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超市,说难不难,但想管好,挣到钱,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咱们今天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就说点实在的,能直接上手用的技巧。
一、货品管理:别让货把你的钱“压死”
超市就是靠卖货赚钱,所以商品管理是头等大事。 货管不好,要么就是顾客想买的没货,要么就是一堆东西卖不出去,最后都砸在手里。
1. 学会看数据,而不是凭感觉进货。
现在收银系统都很智能,后台数据能告诉你什么东西卖得快,什么东西是“滞销品”。 那个“80/20法则”在超市里特别准,意思是80%的销售额是靠20%的商品带来的。 你得把这些“明星产品”找出来,保证它们永远有货。 至于那些一个月也卖不掉几件的,就别占着库存和资金了,该淘汰就淘汰。
具体操作:
定期分析: 每周或者每月导出一次销售报表,看看哪些是A类(畅销)、B类(平销)、C类(滞销)商品。
区别对待: A类商品要重点保证库存,甚至可以和供应商谈个好价格。C类商品赶紧打折清掉,以后就别进了。
2. 货架陈列是个技术活。
别小看东西怎么摆。摆得好,顾客不知不觉就多买了。
黄金位置: 和人视线平行的那几层货架是“黄金陈列位”,要把利润高或者卖得最火的商品放在这里。
关联陈列: 啤酒旁边放花生米,牙膏旁边放牙刷,让顾客能“顺手”多拿一样。
前进陈列: 新到的货往后放,把旧一点的往前推。这能保证商品在保质期内被卖掉,特别是对食品、饮料这类商品。
3. 库存管理要精细。
仓库里堆的不是货,是你的钱。高效的库存管理能帮你省下不少成本。 现在很多智能系统都能帮忙,可以实时监控库存,甚至自动预警、自动补货,能大大减少人工错误。 别让畅销品断货,也别让卖不动的商品堆积如山。
二、员工管理:让员工帮你留住顾客
员工是超市的脸面,他们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顾客会不会再来。
培训得到位: 不光要教他们怎么用收银机,还要教他们怎么跟顾客说话。一个微笑、一句“欢迎光临”其实很重要。 员工最好能熟悉商品位置,顾客问起来能马上指出来,这会给顾客很好的体验。
合理排班: 用销售数据分析出每天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在忙的时候多安排人手,闲的时候就少安排点,避免顾客排长队,也避免员工闲着没事干。
统一着装: 给员工统一的着装,比如一件印着超市Logo的马甲,这样顾客有需要时,一眼就能找到可以求助的人。
三、顾客服务与营销:让顾客愿意反复来
把顾客吸引来,再让他们变成回头客,这才是生意的长久之道。
1. 价格和促销,简单直接最有效。
临界价格: 标价9.9元就是比10元看起来便宜,19.8元也比20元更有吸引力。这是利用人的视觉错觉。
限时折扣: “今天全场8折”或者“下午3点到5点,水果5折”,这种“过期不候”的感觉能刺激顾客马上下单。
组合销售: 把相关的商品捆绑在一起卖,给个优惠价。比如牛奶和麦片打包卖,顾客觉得划算,你也提高了客单价。
发优惠券: 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优惠券都是吸引顾客回头的有效方法。
2. 会员制是留住老顾客的好办法。
办会员卡,积分换购或者享受会员价,这都是很经典的玩法,但依然好用。 忠诚度计划能让你和顾客建立更长久的关系。 你可以通过会员消费数据,了解他们的喜好,然后给他们发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的专属优惠。
3. 线上营销也不能少。
社交媒体: 可以在微信、Instagram上建个账号,发发新到货品、促销信息的高清图片和视频。 比如今天到了新鲜的草莓,拍个诱人的短视频,配上文字“刚到的新鲜草莓,会员价xx元一斤”,效果肯定不错。
本地推广: 确保你的超市能在地图上被搜到,并且地址、营业时间都是对的。 也可以考虑在本地社区或者针对附近的用户投放点小广告。
4. 创造好的购物体验。
除了商品和价格,顾客在店里的感受也很重要。
店内环境: 保持店铺干净整洁,灯光明亮,货架摆放整齐。
互动体验: 比如在水果区提供一小块西瓜让顾客品尝,或者举办一些小活动,像周末的烹饪演示。 这些都能增加购物的趣味性,让顾客更愿意来店里逛。
减少排队时间: 没人喜欢排长队结账。优化收银流程,或者在高峰期多开几个收银台,都能大大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管理超市是个细致活,从进货、摆货,到管人、吸引顾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严格执行,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

 七点爱学
七点爱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