课二(满分150分)
    这门课基本都是学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课。比如你考A大学的法学硕士,业务课二就是A大学自己出的法学综合卷。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
到底考什么,最权威的信息来源只有一个:你想报考的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

你需要去官网上找到“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这两个文件会清清楚楚地写明,你报的那个专业,具体考哪几门课,代码是多少,参考书目是什么。

我见过太多人,自己想当然地去复习,或者听信一些机构的模糊说法。结果到了9月份报名的时候才发现,考试科目跟自己准备的完全不一样。比如,同样是计算机专业,有的学校考统考的408(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有的学校只考数据结构和C语言,完全是自主命题。你不去查,就会浪费大量时间。

所以,确定了想考的学校和专业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官网把这两个文件下载下来,逐字逐句地看。这比你看任何经验贴都有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2025年双证在职研究生的考试时间和科目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