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are英语什么意思

are,它最直接、最偷-懒-的翻译,就是“”。

但如果你真的就这么记下来,那你学英语的路,恐怕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窄得只能容下一只脚的独木桥。因为are这个词,它远不止一个孤零零的“是”字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英语思维模式大门的,有点硌手但又无比重要的钥匙。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最开始,也是最持久的痛,很多都和这个are以及它的兄弟姐妹(am, is)有关。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母语思维里,常常没有它的位置。

你想想,我们怎么说话?
“你很漂亮。”——主语“你”,形容词“漂亮”。中间啥也没有,干净利落。
“他们在吃饭。”——主语“他们”,动词“吃饭”。也行。
“苹果是红色的。”——嗯,这里我们用了“是”。

但到了英语里,一切都变了。
“You are beautiful.”
“They are eating.”
“The apples are red.”

看到了吗?are像个幽灵一样无处不在,而且雷打不动,你敢省略它,整个句子的骨架就塌了,就成了语法错误,成了所谓的“中式英语”。

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脑子里简直一团浆糊。写作文,说句子,总觉得嘴里秃秃的,好像缺了点什么,检查一遍,哦,又是be动词忘了加。这个are,就像一个你总也记不住要带的出门必备品,每次都是到了目的地才一拍大腿,“哎呀,又忘了!”

后来我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are这个词,或者说它所属的be动词家族,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是”字。它在英语里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种“状态的黏合剂”。它负责把主语和它后面的东西(不管是形容词、名词还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动作)牢牢地粘在一起,告诉全世界:“嘿,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确定的关系!”

“You are beautiful.” —— 它粘合的是“你”和“漂亮”这个状态。它在宣告,“漂亮”是“你”此刻的一个属性,一个特征。没有它,“You beautiful”在英语听者耳朵里,就像是两个不相干的词飘在空中,缺乏一个逻辑的支点。

这就是第一个核心,are代表着一种存在状态。中文里,我们用语境和意会去填补这个逻辑空白,我们默认了“你”和“漂亮”之间的关系。但英语不行,英语是一门“形合”的语言,它要求你把逻辑关系明明白白地用语法结构摆在台面上。are就是这个台面。它像建筑里的水泥,把砖块(单词)砌成一堵墙(句子),没有它,就是一堆散乱的砖头。

理解了这一点,你才算摸到了are的脉搏。它不再是一个需要死记硬背的语法规则,而是英语这门语言的底层逻辑。它在说:“别急着做动作,先告诉我,主语‘是’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状态。”

然后,好戏才真正开始。

are的第一个变身,是成为“助动词”,参与构建现在进行时
比如,“You are reading.” (你正在阅读。)
这里的are,它的“是”的意思已经退居二线了,甚至可以说消失了。它不再是主角,而是变成了一个功能性的零件。它和后面的reading(read+ing)手拉手,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时态,告诉我们,这个动作“正在发生”。

这又是一个让初学者头疼的地方。为什么不能直接说“You reading”?中文里“你在看书”不就这么简单吗?
因为英语对“时间”的敏感度极高。一个动作,是经常性的(I read books),还是正在发生的(I am reading a book),必须在动词形式上体现出天壤之别。而are(或am/is)就是那个时间的标记,那个“正在进行”的信号灯。它一亮,所有人都知道,哦,画面是动态的,事情就在眼前发生。没有这个are,时间信息就模糊了。

所以,这里的are,你可以理解为“正在”这个概念的语法载体。它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但它赋予了整个句子一种“即时感”和“画面感”。它让语言从描述事实,变成了直播现场。是不是有点那个意思了?

接着,are还有更绝的戏法——构建被动语态
比如,“The 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 (规则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这句话里,主语是“The rules”(规则),但规则自己能“制定”自己吗?显然不能。它是“制定”的。

这时候,are又一次作为助动词登场了,这次它搭档的不是doing,而是动词的“过去分词”(made)。are + made这个组合,就像一个魔法咒语,瞬间扭转了主语和动词之间的关系。主语从动作的发出者,变成了动作的承受者。

这在表达上,简直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当我们不想说谁做的,或者不知道谁做的,或者想强调那个被影响的对象时,被动语态就派上了大用场。
“The windows are cleaned every week.”(窗户每周都会打扫。)
谁打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窗户的状态——它们是干净的,是被打扫过的。

这里的are,它承载了“”这个概念。它像一个舞台上的追光灯,把光打在了那个默默承受一切的主语身上,而把真正的动作执行者隐藏到了幕后。它赋予了英语一种独特的、可以灵活切换叙事焦点的能力。

所以你再回头看are
当它单独出现,连接名词或形容词时(You are a student. / You are smart.),它是状态的宣告者,是句子的定海神针。
当它和doing形式的动词结合时(You are singing.),它是时间的标记,是“正在进行”的信号旗。
当它和过去分词结合时(You are loved.),它是语态的转换器,是“被”动意义的承载体。

它还是构成疑问句的先锋。
Are you serious?” (你是认真的吗?)
一句话,只要把are甩到句首,陈述句立刻就变成了疑问句,语气、语调、整个句子的氛围都变了。它像一个开关,啪嗒一下,从肯定切换到了疑问。

这么一路看下来,你还会觉得are仅仅是“是”吗?

它根本就是英语语法世界里的一个多面手,一个身兼数职的超级员工。它是构建句子最基础的骨架,是定义时态的关键零件,是转换语态的核心枢码,也是发起疑问的冲锋号

真正理解了are,你才能理解为什么英语句子总得有个动词,即使没有实际动作,也要有个be动词撑场面。它就像是语法的心跳,没有它,句子就是死的。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are,别再把它草草地翻译成“是”就完事了。试着去感受它在不同句子里的角色和能量。去品味它如何把一个人的状态、一个正在发生的动作、一个被动承受的事件给清晰地勾勒出来。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词,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一种要求你时刻注意状态、时间、关系的思维方式。搞懂了它,你的英语世界,才算是真正地,豁然开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are英语什么意思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