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但又没那么简单。
简单的地方在于,国考的时间非常稳定,就像个守时的老朋友。复杂的地方在于,官方在发布公告前,谁也给不了你一个精确到“某月某日某时”的答案。
但我们可以根据过去几年的规律,把时间锁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这比干等着要靠谱得多。
我们先来看数据,这是最硬的东西。
– 24年国考(2023年考):报名时间是2023年10月15日到10月24日。
– 23年国考(2022年考):报名时间是2022年10月25日到11月3日。
– 22年国考(2021年考):报名时间是2021年10月15日到10月24日。
– 21年国考(2020年考):报名时间是2020年10月15日到10月24日。
你看,规律是不是很明显?除了23年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稍微推迟了一点,其他年份的报名时间几乎都精准地卡在了10月中旬。具体来说,就是10月15号前后。
所以,对于25年国考,也就是2024年下半年这次考试,你可以把心理预期时间设定在2024年10月中旬。公告很可能会在10月14日或者15日这两天发布,然后立刻开启报名通道。
这个预测的准确率,我觉得至少有95%。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整个国考的流程是环环相扣的。报名时间定了,笔试时间也就基本定了。国考笔试通常安排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或者12月的第一个周末。从报名结束到笔试,中间要留出资格审查、报名确认、缴费、打印准考证等一系列流程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这个时间表已经运行很多年了,很成熟,没有特殊原因不会轻易改动。
知道了大概时间,接下来的问题更重要:你应该做什么?
千万别只是收藏了这篇文章,然后就继续刷手机等公告。聪明人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因为报名时间只有短短的10天,如果你等到公告出来再手忙脚乱地去找职位、研究政策,大概率会做出一个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我给你一个现在就能操作的行动指南,这都是我以前自己考或者指导别人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一步:立刻去下载24年的国考职位表。
去哪里下?官方网站——“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找到“招考专题”栏目,里面有历年的所有公告和职位表。不要去那些培训机构的网站下,他们可能会加自己的水印或者修改格式。我们要用就用最原始、最官方的版本。
为什么要看去年的职位表?因为每年的职位设置有很强的延续性。你学的专业、你的学历、你的政治面貌,能报的岗位类型,去年和今年不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去年的表,你可以提前知道自己大概有哪些选择。
拿到表之后,别光看,要用Excel打开,然后用“筛选”功能。这是个核心技能。
1. 专业筛选:在“专业”那一列,输入你的专业名称,看看有哪些岗位要求。注意,很多岗位要求的是专业大类,比如“经济学类”、“法学类”、“计算机类”。你要去查一下你的具体专业属于哪个大类。这个信息在网上都能搜到,教育部有官方的专业目录。
2. 学历筛选:筛选你的学历,比如“本科及以上”或者“仅限硕士研究生”。
3. 其他条件筛选:比如政治面貌(是否要求党员)、基层工作经历(很多好岗位有这个要求)、英语四六级成绩等等。
通过这几轮筛选,表格里剩下的岗位,就是你去年“可能”可以报的。
第二步:从筛选结果里,选出3-5个“意向岗位”。
把这些岗位的所有信息都复制出来,单独建一个文档。你要研究什么?
– 工作地点:这个不用多说,你愿不愿意去这个城市生活。
– 单位层级:是中央单位、省属单位还是市县级单位。层级不同,工作内容和发展路径也不同。
– 招录人数和去年的报名人数:你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去年这个岗位的报录比。虽然每年会变,但热度高的岗位一般会持续高。这能帮你评估竞争压力。比如,一个岗位只招1人,但去年有2000人报名,你就要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实力去拼。
– 岗位职责:仔细看岗位介绍,想想这是不是你想做的工作。有些人只看单位名字好听就报了,进去才发现工作内容完全不适应。
– 备注信息:这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又最重要的地方。很多细节要求都写在备注里,比如“本岗位需要经常出差”、“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限男性”等等。看漏了任何一条,资格审查都过不了。
做完这一步,你对自己的定位就清晰多了。你不再是一个茫然的等待者,而是一个有备而战的准考生。
第三步:提前准备好报名需要的材料。
国考报名是全流程网报,你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电子材料。
1. 个人信息:把你的身份证号、毕业证和学位证编号、大学期间的奖惩情况、家庭成员信息等,都提前整理在一个Word文档里。报名时直接复制粘贴,能省很多时间,还能避免填错。
2. 电子照片:国考报名对照片有严格要求。通常是白底或蓝底的证件照,格式为JPG,大小在特定范围内(比如10-20KB)。不要等到报名系统开了再去弄照片。现在就去照相馆拍一张合格的电子版证件照,让师傅帮你处理好尺寸和大小,存到你的电脑和手机里。每年都有人因为照片不合格,反复上传失败,最后卡在截止时间前,心态都崩了。
3. 想好个人简介:报名系统里有一栏“学习、工作经历”,需要填写简短的个人履历。提前写好一段200-500字的文字,突出你的优势,到时候直接用。
当你把这三步都做完,你会发现,等官方公告发布的那天,你的心态会非常从容。别人还在几十万个职位里大海捞针,你只需要打开新的25年职位表,核对一下你之前选好的那几个意向岗位今年是否还在招,或者有没有类似的新岗位出现。整个决策过程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
然后你就可以在报名通道刚开放、网络还很通畅的时候,第一时间完成报名,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复习中去。
记住,国考这场竞争,从你决定要考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不是从报名那天才开始。知道什么时候报名只是第一步,知道在报名前做什么,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