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执业药师考试都需要考什么

很多人一听执业药师考试,就觉得头大,感觉要学的东西又多又杂。其实没那么玄乎,只要把它的结构拆开来看,就清楚了。这考试不是让你成为科学家,而是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能对患者负责的药师。

首先,你得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是考西药的,还是中药的?这个考试分成两大类:药学类和中药学类。你报名的时候就要选好,一旦选了,你考的专业科目就不一样了。这两类都得考四门课,其中有一门是大家都要考的公共课,另外三门是专业课。

我们先说那门公共课,就是《药事管理与法规》。

这门课,很多人觉得就是死记硬背,特别烦。说实话,它确实需要记的东西很多,但千万别把它当成纯粹的背书。这门课是执业药师的“护身符”,也是“紧箍咒”。它告诉你什么事能干,什么事绝对不能碰。比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怎么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这些特殊药品怎么管?开药店需要什么资质?药品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这些不是空话。我见过一个药店,因为把处方药当普通药卖给了顾客,结果顾客吃出了问题,最后被罚款、停业整顿。那个药师就是法规没学好,觉得自己只是卖个药,没意识到这背后是法律责任。所以学法规,是为了保护你自己,也是为了保护你的顾客。你看懂了这些规定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要有处方审核制度,是为了防止用药错误,你再去记条文,就会容易很多。

说完了公共课,我们再分开说专业课。

如果你考的是西药,也就是药学类,那么你要考这三门:
1. 《药学专业知识(一)》
2. 《药学专业知识(二)》
3.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听起来很像绕口令,我们一个个拆开看。

《药学专业知识(一)》,这门课的核心是两块内容:药理学和药剂学。
药理学,简单说就是“这个药进到身体里,干了什么?”。它会告诉你,阿司匹林为什么能退烧镇痛,降压药是怎么把血压降下来的,抗生素是怎么杀死细菌的。这部分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你不懂药理,就没法跟病人解释为什么这个药要饭后吃,那个药吃了会犯困。这部分内容很碎,需要你把不同类型的药,比如心血管的、呼吸系统的、消化系统的,分门别类去记。

药剂学,就是研究怎么把药物原料做成我们平时见到的样子,比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它会解释为什么有的药要做成肠溶片,就是为了保护胃或者让药在肠道里吸收。为什么有的药是缓释片,能一天只吃一次?这些知识直接关系到你指导病人用药。病人问你:“这个胶囊我能拆开吃吗?” 你如果学了药剂学,就能告诉他,如果是缓释胶囊,拆开吃就等于把一天的药量一次性全吃了,很危险。

然后是《药学专业知识(二)》,这门课主要考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
这门课听起来就有点“劝退”,感觉都是化学式。确实,药物化学部分会涉及到很多药的化学结构。但考试不是让你去画结构式,而是让你理解结构和药效的关系。比如,某个结构的改变,会让药物的副作用变小。这能帮你从根上理解为什么不同代的抗生素效果不一样。

药物分析就更实际了,它是教你怎么“检查”药品质量的。这个药的含量够不够?里面有没有有害的杂质?用的方法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保证了我们用的药是安全有效的。考试的时候,它会考你某个药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测定含量,或者某个杂质是怎么产生的。虽然我们平时在药店工作,不用亲自去分析,但了解这些,你对药品的质量会更有概念。

最后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这门课是前面所有知识的“总集成”。它不考单一的知识点,而是考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会给你一个虚拟的场景,比如一个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人来买感冒药,你应该推荐哪种?你需要考虑他本身的基础病,正在吃的药,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门课最能体现一个药师的价值,也是最难准备的。因为它要求你把前面学的药理、药剂、法规全都串起来,灵活运用。准备这门课,光看书没用,要做大量的案例分析题,把自己代入到药师的角色里去思考。

好了,说完西药,我们再来说中药,也就是中药学类。
公共课《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一样的,我们就不重复了。专业课也是三门:
1.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3.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核心是中药学和中药鉴定学。
中药学,就是让你认识各种中药。每味药的来源是什么植物或动物,它的性味归经(比如是寒性还是热性),功效是什么(比如是清热解毒还是补气养血),有什么使用禁忌。这部分内容是中药的基础,量非常大,需要花很多功夫去记。但你可以找规律,比如名字里带“清”字的,大多跟清热有关。

中药鉴定学,是个很“接地气”的学科。它教你怎么辨别药材的真假好坏。比如,正品的菊花和劣质的菊花在外观、气味上有什么区别。考试会给你图片,或者文字描述,让你来判断。这对于保证中药的药效和安全太重要了。你想想,要是把有毒的马兜铃当成广防己用了,是会出人命的。

接下来是《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主要考中药炮制学和中药药剂学。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里非常有特色的东西。为什么有的药要用酒炒,有的要用蜜炙,有的要蒸?炮制可以降低药材的毒性,改变它的药性,或者让有效成分更容易被煮出来。比如生半夏有毒,但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毒性就大大降低了。这门课会告诉你各种炮制方法和目的。

中药药剂学,和西药的药剂学类似,是研究怎么把中药材做成汤剂、丸剂、散剂、膏剂。比如,熬中药为什么要先泡,为什么要“先煎后下”?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最后是《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和西药一样,这也是一门综合应用课。它会考你中医的基本理论,比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还会考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它会给你一个病人的症状描述,比如咳嗽、痰黄、口干,让你判断这是什么证型,应该用哪类中成药。这门课也需要你把前面学的中药知识、炮制知识、法规全都用上,解决实际的中药调剂和用药咨询问题。

总的来说,不管是考西药还是中药,这个考试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先让你学基础理论(药理、药化、中药学),再让你学技术方法(药剂、分析、炮制),然后让你学行为规范(法规),最后把所有东西揉在一起,考你能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药师去面对病人,解决问题。所以复习的时候,不能一门一门地割裂开学,要时刻想着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学起来才更有效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执业药师考试都需要考什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