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air,在英语里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空气”。
对,就是空气。我们赖以生存,每分每秒都在呼吸,却又常常忽略它的那个东西。就这么简单?当然不。如果只是这样,这个词就太无趣了。说真的,英语里很多这种看似最最基础的单词,像水(water),像火(fire),像土(earth),它们的内涵都远远超出了物理世界的范畴。而air,在我看来,尤其如此。
它首先是可感的。清晨拉开窗帘,那种混着青草和湿土味道的新鲜air涌进来,整个肺部都像是被洗涤过一样,那是生命的质感。或者,夏天地铁里那种混杂着汗味、香水味和绝望的浑浊的air,让人只想逃离。风,就是流动的air;声音,是靠air的振动传播。所以,当我们说air的时候,我们说的不仅仅是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我们说的是一种环境,一种包裹着我们的介质。
但真正让air这个词活起来的,是它脱离了物理世界之后的样子。
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气场,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环境之间,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走进一个房间,里面的人明明都没说话,你却能立刻感觉到气氛不对劲。那种尴尬、紧张、或者悲伤,就像实体一样弥漫在空中。英文里会说 “The air was thick with tension”,紧张的空气都变“厚”了,多形象。相反,一个成功的派对,那种欢快、轻松的氛围,也是一种air。这时候,air就约等于我们中文里说的“气场”、“氛围感”。它不再是名词,它是一种感觉,纯粹的感觉。
接着,air还能指一个人的神态、风度、或者说“范儿”。比如,你可以说某人 “has an air of confidence”,意思是她身上有种自信的气质。这种气质不是她穿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而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一种感觉。也可以是 “an air of mystery”(神秘感),“an air of authority”(权威感)。这个用法就特别微妙,它捕捉的是那种非语言性的、整体性的个人特质。一个人的“air”,是他内在世界的外部投射,是他的精神轮廓。
更有意思的是,air还可以当动词用。
一个是“晾晒”、“通风”的意思。把被子拿到外面去 air it out,就是晒被子,让空气流通,带走湿气和味道。这个用法非常直观。但从这个意思延伸出去,就变得非常精彩了——to air something,意思是“公开发表”、“宣扬”。最常见的是 “to air one’s grievances”,把你的不满和抱怨公之于众,到处去说。这就像把房间里发霉的东西拿出来晾晒一样,它把一种私密的、内部的情绪,暴露在了公共的空气之中。还有我们每天看的电视节目、听的广播,它们的“播出”,也叫 air。“The show will air at 8 p.m.”,节目将在八点播出。为什么用air?因为无线电波和电视信号,正是通过“air”(空气)这个介质传播到千家万户的。你看,语言的逻辑多么奇妙,它始终和我们最原始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当然,还有那些已经融入血液的习语。
如果一件事悬而未决,我们会说 “it’s still up in the air”,事情还“在空中”,不上不下,没着落。如果你高兴得不得了,感觉人都轻飘飘的,那简直就是 “walking on air”,在云端漫步。两个人吵架之后,想要打破僵局,冰释前嫌,那个过程就叫做 “clear the air”,把污浊的空气换掉。当一个新来的人或事物给沉闷的环境带来了活力和改变,我们会称之为 “a breath of fresh air”,一股清新的空气。
甚至在音乐里,air也有一席之地。在古典音乐,尤其是在巴洛克时期,一个“air”可以指一段抒情的、优美的旋律,通常是歌曲或歌剧里的咏叹调。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它的英文原名就是 “Air on the G String”。这里的air,就像一段旋律,轻盈地、自由地飘浮在空气中,触动你的灵魂。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air用英语是什么意思?
它是空气,是生命的基础。但它更是氛围、是神韵、是姿态。它可以是公开的表达,也可以是未定的悬念。它可以是极致的喜悦,也可以是音乐的灵魂。
这个词就像空气本身一样。它无处不在,透明无形,你平时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可一旦你开始审视它,你会发现它充满了层次、充满了画面感,充满了人情世故的微妙张力。它从一个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出发,触手几乎伸向了我们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理解了air,你可能就更能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某种“神韵”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