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返工和返修混为一谈,觉得不都是把坏的东西搞好吗?其实差得远了。在工厂里,这两个词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成本计算和客户关系。你要是管理者,搞不清这个,账会算不明白,质量体系也会出问题。
咱们先说返工。返工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把不合格的产品,通过一些工序,让它完全达到原定的技术标准和图纸要求。关键词是“完全达到原定标准”。说白了,就是把它做成一个合格品,跟第一次就做好的产品一模一样,放在一起你根本分不出来。
举个例子。我们车间生产一批金属零件,要求钻一个直径10毫米的孔。结果有批零件,工人操作失误,只钻了9.5毫米。这个孔小了,不合格。怎么办?返工。我们把这批零件重新夹到钻床上,用10毫米的钻头再扩一遍孔。扩完孔,检查一下,尺寸、光洁度都达标了。好了,这个零件现在就是个合格品了。它被放回合格品区,跟着大部队一起出货。客户收到后,根本不知道它经历过返工。这就是返工,它的目标是“纠正”,让产品回到正轨。
返工的管理重点是什么?
第一,要有明确的作业指导书。不是说随便谁都能拿去返工。怎么返、用什么工具、返完要检查哪些项目,这些都得写清楚。否则,返工可能会造成新的缺陷,比如孔扩大了但位置偏了。
第二,成本要算清楚。返工不是免费的。多用了一次设备、多花了一个工人的时间,这些都是成本。这些成本要计入生产成本里,而不是算作废品损失。这会直接影响你的产品毛利。很多老板看到利润低了,查半天查不出来,问题可能就出在大量的隐形返工成本上。
第三,返工品要不要标识?理论上,如果返工后产品和正常品毫无差异,可以不特殊标识。但为了内部追溯,很多公司会要求在生产记录里写一笔,比如这批货里有20件是返工过的。这样万一以后出了问题,我们能追查到是不是返工环节导致的。
接下来说返修。返修就不一样了。返修是把不合格品修复到能用,但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原始的技术要求。它的关键词是“可用,但不完美”。返修后的产品,它和合格品是有区别的,通常是肉眼可见或者性能上有细微差异的。
还是用刚才那个钻孔的例子。假如工人手一抖,把10毫米的孔钻成了11毫米。这下麻烦了,孔大了,补不回去了。怎么办?直接报废太可惜。这时候,如果客户同意,或者这个零件是用在不那么关键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返修。比如,在孔里加一个衬套,把内径变回到10毫米。
你看,加了衬套的零件,虽然孔径对了,能用了,但它和原来设计的零件在结构上已经不一样了。它的强度、耐用性可能都会有变化。这个产品就不能当做合格品卖给客户。这就是返修,它的目标是“挽救”,让产品能被接受,而不是追求完美。
返修的管理重点就更复杂了。
第一,必须得到授权,尤其是客户的授权。你不能自作主张把一个返修品发给客户,还按原价收钱。这是欺诈。通常,我们会出一个“偏离许可”或者“特采申请”,写清楚问题是什么,我们打算怎么修,修复后性能有什么变化,然后发给客户签字确认。客户同意了,你才能修。很多时候,返修品都是降价处理的。
第二,返修品必须有唯一的、清晰的标识。从头到尾,这个零件的标签上就要写着“返修品”,或者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绝对不能和合格品混在一起。否则,一旦混入生产线,装到了关键部位,后果不堪设想。比如一个航空发动机零件,你敢用返修品吗?
第三,返修的记录要极其详细。谁修的、怎么修的、用了什么材料、修完后做了哪些测试、测试结果是什么,所有这些都要记下来,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跟着这个零件走。这是为了以后出了问题,能追溯到责任和原因。
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异同点就很清楚了。
相同点:
1. 起因相同。都是因为产品出现了不合格,才需要采取措施。它们都是质量管理中“不合格品处置”的一部分。
2. 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损失。无论是返工还是返修,都是为了避免直接报废,尽可能挽回一些成本。
3. 都需要额外的成本。都要花人工、花时间、耗费资源。所以,最好的质量管理,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让返工和返修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不同点:
1. 最终结果和标准不同。这是最核心的区别。返工的目标是100%符合原标准,产品“官复原职”。返修的目标是“能用就行”,产品是“戴罪立功”,它的身份变了。
2. 流程和授权不同。返工通常是内部流程,有标准作业程序就行。返修往往需要外部(客户)或更高层级的授权,因为它改变了产品的状态。
3. 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不同。返工品在理论上可以混入正常品流转(虽然不推荐),但返修品必须被隔离,并用醒目的方式标识出来,严格管理。它的可追追溯性要求是最高的。
4. 对客户关系的影响不同。返工是内部消化的问题,客户无感。返修则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接受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客户投诉,影响信任。
在实际工作中,分清这两者至关重要。我见过一个做机柜的工厂,一批机柜门上的喷漆有色差,不符合色卡标准。老板大手一挥,让工人重新打磨、重新喷漆。这就是返工。处理完后,这批机柜和正常的没两样,直接出货。
后来,又有另一批机柜,在运输中门板被撞了一个小凹坑。这个凹坑没法通过重新喷漆解决。他们就钣金敲平,然后用腻子填补,最后再打磨喷漆。从远处看没问题,但你走近了仔细看,或者用手摸,还是能感觉到那块区域不平整。这就是返修。这批机柜最后只能降价卖给一个要求不高的客户,并且在合同里写明了瑕疵情况。
所以,别再把返工和返修叫混了。一个是在内部“把错误抹掉”,另一个是“带着伤疤继续服役”。作为管理者,你得清楚地知道,你的团队现在处理的是哪一种情况。这决定了你的处理流程、成本核算、人员授权以及你该如何跟你的客户沟通。搞错了,轻则亏钱,重则失去客户。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