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聊韵母ai。这个音在中文里很常见,也很好发,嘴巴张大,先发 a 的音,然后滑向 i,连起来就是 ai。挺简单的。但带这个韵母的汉字可就多了去了,而且意思五花八门。
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那几个高频词。
比如“爱”(ài)。这个字谁不认识。爱情、爱人、我爱你。第四声,发音要干脆利落。很多人学中文第一个学会的词就是这个。
然后是“来”(lái)。第二声,音调往上扬。过来、回来、来来往往。这个字用得实在太多了,几乎每天都得说上几十遍。写起来也简单,一个十字架,下面两点。
还有“在”(zài)。第四声。我在家、存在、在不在。表示位置或者状态。这个字有个兄弟叫“再”(zài),也是第四声,发音一模一样。但是意思完全不同,“再”是再一次的意思,比如“再来一个”、“再见”。这是初学者最容易搞混的一对字。我刚学中文那会儿,发短信经常打错,想说“我再看看”,结果打成“我在看看”,对方就觉得很奇怪,语法不通。后来我就记住了一个笨办法:跟时间、次数有关的,就用“再”;跟地点、状态有关的,就用“在”。
说完这几个大明星,我们系统地看一看,按声调来分,这样思路会清晰很多。
第一声 (āi)
发 āi 这个音的字,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特别多,而且很多是叹词或者拟声词。
- 唉 (āi):这个字就是一声叹息。比如你听到一个坏消息,会下意识地“唉”一声。或者“唉,真没办法”。它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伤感的情绪。
- 哀 (āi):这个字就更书面化了,意思是悲伤、悼念。比如“悲哀”、“默哀”。你看它的字形,中间是个“口”,外面是个“衣”的变形,好像是穿着丧服在哭泣。这个字的情感色彩很重。
- 埃 (āi):这个字最常见的用法是组成“埃及”(āi jí)这个国名。还有一个词叫“尘埃”(chén āi),就是灰尘的意思。所以它本身有细小尘土的意思。
第一声的常用字确实不多,基本就这几个。
第二声 (ái)
第二声的字也不算特别多,但有几个很重要。
- 挨 (ái):这个字有两个读音,意思完全不同。读 ái 的时候,是“遭受、忍受”的意思。比如“挨打”、“挨饿”。都是不好的事情。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 āi,这时候是“靠近、紧接着”的意思,比如“挨家挨户地通知”。一个字,两个读音,意思差很远,这是汉字的复杂之处,也是有趣的地方。
- 癌 (ái):这个字没人想看到。癌症的“癌”。你看这个字,病字头“疒”,里面一堆“口”和一个“山”,感觉就像很多不好的东西堆成山一样,让人喘不过气。
第三声 (ǎi)
第三声的字更少了。
- 矮 (ǎi):就是高矮的“矮”。跟“高”是反义词。比如“他个子很矮”。这个字左边是个“矢”,古代指箭,右边是个“委”,有弯曲的意思。可能古人觉得箭杆弯了就短了?这只是我的猜测。
- ǎi:其实还有一些字也可能读这个音,但在普通话里极为少见,或者基本不用了,所以我们记住一个“矮”就足够了。
第四声 (ài)
好了,重点来了。第四声简直是 ai 这个韵母的大本营,常用字非常多。除了我们开头说过的“爱”和“在”,还有一大串。
- 菜 (cài):蔬菜、买菜、点菜。跟吃有关,非常生活化。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采”,表示采摘植物,很形象。
- 卖 (mài):买卖的“卖”。注意,和“买”(mǎi)长得很像,就多了一个“十”字头。一个出,一个入。我以前就记“卖”字出头了,所以是把东西卖出去。这也是个区分它们的好方法。
- 害 (hài):害怕、伤害、害虫。这个字也带有一种负面的感觉。宝盖头下面一个“口”,最下面是个“丰”的变体。
- 概 (gài):大概、概念、一概而论。这个字通常不单独用,都是组成词语。比如“大概需要十分钟”,表示不精确的估计。
