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初级职称升中级职称要多少年?呵,这问题,就像问一个老股民“哪只股票明天会涨停”一样,标准答案有,但信了你就输了。
明面上的规定,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本科毕业,拿到初级职称后,一般是四年。硕士毕业,则是两年。博士?博士大佬们一下来可能就直接是中级了,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咱们普通人不聊。
但你真的以为,钟走到那个点,本子一递,红头文件就下来了?太天真了。这四年、两年,它不是一个倒计时,它只是一个 “资格” ,一张允许你进入决赛圈的门票。真正的比赛,从你拿到这张门票那天才刚刚开始。
我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太多了。
我们单位的小李,985硕士,技术能力在我们那批新人里是顶尖的。按规定,两年就能评。他自己也信心满满,觉得板上钉钉。结果呢?第一年,部门名额有限,领导说“年轻人,机会多,让给老同志。” 第二年,他参与了个大项目,累死累活,成果却挂在了项目经理名下,他成了“参与人员”,业绩材料不够亮眼,又黄了。第三年,他学乖了,知道光埋头干活不行,开始琢磨别的道道,可又错过了申报时间。来来回回,一个本该两年就到手的中级职称,他硬是花了快五年才拿到。拿到那天,你看不出他有多高兴,眼神里全是疲惫,像是打完了一场漫长又无聊的战争。
所以你看,那个“年限”只是地基,真正决定你房子能盖多高的,是另外几块料。
第一块,也是最硬的一块,叫 “业绩”。
这玩意儿说起来玄乎,其实特实在。你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给公司带来了多少效益?这些都得是看得见、摸得着、能写在纸上变成铅字的。你默默无闻地优化了一行代码,让服务器效率提升了50%,这很牛,但领导看不见,评审专家看不懂,那就约等于零。你得学会把这50%的提升,包装成一份逻辑清晰、图文并茂、结论震撼的PPT,或者一份详实的“技术改进报告”。你得让外行都觉得“哇,这哥们儿真厉害”。这本身就是一门技术,甚至比你原来那行代码的技术含量还高。很多人,技术上是中级,甚至高级,但在这门“业绩包装学”上,连初级都没入门。
第二块,是很多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心里永远的痛——“论文”和“专利”。
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一个天天在工地上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工程师,或者一个在生产线上调配方的工艺员,为什么非得在核心期刊上发一篇理论文章才能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这简直是让武将去考科举,荒唐。但规则就是规则。于是乎,催生了庞大的论文代写、代发产业链。大家心照不宣,花钱买版面,就为了评职称时档案袋里能多那几页纸。这几页纸,跟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可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它就是那块“敲门砖”,没有它,门都给你焊死。这块料,对很多人来说,不是能力问题,是资源和金钱问题。
第三块,最微妙,也最要命,叫 “人情世故”。
这四个字,比你大学里学的所有专业课加起来都复杂。你的直属领导,他对你的印象怎么样?你有没有“不小心”得罪过部门里某个说话有分量的老前辈?评审会上的那几个专家,你认识吗?哪怕混个脸熟也行啊。有时候,你所有的业绩、论文都准备得天衣无缝,就因为某个环节的“人”没到位,就能把你卡得死死的。这不是说要你去溜须拍马,拉帮结派,但你至少得懂得“做人”。要让大家觉得你这小伙子/小姑娘,不仅活儿干得好,而且懂事、上道、值得被“推一把”。这其中的分寸感,太难拿捏了。做得太露骨,惹人反感;做得太含蓄,等于没做。很多人,就是卡在这一关,年复一年地陪跑。
最后,还有个东西,叫 “运气”,或者说“大环境”。
你能力再强,赶上公司缩编,评职称的名额从十个砍到三个,那你就是那被“优化”掉的七个之一,这跟你的努力没关系,纯粹是命。或者,你所在的部门,本身就是个“死亡之组”,人人都是精英,个个都手握重大项目,“卷” 得飞起。你在这种环境里,想脱颖而出,难度是地狱级的。反之,你要是在一个相对缓和的部门,周围都是“佛系”同事,那你可能很轻松就出线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初级到中级要多少年?
如果你是个天才,业绩爆表,论文信手拈来,情商高到所有人都喜欢你,又正好赶上单位扩张、名额充足,那恭喜你,你就是那个踩着“规定年限”上岸的天选之子。
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变数的范围。普遍来看,在规定的年限上,加个一到三年,是常态。 也就是本科毕业,花个五到七年拿到中级,都算正常。甚至更久,十年八年磨一个中级的大有人在。
这个过程,磨的不仅仅是你的资历,更是你的 “心态”。你会看到不如你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上去了,你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被刷下来,你会无数次地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我的建议是,把职称这事儿,看作一个游戏里的“支线任务”。主线任务永远是提升你自己的真实能力,那种走到哪里都饿不死的硬本事。职称,有,很好,能给你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比如涨点工资,简历上好看点。没有,也别太往心里去,天塌不下来。
别让那本薄薄的证书,定义了你的价值。你的价值,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你创造的效益,是你离开这个平台后,依然能活得很好的底气。
把心态放平,把手里的活儿干漂亮,把该准备的材料用心准备,然后,把剩下的交给时间和命运。别为了那个“中级”的头衔,把自己逼成一个只会抱怨的、面目狰狞的怨妇或莽夫。那样,就算最后拿到了,你也已经输掉了更宝贵的东西。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