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全国共有多少所985和211大学

直接说结论,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和115所211大学。

但是,这两个数字不能简单相加。你需要知道一个最关键的事实:所有的985大学都属于211大学。 这么说吧,211大学是一个大圈子,而985大学是这个大圈子里最核心、最顶尖的那一小撮。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学校分开看,实际上是这样的:

  • 既是985也是211的大学:39所。
  • 只是211但不是985的大学:115 – 39 = 76所。

所以,中国最顶尖的、享受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学,总共就是这115所。这个群体,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名校”。

这两个数字到底怎么来的?

很多人张口闭口985、211,但很少有人真正清楚这两个标签的由来。这并不是某个机构评出来的排名,而是两个不同时期国家高等教育建设计划的代号。

先说“211工程”

这个计划启动得更早,始于1995年。 它的全称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看明白了吗?名字里的“211”就是“21世纪”、“100所大学”这两个核心信息的浓缩。

在那个年代,国家觉得需要集中资源,先把一部分有潜力的大学和学科搞上去,让它们成为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于是,“211工程”就诞生了。这在当时是中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

再说“985工程”

时间到了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因为这个讲话发表在1998年5月,所以后来这个更高级别的建设计划就被称为“985工程”。

你看,这两个计划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 211工程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国内知名、有影响力的大学和重点学科。 它的视野主要在国内,目的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 985工程的目标则更加精英化,就是要从211大学这个群体里,再选出一小部分顶尖的学校,集中更多资源去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它的视野是瞄准国际的。

简单打个比方,211工程像是要打造一支实力强劲的“国家队”,而985工程则是要从这支国家队里,选出绝对主力,去参加世界顶级的比赛。所以,985大学获得的资金支持、政策倾斜和科研资源,通常比普通的211大学要多得多。

一个很重要的事实:985和211已经成为历史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官方其实已经不再提985和211了。2019年,教育部明确表示,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这意味着,985和211的名单已经永久定格,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了。

现在国家力推的新概念是“双一流”,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里,总共有147所大学。 这个新计划相比过去的985和211,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不那么看重学校的“身份”,而是更关注具体的“学科”实力。

“双一流”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前者基本就是原来985大学的班底,而后者则包含了很多原来的211大学以及一些虽然不是211,但在某个特定学科上实力超强的“双非”大学(非985非211)。这样做的好处是,打破了过去身份固化的局限,让一些有特色、有实力的大学也能得到国家的扶持。

但是,政策归政策,现实归现实。

为什么985和211的标签在今天依然如此重要?

尽管官方的说法是“双一流”取代了“985/211”,但在整个社会,从找工作到考研,甚至到相亲,985和211这两个标签的烙印依然非常深刻。

1. 招聘市场的硬通货

这是最现实的一点。你去看看很多大公司、国企、事业单位甚至公务员的招聘要求,虽然不会明着写“仅限985/211毕业生”,但HR在筛选简历时,这几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互联网大厂做HR,他亲口告诉我,校招季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封简历,根本没时间一封封仔细看。第一步就是用系统按学校标签进行筛选。毕业院校不是985或211,简历可能连被看到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进了回收站。这很残酷,但却是事实。对于很多顶尖岗位来说,一个985的本科学历,就是一张入场券。

2. 考研和出国深造的“出身”优势

在国内考研,本科“出身”同样重要。导师在选择复试学生时,一个985或211的本科学历,会天然地让他觉得这个学生的基础更扎实,学习能力更强。在复试分数相近的情况下,本科学校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

而且,很多顶尖大学的研究生推免(保研)名额,大部分都给了自家的985、211学生。 至于出国申请世界名校,一个好的本科背景也是至关重要的加分项。

3. 根深蒂固的社会认同

几十年来,“考上985/211”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和社会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仅代表了一张文凭,更代表了学生在高考这场激烈竞争中的胜利,象征着智力、毅力和学习能力的顶尖水平。这种社会认同已经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因为政策的改变而消失。

大学分布:看看你家乡有多少所?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一个更扎心的话题:这些顶尖大学的地理分布是极不均衡的。

  • 北京:独一档的存在,拥有8所985大学和26所211大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遥遥领先。
  • 上海:位居第二,有4所985和10所211大学。
  • 江苏:虽然985只有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但211大学总数达到了11所,教育实力非常雄厚。
  • 陕西:西部地区的教育重镇,拥有3所985和8所211大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高考大省,比如河南、河北、江西、山西等,都只有1所211大学,而985大学则是空白。 这种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意味着那些地区的考生需要考到比北京、上海学生高得多的分数,才能进入同一所顶尖大学。

所以,下次再讨论985和211时,你已经不只是知道那39和115这两个数字了。你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知道它们与“双一流”的关系,更明白这些数字背后,对无数学生和家庭的现实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更是理解中国教育和社会的一个窗口。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七点爱学 » 全国共有多少所985和211大学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