- 奈 (nài):无可奈何。这个字也基本活在成语里。单独用的情况很少。
- 快 (kuài):快乐、快点、速度快。这个字大家也熟。
- 块 (kuài):一块钱、一块石头。是个量词。跟“快”同音,打字的时候要看清楚。
- 百 (bǎi):一百、百姓、百年。数字单位。
- 白 (bái):白色、白天、明白。颜色,或者清楚、徒劳的意思。比如“白干了”,就是白白付出了劳动。
- 败 (bài):失败、打败、成败。跟“成功”相对。
- 拜 (bài):拜访、拜年、崇拜。手上提着东西去见人,表示尊敬。
- 采 (cǎi):这个字是多音字,但最常见的读音是三声 cǎi,比如“采花”、“采用”。但它在某些词语里读四声,比如“精神采采”(jīng shén cǎi cǎi),但这个用法现在不常见了。所以我们主要记住 cǎi 这个读音就好。
- 彩 (cǎi):彩色、彩虹。跟颜色有关。
- 踩 (cǎi):用脚踩。足字旁,很明显。踩在脚下。
- 裁 (cái):裁剪、裁员、裁判。用刀把布或纸分开,所以有“分割、判断”的意思。
- 才 (cái):才能、刚才、才华。表示能力,或者刚刚发生。
- 财 (cái):发财、财产。跟钱有关系,所以是贝字旁。古代用贝壳当货币。
- 猜 (cāi):猜一猜、猜测。反犬旁,加上一个“青”。
- 拆 (chāi):拆开、拆迁。用手分开,所以是提手旁。
- 柴 (chái):柴火。烧火用的木头。
- 孩 (hái):孩子。
- 海 (hǎi):大海、海洋。
- 买 (mǎi):买东西。前面提过,和“卖”要分开。
- 埋 (mái):埋起来。用土盖住,所以是土字旁。
- 拍 (pāi):拍照、拍手。用手拍打,提手旁。
- 排 (pái):排队、安排。也是提手旁,表示用手去整理、布置。
- 派 (pài):派对、派出所。
- 帅 (shuài):帅气、元帅。
- 摔 (shuāi):摔倒。用手摔东西,或者自己跌倒。
- 晒 (shài):晒太阳。跟太阳有关,日字旁。
- 代 (dài):代替、时代、现代。
- 带 (dài):带东西、带领。比“代”多了一条“巾”,好像是带着一条带子。
- 待 (dài):等待。还有一个读音是 dāi,意思是“待着”。比如“你在家待着别动”。
- 戴 (dài):戴帽子、戴眼镜。把东西放在头上或脸上。
- 贷 (dài):贷款。跟钱有关,贝字旁。
- 该 (gāi):应该、活该。
- 改 (gǎi):改变、改正。
- 盖 (gài):盖子、盖房子。
- 开 (kāi):开门、开始。
- 凯 (kǎi):凯旋。
- 慨 (kǎi):感慨。
- 台 (tái):平台、台湾、台灯。
- 抬 (tái):抬起来。用手抬,提手旁。
- 太 (tài):太大、太好了。
- 态 (tài):态度、状态。
- 灾 (zāi):灾难。
- 载 (zài):这个字也有两个读音。读 zài 时是“记载”的意思。读 zǎi 时是“一年半载”的“载”,表示年份,或者“载重”,表示承载。
- 摘 (zhāi):摘花、摘要。用手去取,提手旁。
- 宅 (zhái):住宅、宅男。
- 窄 (zhǎi):宽窄的“窄”。
- 债 (zhài):欠债还钱。跟人有关,所以是人字旁。
你看,光是随便列举一下,带 ai 韵母的字就有一大堆,特别是第四声和轻声(很多是第三声变来的)。上面这些还只是常用的一部分。
学习这些字,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到词语和句子里去理解。比如,你记住“买卖”这个词,就能同时记住 mǎi 和 mài 的区别。你记住“等待”和“戴帽子”,就不会混淆 dài 和 dài。
而且,很多字都有自己的偏旁部首,这些部首往往和字的意思有关。比如跟手部动作有关的,很多是提手旁(拍、排、抬、摘、拆);跟钱有关的,很多是贝字旁(财、贷、债);跟语言有关的,是言字旁(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你更快地记住字形和字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