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高中选理科有哪些科目

选了理科,基本上就是跟这几个老朋友打交道了:物理、化学、生物。当然,还有一个大 Boss 级别的存在,数学。虽然数学不算在“理综”里,但它是一切理科的基础,尤其是物理。所以,我们得把数学也算进来。

我们先一个一个说。

物理 (Physics)

物理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研究世界为啥是这样运转的。小到原子,大到宇宙,都是它管的。它讲究逻辑,讲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一步一步推导出结论。所以学物理,光靠背是不行的,你得真正理解。

高中物理主要学两大块:力学和电磁学。力学就是牛顿那套东西,什么受力分析、动能、势能、动量。你得画图,分析一个东西被几个力推着拉着,然后它会怎么动。这部分非常考验你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很多人一开始学物理觉得难,就是卡在受力分析上。一个斜面上的小滑块,一下子要考虑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还得把力分解到坐标轴上,脑子转不过来就懵了。

电磁学就更抽象了。电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全靠想象和公式。什么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很多人转着手就晕了。但一旦你理解了,会觉得特别有意思。比如,你明白了电磁感应,就懂了发电机是怎么工作的。

学好物理需要什么?第一,数学。你的函数、方程、向量知识不过关,物理肯定学不好。物理题最后都是在解数学方程。第二,逻辑。你得能跟着线索一步步往下推,不能跳步。第三,一点空间想象力。

选了物理,以后能干啥?路子非常宽。几乎所有的工科专业,比如计算机、电子工程、机械、土木、航空航天,都要求你必须学物理。物理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可以说,选了物理,就等于拿到了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入场券。

化学 (Chemistry)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简单说,就是研究东西是怎么变成另外一个东西的。相对于物理的纯逻辑推导,化学需要记的东西更多。

元素周期表你得背吧?各种化学反应方程式你得记吧?有机化学里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各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这些都是硬性规定,没什么道理可讲,就是得记住。我当年学化学,最头疼的就是记各种有机反应的条件,什么加热、催化剂、光照,少一个字都不行。

但是,化学也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它也有自己的逻辑。比如,你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推断出它的性质。你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很多复杂的方程式就能自己配平了。化学实验也很有趣,看着不同颜色的液体倒在一起,发生沉淀或者变色,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学好化学需要什么?第一,记性要好。这是基础,没得商量。第二,要细心。化学里有很多细节,比如单位、反应条件、物质状态,一点差错结果就完全不同。第三,要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才能记得牢、用得活。

选了化学,以后能干啥?材料科学、制药、化学工程、食品科学、环境科学这些专业,都跟化学直接相关。想当医生,学临床医学,很多学校也要求必须选化学,因为人体就是个巨大的化工厂。

生物 (Biology)

生物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它跟我们自身关系最密切,所以学起来感觉会亲切一些。它不像物理那么抽象,也不像化学有那么多复杂的计算。

高中生物主要学细胞、遗传、进化、稳态和生态这些东西。你会知道细胞里面有哪些零件,它们是怎么配合工作的;你会明白父母的性状是怎么遗传给你的,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怎么回事;你还会学到人体是怎么维持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的,以及一个生态系统是怎么运转的。

生物和化学一样,也需要大量的记忆。各种细胞器的名字和功能,新陈代谢的各个环节,各种激素的作用,这些都得背。但是,生物更强调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你要理解各个部分是怎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一个生命系统的稳定。比如,学到内分泌调节,你要知道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是怎么层层控制的,形成一个反馈回路。

学好生物需要什么?第一,还是记性。生物的名词特别多,还很长,记不住就没法往下学。第二,系统性思维。要能把知识点连起来看,看到一个系统里的相互作用。第三,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如果你对花鸟鱼虫、对自己身体的奥秘感兴趣,学起来会更有动力。

选了生物,以后能干啥?最直接的就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医学、农学、林学这些专业。现在生命科学是个热门领域,前景很好。

新高考模式下的选择

现在很多地方搞“3-1-2”新高考,情况就更复杂了。

“3”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是必考的。
“1”是从物理和历史里二选一。想走理科路线,你必须选物理。选了历史,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就跟你无缘了。
“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里再选两个。

这就产生了不同的理科组合,最主流的是这几种:

  1. 物化生 (物理+化学+生物):这是最传统的理科组合,被称为“纯理科”。它的优势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几乎所有理工农医类的专业你都能报。清华、北大那些顶尖的工科和医科专业,很多都要求你必须是这个组合。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学习难度最大,要记要算的东西最多,三门课凑在一起,学习压力会很大。适合那种学有余力、目标顶尖大学的学霸。

  2. 物化地 (物理+化学+地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组合。物理和化学保证了你可以报考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地理这个学科,一半是理科(自然地理),一半是文科(人文地理),思维方式很多元。它的记忆量比生物少一些,理解性的内容更多,学起来可能比生物轻松一点。这个组合报考像地质、测绘、城乡规划、水利工程这类专业会很有优势。

  3. 物生地 (物理+生物+地理):这个组合也挺受欢迎。物理保证了工科的基本盘,生物和地理的组合很适合报考农学、林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等专业。相比化学,生物和地理的计算量要小很多,对于那些计算能力偏弱、但记忆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底该怎么选?

给你几个实在的建议:

第一,先看你的分数和强项。别跟自己过不去。你数学和逻辑思维就是不行,每次物理考试都头疼,那就不要硬选物理。你记性特别差,看见大段文字就烦,那选生物和化学之前就要想清楚。选择,首先要建立在你的能力基础上。

第二,查大学的专业要求。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别凭感觉,也别光听老师和学长学姐说。自己动手,去你想考的大学的招生网站上,或者去你们省的教育考试院网站,找到最新的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把你想学的几个专业都列出来,看看它们都要求哪些科目。比如,你想学临床医学,你一查就会发现,全国顶尖的医学院几乎都要求“物理+化学”。那你就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学物化生。这个信息是最硬的指标,比任何人的建议都重要。

第三,考虑你的兴趣,但别把兴趣当成唯一标准。高中的兴趣可能很表面。你可能只是喜欢某个老师,所以喜欢某一科。你要问问自己,你是真的对这个学科背后的原理感兴趣,还是只是觉得它目前学起来比较轻松?兴趣可以作为加分项,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

最后,别把选择看得太重,好像一步走错就全完了。其实各个组合之间都有相通之处,大学里很多知识也是重新学的。关键是选择一个你相对擅长、学起来不那么痛苦、又能满足你未来专业方向的组合,然后踏踏实实学下去。这比什么都重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高中选理科有哪些科目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