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搞不清楚中级工程师到底是个啥。它不是你在公司内部的职位,比如高级软件工程师或者技术经理。它是一个国家承认的“职称”,全称是“工程师”。这东西在国企、事业单位或者一些传统行业里很有用,关系到你的户口、补贴,甚至是退休金。在互联网公司,可能没那么多人提,但多一个认证总没坏处。
想评中级工程师,首先得看自己够不够格。这事儿有硬性规定,不是你想报就能报。
最基本的两条是学历和工作年限。规定通常是这样的:
* 博士毕业,直接就可以认定为中级。
* 硕士毕业,再干2到3年技术岗。
* 本科毕业,再干4到5年技术岗。
* 大专毕业,再干6到7年技术岗。
注意,这个年限是从你毕业拿到学位证那天开始算的,而且必须是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比如你是学计算机的,毕业后去做了销售,那几年的销售经验不算。而且,这个标准每个地方的人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能会有微调,具体要看你所在省市的官方通知。每年都会发一个评审通知,上网搜一下“XX省 工程师职称评审通知”就能找到。
搞清楚自己有资格了,下一步就是准备材料。这才是整个过程里最花时间、最折磨人的部分。我敢说,90%的人放弃就是因为材料太烦了。
材料主要分几大块:基础信息、业绩、论文、继续教育。
第一,基础信息。
这个简单,就是你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劳动合同之类的复印件。按要求复印、盖章就行了。有些地方会要求你填一堆表格,如实填写,别出错。
第二,业绩材料。
这是核心,也是评审专家最看重的东西。他们怎么判断你是不是具备工程师的能力?就看你过去干了些啥。你不能光说“我参与了XX项目”,得拿出证据。
什么是证据?
* 项目证明材料: 比如项目的立项报告、验收报告、技术方案。上面最好有你的名字。如果没有你的名字,那就需要公司出具一份证明,说你在这个项目里担任了什么角色,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盖上公章。
* 技术成果: 比如你申请了专利,拿到了软件著作权,或者在公司内部获得了技术创新奖。这些都是加分项。
* 工作总结: 你需要写一份详细的技术工作总结。别写成流水账。要把你这几年干过的主要项目挑3到5个出来,一个一个地写清楚。怎么写?就按这个结构来:项目背景是什么,技术难点在哪里,你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取得了什么效果(比如效率提升了多少,成本降低了多少)。写得越具体、越实在越好。别吹牛,因为答辩的时候专家会揪着你写的东西问。
我当年评的时候,就把我负责的一个系统优化项目写得特别细。我画了优化前的架构图和优化后的架构图,用数据对比了响应时间、服务器负载的变化。这种有图有数据的材料,比你写一堆空话管用得多。
第三,论文。
这是另一个大头疼。大部分地区都要求你至少有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记住,是“公开发表”,不是你自己写个Word文档就行。
你要把论文投到正规的期刊上。怎么判断期刊是不是正规的?去知网、万方这些数据库查,能查到的基本都问题不大。千万别信路边那些“包发表”的小广告,很多都是假刊、套刊,评职称不认,白花钱。
论文写什么?就写你工作里解决的某个具体技术问题。比如你是个程序员,可以写你是如何优化一个算法,或者如何应用某个新技术解决业务难题的。论文不需要多高深,关键是逻辑清晰,能说明白一个问题就行。结构一般就是:摘要、关键词、引言(问题背景)、现状分析、你的解决方案、实验或应用效果、结论。
这事儿一定要提早准备。从你写稿、投稿、审稿到最后发表,顺利的话也要半年,不顺利拖一年也正常。很多人都是临到要报了,才发现没论文,那就晚了。
第四,继续教育学时。
这个相对简单,就是个流程。很多省市都有一个官方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你需要在上面修满规定的学时,一般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就是在线看看视频,做做题,修满学时后会给你一个合格证明,打印下来就行。这事儿不难,但别忘了。
所有材料都准备齐了,就到了提交和评审环节。
你把一堆厚厚的材料按照官方要求的顺序整理好,装订成册,交到指定的地方(通常是人社局或者他们指定的代理机构)。然后就是等。
评审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材料会先被送到一个评委会,由一堆行业专家组成。他们会先书面审查你的材料。如果材料没问题,就会通知你参加答辩。
答辩是最后一步。
别紧张,答辩没那么吓人。一般是三五个专家坐你对面,让你先用5分钟左右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业绩。然后他们会根据你提交的材料,特别是业绩和论文,提几个问题。
他们想知道什么?
1. 你材料里写的东西是不是你亲手做的。
2. 你对自己做过的项目,技术细节是不是真的懂。
所以,答辩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的材料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每个项目的细节都回忆清楚。专家可能会问:“你这个项目里,为什么选择用技术A而不是技术B?” 你得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回答问题要诚实,懂就是懂,不懂可以说“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有深入考虑,但我认为……”,千万别瞎编。
答辩完,回家等结果就行了。整个流程走下来,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一年多。
总结一下整个路径就是:确认资格 -> 准备材料(业绩、论文、继续教育)-> 提交 -> 答辩 -> 等结果。
最大的敌人是拖延。这事儿看着不急,但论文和业绩都需要长时间积累。如果你觉得自己几年后可能需要这个职称,最好现在就开始规划。先去把继续教育的学时修了,然后开始构思论文,平时工作里的项目材料注意归档整理。这样,等到机会来了,你才能拿得出手。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