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大堆艺考生从专业集训班回来,一脸迷茫。专业考完了,感觉不错,但一看文化课的复习资料,瞬间就懵了。几个月没碰课本,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模拟卷一做,分数惨不忍睹。然后就开始焦虑,不知道从哪下手。
这太正常了。你不是一个人。
首先,你得接受一个事实:你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而普通文化生复习了一整年。想用三个月追上一年的进度,不可能。所以,你的目标不是考清华北大,而是过掉你目标院校的文化课分数线。这个分数线,很多时候并不高。所以,第一步,心态放平,别自己吓自己。我们的策略不是“全部学会”,而是“学会怎么得分”。
行,心态调整好了,下面说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摸底。
别犹豫,别害怕。从抽屉里翻出一套最近的、完整的模拟卷或者高考真题,语数外加文综或理综。找一个没人打扰的下午,严格按照高考时间,从头到到尾做一遍。做完后,别管分数多难看,老老实实对答案,把分数算出来。
这一步的目的不是打击你,而是让你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你到底哪科还行,哪科是重灾区?哪部分知识点你还有印象,哪部分已经完全忘了?把这些都记下来。比如:语文古诗词默写全错,数学集合函数还能做,英语单词忘光了,地理的地球运动忘光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了这张“诊断书”,我们才能开“药方”。
第二步:制定拿分策略,放弃幻想。
这是最核心的一步。艺考生的文化课复习,精髓就两个字:取舍。
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必须用在刀刃上。什么叫刀刃?就是那些投入时间少、见效快、容易得分的模块。
我们分科目说:
语文:这是最好提分的科目。
语文的考试结构很清晰,基础知识、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
你的策略应该是:主攻基础知识和作文。
基础知识,就是那些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还有古诗词默写。这些东西纯靠背。你现在立刻、马上,买一本高考必备的古诗词手册和一本成语手册,每天早上、晚上睡觉前,雷打不动地背。这部分的十几分,是白送的,丢了太可惜。
作文,是拿分大头。你没时间去提升什么文采和思想深度。最稳妥的办法,是准备几个万能模板和万能素材。比如,准备一些关于奋斗、传承、创新、责任的名人例子(屈原、苏轼、钱学森、屠呦呦),把他们的事迹和名言背熟。然后,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看看高分作文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一般都是“引论-分论点1+例子-分论点2+例子-分论点3+例子-结论”这种总分总结构。你把这个结构练熟,考场上无论碰到什么题目,把你的素材往里套就行。保证不了高分,但拿个基础分绰绰有余。
至于现代文阅读,这东西提分慢。我的建议是,把选择题的常见答题套路看一看,主观题就别花太多时间死磕了,性价比不高。
数学:这是让大部分艺考生最头疼的科目。
如果你的数学基础很差,比如模拟考只能考三四十分,那我的建议是:放弃难题,死保基础。
把你的数学课本翻出来,从第一册开始看。只看最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然后,找来近五年的高考卷,只做选择题的前8道,填空题的前3道,以及解答题的第一道。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高考数学卷的难度是阶梯式分布的。前面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比如集合、函数定义域、三角函数、等差等比数列。这些题目只要你把公式背熟,稍微练一下,就能做对。把这部分的分数稳稳拿到手,你就能及格,甚至更高。
至于后面那些解析几何、导数、数列大题,如果你本来就不会,现在就别去碰了。你花一个月也未必能搞懂,考试时还可能因为做不出来而心态崩溃,影响前面的发挥。记住,拿到确定的80分,远比冲刺不确定的120分要明智。
英语:和语文类似,是性价比很高的科目。
英语的核心是单词。你现在立刻下载一个背单词的手机App,设定好高考核心词汇,每天定额完成。吃饭、等车、上厕所,所有碎片时间都用来背单词。单词量上去了,你做阅读、完形填空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然后是作文。和语文一样,背模板。背几个高级句式,比如倒装句、强调句、with复合结构。再准备一些常用的短语和连接词,比如 “As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picture…”, “Last but not least…”。考试的时候,不管题目是什么,把这些高级句式和连接词用进去,卷面保持整洁,分数就不会低。
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在保证单词量的基础上,每天坚持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不用多,关键是做完后要认真分析,把不认识的单词和长难句都搞懂。
文综/理综:
文综(政治、历史、地理)的核心是背诵和框架。
不要一页一页地傻看书。最好的方法是“框架学习法”。以历史为例,把一本书的目录抄下来,这就是主框架。然后,把每个章节的重点事件、人物、时间、意义,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填充到框架里。这样,你的脑子里就有了一张清晰的知识地图。
背书的时候,不要光用眼睛看,要用嘴巴念出来,用手写下来。调动多个感官,记忆效率会高很多。政治要背核心概念和原理,地理要背地图和各种规律。
做题的时候,文综的选择题很重要,一定要多练。主观题则要学会踩点给分,把相关的知识点都写上去,写成1、2、3点,条理清晰,老师才好给分。
理综(物理、化学、生物)对于艺考生来说难度更大。
策略和数学类似:保基础。物理,把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公式、定理背熟,做最简单的计算题。化学,把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基本实验操作记住。生物,主攻遗传和细胞那几章,因为这部分背了就能拿分。同样,放弃所有难题。
第三步:严格执行,回归课本。
计划制定好了,剩下的就是执行。
你需要一张时间表,把每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都规划好。比如早上7点到8点背语文英语,上午三个小时攻克数学,下午三个小时做文综/理综,晚饭后用来做卷子和整理错题。把文化课复习当成你之前专业集训一样,严格、规律、高强度。
复习资料不要贪多。很多学生喜欢买一大堆花里胡哨的辅导书,结果一本都没看完。现阶段,最有用的资料只有两样:课本和历年真题。
回归课本。因为高考70%都是基础题,而所有基础都源于课本。把课本上的例题、课后习题都仔仔细细做一遍,比你刷一百道难题都有用。
刷真题。做真题能让你了解高考的出题风格、难度分布和常考知识点。做完一套卷子,最重要的事情是分析错题。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所有做错的题目抄下来,旁边写上正确的解法和自己当时错误的原因。考前翻一翻错题本,效果拔群。
关于补习班。
如果你自制力很差,或者基础实在太弱,可以考虑报一个专门针对艺考生的文化课冲刺班。这种班的好处是老师有经验,他们知道艺考生的痛点,讲课会更有针对性,帮你划重点,放弃难点。而且,一群人在一起学,有个氛围,能让你不那么容易懈怠。但报班之前一定要去试听,看看老师的讲课风格你是否能接受。如果选择一对一,一定要找带过艺考生的老师,普通的高中老师可能不了解你们的特殊需求。
最后,别想太多,就是干。
艺考生最后这三个月,拼的就是心态和执行力。你已经闯过了最苦的专业集训,文化课这道坎,只要用对方法,咬咬牙,肯定能过去。别在患得患失中浪费时间,从今天开始,就按照上面的方法,一步一步做。把手机放远一点,把无效社交推掉,就这三个月,全力以赴。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