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bitch在美国口语中的含义

说真的,你要是问我 bitch 这个词在美国口语里到底啥意思,我可能得给你写一篇论文。这玩意儿,真不是一个“贱人”或者“婊子”就能简单概括的。它就像个变形金刚,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人嘴里,能变出一百种面孔,有些是青面獠牙,有些,甚至…带着点亲昵和赞许。

刚到美国那会儿,我脑子里对 bitch 的理解,基本就停留在美剧里那种最经典的吵架场景:一个女的,通常是金发大波浪,指着另一个女的鼻子,从牙缝里挤出这个词,眼神里全是淬了毒的刀子。没错,这是它最古老、最核心的含义——一个恶毒的、令人讨厌的、心机深重的女人。这种用法,力度堪比核武器。你说一个女人是 bitch,基本就是全方位的人格否定,把她钉在了“刁蛮、刻薄、自私”的耻辱柱上。你想想《穿普拉达的女王》里的米兰达,在那些被她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员工心里,她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 bitch。这个用法里的 bitch,充满了厌女情结,它暗示一个女人之所以“坏”,是因为她偏离了温柔、顺从的女性模板。

但最有意思的,也最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文化冲击的,是这个词后来经历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大翻身。

不知道你听过 Meredith Brooks 那首九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没有?《Bitch》。歌词简直是独立女性的宣言:“I’m a bitch, I’m a lover, I’m a child, I’m a mother…” 我是个 bitch,也是个爱人、孩子、母亲… 当时我第一次听到,整个人都愣住了。一个女人,怎么能这么理直气壮,甚至有点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个 bitch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这是一种“重夺话语权”的姿态。当社会用 bitch 这个词来打压那些有主见、有野心、不愿做乖乖女的女性时,这些女性干脆就把它接了过来,变成一枚勋章。你说我强硬?不听话?不给你面子?行,那我就是个 bitch,怎么了?在这个语境下,bitch 几乎等同于 a strong woman,一个不惧世俗眼光、敢于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强大女性。当一个男人在商场上雷厉风行,人们叫他 boss;一个女人这么干,背后就有人悄悄骂她是 bitch。所以,当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者打出“I’m with the bitch”的标语时,你就能感受到这个词里那种复杂又充满力量的颠覆感。它是一种反抗,一种“老娘就这样,爱谁谁”的潇洒。

这种颠覆,还渗透到了日常的闺蜜情谊里。

女孩子们之间,尤其是关系铁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那种,bitch 简直就是个爱称。走在路上,一个女孩看到她朋友,可能会大笑着喊:“Hey, bitch!” 这时候,你要是翻译成“嗨,贱人!”,那真是错到离谱。这里的 bitch,更像是中文里的“嘿,你个小妖精!”或者“死鬼”,是一种亲昵的、不设防的招呼。当一个女孩跟闺蜜分享自己干了件特牛逼或者特疯狂的事,闺蜜可能会瞪大眼睛说:“You go, bitch!”(加油,牛逼!)或者“You crazy bitch!”(你这个疯婆子!),脸上全是宠溺和佩服。这种用法,是圈内人的暗号,它建立在一种“我们都理解这个词背后的污名,但我们选择在彼此之间消解它”的默契之上。外人,尤其是男性,冒然使用,那绝对是引火烧身。

当然,bitch 的变形之旅还没结束。它早就突破了性别的界限,成了一个万能的抱怨词和形容词。

你可以说,“Life’s a bitch.”(生活真操蛋。)这里,bitch 跟女性没半毛钱关系,它指代的是一种艰难、不顺、令人抓狂的处境。期末考试难到变态?“That exam was a total bitch.” 堵车堵到天荒地老?“This traffic is a bitch.” 它就是个纯粹的、用来形容“麻烦事儿”的词。

更有意思的是,它还可以反过来用在男性身上,而且侮辱性极强。当一个人说“He’s my bitch”的时候,意思就是“他被我牢牢控制住了,他得听我的”。这里的 bitch,指向的是一种从属的、弱势的地位,是在权力关系中处于下风的人。它剥夺了对方的男子气概。男生之间打闹或者挑衅,也常说“Don’t be a little bitch.”(别跟个娘们儿似的怂。)这几乎是能说出口的最伤人的话之一,因为它直接攻击了对方的“男性尊严”。

从这个词还衍生出了动词和形容词。动词 to bitch (about something),意思就是没完没了地抱怨、发牢骚。比如“Stop bitching about your job.”(别再抱怨你那破工作了。)形容词 bitchy,则用来形容一个人(男女通用)爱挑刺、脾气坏、说话尖酸刻薄。你看,这个词的家族真是人丁兴旺。

然而,说了这么多它千变万化的用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件事:bitch 这个词的根,始终是扎在厌女症的泥土里的。它所有的“翻身”和“挪用”,都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

语境,语境,语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词能不能说,完全取决于谁在说,对谁说,以及在什么情境下说。两个亲密的女性朋友之间可以互称 bitch,但一个男人对着一个他不熟悉的女性,尤其是在争吵中,甩出这个词,那百分之百就是纯粹的、恶毒的人身攻击。它瞬间就会变回那把最原始的、旨在羞辱和伤害女性的武器。它像一个幽灵,无论被包装得多么新潮、多么“赋权”,它那古老的、丑陋的内核,随时都可能破土而出。

所以,这个词在美国口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它是一个恶毒的诅咒,也是一句亲密的昵称;它是一枚独立的勋章,也是一个弱者的标签;它是一种操蛋的生活,也是一种刻薄的态度。它像一条变色龙,随着光线(语境)的变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你永远无法通过查字典来真正“学会”它。你必须潜入生活的激流,去感受它在不同人口中说出时的温度、力度和心跳。它复杂、矛盾、充满陷阱,却又无比真实地反映着这个社会里,关于性别、权力和人际关系的种种纠缠。下次你再听到这个词,别急着下判断。仔细听听,那词背后的旋律,究竟是战歌,是情话,还是咒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bitch在美国口语中的含义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