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台州的台为啥读一声

台州的台,读一声(tāi)。

不读二声(tái)。

为啥?答案其实特简单,就仨字儿:天台山

台州这个地名,它的根,它的魂,都系在浙江东部那座烟云缭绕、仙气十足的天台(Tiāntāi)山上。自古以来,这座山里的“台”字,就念作一声“tāi”。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朝廷在这片地方设立州府,因为州治所紧挨着天台山,索性就叫了台州。这就像孩子跟爹姓一样,山叫Tiāntāi,城自然就叫Tāizhōu,天经地义,血脉相承。

所以,下次再有人在你面前把台州念成“tái zhōu”,你就可以云淡风轻地、带着一丝本地人才有的优越感告诉他:“朋友,是‘tāi’,天台山的‘tāi’。”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背后的东西可就复杂了,也特别有意思。它就像一个文化密码,一下子就能验出你是不是“自己人”,或者说,你对这片土地的了解,究竟是浮在水面的,还是潜到了水底。

绝大多数人念错,罪魁祸首当然是台湾(Táiwān)。这个名字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台”字,大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就往二声上蹦。平台、站台、舞台、台风……日常生活里,这个读“tái”的“台”简直无处不在,把那个古老而独特的一声“tāi”给挤兑得几乎没了生存空间。

于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在外地,你跟人说你是“Tāizhōu”人,十有八九会得到一个充满困惑的眼神,然后对方会试探性地用二声重复一遍:“哦,‘Tái’州?”每到这时候,我们台州人内心都有一场小小的、哭笑不得的挣扎。纠正吧,显得自己斤斤计较,好像在卖弄什么冷知识;不纠正吧,又觉得自己的家乡被“指鹿为马”,心里那个别扭劲儿,就跟鞋里进了颗不大不小的石子,硌得慌。

可这个“tāi”,偏偏就不能让步。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音节,而是一座山的分量,一段历史的厚度。

你得去看看天台山,才能明白这个读音的执拗。

那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在中国文化版图上,天台山的分量是千钧之重。它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国清寺的晨钟暮鼓,响了一千四百多年,深刻影响了东亚的宗教格局,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它也是道教“十大洞天”里的“第六洞天”,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你琢磨琢磨,一个地方,既是佛家的根本道场,又是道家的神仙洞府,这种“佛道双修”的气质,本身就够传奇了。

然后,你再翻开唐诗。李白这个“旅游博主”界的顶流,做梦都想去的地方是哪?“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放着皇帝的宫殿不住,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天台山跑。还有他的那首《天台晓望》,“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那种雄视东海的气魄,简直扑面而来。后来的诗人们,从孟浩然到杜甫,再到白居易、陆游,谁没给天台山写过几句诗?

可以说,天台山,就是古代文人骚客心中的一个精神坐标,一个可以逃离尘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诗和远方”的终极目的地。

这个“台(tāi)”字,在这里的读音,也有一种特殊的来源。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源于天上的星宿“三台星”。古人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认为天台山“上应台宿”,是天上星宿在人间的投影。所以这个“台”的读音,就取了星宿之名,念“tāi”。这一下子,就让这个地名带上了一种宇宙级的浪漫和神秘感。它不是一个土气的、随便起的名字,而是连接着星辰与大地的。

你说,这样一个充满了宗教、哲学、诗歌和神话色彩的名字,它的读音,能随便跟着“台湾”“台风”走吗?

当然不能。

这个一声的“tāi”,是台州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它像一句方言,一个暗号。当你在异乡,听到一个陌生人字正腔圆地念出“Tāizhōu”,你会立刻感到一种亲切。因为你知道,这个人,他懂。他知道天台山,他可能也知道济公活佛,知道和合二仙,知道这里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知道这里的“老板”满地走,知道这里的海鲜有多生猛,这里的麦饼有多香。

这个读音,也暗合了台州人的某种性格。

台州这个地方,地理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古以来就有点“天高皇帝远”的况味。这里的人,骨子里有种不跟风、不盲从的硬气实在。他们不爱说空话,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温台模式,当年也是在没有理论指导、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靠着一股子“舍得一身剐”的劲头,硬生生闯出来的。

这种性格,投射到读音上,就是一种“我们就是这么念的,自古以来就这么念,管你怎么想”的执拗。外界的潮流再汹涌,“tái”的声浪再大,我们守着我们的“tāi”,守着我们的根。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定力,也是一种身份上的自信。

我甚至觉得,这个发音的过程,本身就很有画面感。读二声“tái”时,舌头要用力上扬,有一种昂扬、外放的感觉,像站在一个高台上演讲。而读一声“tāi”时,声音是平的,沉的,气息是从丹田里稳稳送出来的,有一种内敛、笃定的力量。这不就是台州人吗?外表可能不那么张扬,但内心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规矩,有自己的脾气。

所以,台州的“台”为什么读一声?

往小了说,是因为天台山

往大了说,是因为历史的惯性、文化的积淀,以及一方水土养育出的一方人的独特气质。它是一个小小的语言学问题,但背后牵扯出的,是地理、是历史、是宗教、是文学,最终,是

是一个地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以及,如何在万千声音中,固执地保留着那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声音。

所以下回,当你想起那座东海边的,充满了创造力和人间烟火气的城市,想起那些精明而又豪爽的商人,想起那鲜美的海产和朴实的糯米团。

请轻轻地,清晰地,念出那个一声的“tāi”

这不仅仅是读对一个字,更是对它背后所有故事的,一次小小的致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台州的台为啥读一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