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新建厂房怎么做会计分录

新建厂房的会计分录,核心就两步。但这两步背后,门道可深了。我先直接把最骨干的分录给你,你心里有个底,然后我们再把这骨头上的肉,一点点给它填满,讲透。

核心分录:

  1. 建设期间,花钱的时候: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 其他应付款 等

  2. 厂房完工,可以用了,转为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完事。是不是看起来简单到有点不像话?但魔鬼全在细节里。一个厂房从无到有,那可不是买棵白菜,整个过程跨度长、牵涉的款项五花八门,你要是只知道这两笔分录,保准你做出一锅粥来。

咱们就从那个叫“在建工程”的科目说起。你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临时的“成本收纳筐”。在厂房正式“出生”(也就是转为固定资产)之前,所有为了让它能站起来、能喘气、能干活而花的每一分钱,原则上都得扔进这个筐里。这个筐,就是会计上的“在建工程”科目。

那么,这个筐里到底都能装些什么呢?我给你掰扯掰扯,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砸出去的:

  • 土地的钱(土地使用权):
    这通常是第一笔大钱。你买地或者拿地,付出去的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都不能直接当费用。这块地是厂房的根基啊!所以,这笔钱先记在“无形资产 – 土地使用权”里,然后随着厂房的使用年限,慢慢摊销。注意,是摊销,不是折旧!虽然现在新准则下有些情况可以和房子一起记入固定资产,但实务里,为了清晰,很多人还是习惯分开。地是地,房是房。

  • 建安成本(建筑安装工程款):
    这是大头中的大头。支付给建筑公司的工程款,一期、二期、进度款、结算款……每一次付款,都别犹豫:
    借:在建工程 – 建筑工程
    贷: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 勘察设计费、监理费:
    盖楼前得有图纸吧?得有可行性研究吧?施工过程得有人监督质量吧?这些钱,虽然不像砖头水泥那么“实在”,但没有它们,厂房就是空中楼阁。所以,这些服务费,通通扔进“在建工程”这个筐里。

  • 设备的钱(设备购置款及安装调试费):
    厂房里的大型设备,比如生产线,它跟厂房是“连体婴”。买设备的钱,运费,还有把这堆铁疙瘩安装好、调试到能正常运转所花的人工和费用,都属于让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必要支出。所以,这部分也得进“在建工程”。你可以在“在建工程”下面设个明细,比如“在建工程 – 设备安装”,这样账目更清楚。

现在,来说点有技术含量的,也是新手最容易犯迷糊的地方——资本化的借款利息

你想想,盖一个厂房动辄几千万上亿,公司自有资金不够,大概率得去银行贷款。这笔专门为盖厂房借来的钱,它产生的利息,在厂房建设期间,能直接当成财务费用,影响当期利润吗?

不行!

会计准则说得很明白:为构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在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

说人话就是:这利息是厂房“出生”前的“营养费”,必须算在它的“出生体重”里。所以,在建设期内,你每个月计提的利息,分录是这样的:

借:在建工程 – 借款费用
贷:应付利息 / 银行存款

这个“资本化”不是无限期的。它有明确的开始结束节点。

  • 什么时候开始资本化?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你已经开始为盖厂房花钱了);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银行开始计息了);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项目动工了)。
  • 什么时候停止资本化? 当厂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就得立刻停止。哪怕你贷款还没还完,后面的利息也得老老实实地计入“财务费用”,不能再往厂房成本里塞了。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成本:相关人员的工资

如果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部,里面的工程师、项目经理,他们的工资、奖金、社保,在项目期间,就是为这个厂房服务的。他们的劳动,直接构成了厂房价值的一部分。所以,这部分人力成本,也需要从管理费用或薪酬总额里“剥离”出来,计入“在建工程”。但财务部、行政部这些打酱油的后台人员工资,可不能往里瞎塞。

好了,现在我们那个叫“在建工程”的筐,被塞得满满当当的。砖头水泥、设计图纸、机器设备、银行利息、项目人员工资……全都混在一起。

终于有一天,厂房封顶了,水电接通了,设备调试成功能生产出合格品了,总之,它已经达到了可以“预定可使用状态”。这个时点,至关重要!

“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我要你刻在脑子里的一个词。它不是指所有的收尾工程都干完了,也不是指你拿到了竣工决算书。它是一个事实判断:这个厂房,是不是已经能用来干它该干的活了?

只要达到了这个状态,哪怕你跟施工方的最终结算还没扯清楚,哪怕还有些花花草草没种好,你也必须、立刻、马上,把“在建工程”这个筐里的所有成本,哗啦一下,倒出来,给它一个正式的名分——固定资产

这时候,就用到了我们开头说的第二笔核心分录:

借:固定资产 – XX厂房
贷:在建工程

这笔分录一做,意味着什么?

  1. 这个资产正式“出生”了。它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固定资产卡片)。
  2. 下一个月开始,它就要开始计提折旧了!折旧会进入你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开始影响每个月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转固”时点的判断如此重要。你早转一个月,就早开始折旧,当期利润就难看一点;你晚转,利润表就好看了,但税务局和审计师可能会来找你喝茶,问你是不是在操纵利润。

实务中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厂房都用上了,但工程决算还没出来,最终造价不确定,怎么办?

凉拌?当然不是。会计上有一个很实用的原则:暂估入账

你可以根据合同、预算、已支付款项等,先合理地估算一个价值,进行“暂估转固”。

借:固定资产 – XX厂房(暂估)
贷:在建工程

等未来最终决算价出来了,再把差额调整过来。多退少补。千万不能因为决算没出,就让一个已经轰隆隆在生产的厂房,还在“在建工程”的筐里睡大觉。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最后,厂房建成后,还会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后续支出。比如墙皮掉了一块,你找人刷一下,花了八百块。这个能再计入固定资产吗?不能。这叫“费用化支出”,直接进当期的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但如果你给厂房加盖了一层,或者做了一次能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大技术改造,那这笔大钱,就要进行“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里,因为它提升了资产的价值或功能。

你看,从一个简单的“新建厂房怎么做分录”的问题,牵扯出了成本归集、资本化、转固时点、暂估、后续支出等等一连串的现实问题。会计,从来不是简单地“借借贷贷”,它是在用数字,去精准、真实地描绘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一个厂房的诞生过程,就是一部浓缩的会计实务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新建厂房怎么做会计分录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