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n,就是瓜。
但你千万别以为,这就完了。如果你把中文里所有的“瓜”都一股脑地翻译成melon,那你可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甜腻腻的语言陷阱里,就像一脚踩在熟过头的哈密瓜上,黏糊糊的,还惹一身蚂蚁。语言这东西,好玩就好玩在这儿,它从来不是简单的A=B,而是一整个生态系统,一片充满了惊喜和意外的丛林。
首先,咱们说说最本分的那个melon。在英语世界里,melon通常指的是那一类圆形或椭圆形、果肉甜美多汁、长在藤蔓上的瓜果。它是一个家族的姓氏,而不是某个成员的名字。
这个家族里最出名的几个成员,你肯定认识:
-
Watermelon:西瓜。这个词简直是字面上的天才翻译,“水瓜”,多形象。夏天里,一刀下去那清脆的“咔嚓”声,红瓤黑籽,冰镇之后的第一口,那种从喉咙凉到脚后跟的舒爽……嗯,这就是watermelon的灵魂。没人会管它叫melon,太笼统了,就像你不会指着一个叫“张伟”的人,喊他“喂,那个中国人!”一样。
-
Cantaloupe:哈密瓜,或者说,那种橙色果肉、网状外皮的甜瓜。这词儿听着就洋气,带着点法式风情。它的甜味比西瓜更浓郁,更霸道,有时候甚至有点齁。超市里切好的cantaloupe方块,是很多西方家庭冰箱里的常备水果。
-
Honeydew melon:白兰瓜,那种绿色果肉、表皮光滑的蜜瓜。Honeydew,直译过来是“蜜露”,这名字起得,简直诗意。它的甜味比较清雅,口感也更脆爽一些。
所以你看,在指代具体水果的时候,英语倾向于用更具体的名字。你走进一家国外的超市,对店员说“I want a melon”,他八成会反问你:“Which one? Watermelon, cantaloupe, or honeydew?”
这是melon的第一层皮肤,水果本身,简单直接,充满阳光和夏天的味道。
但真正让这个词变得活色生香、充满江湖气息的,是它的第二层,甚至第三层皮肤。
这就要说到我们中文互联网的伟大发明——吃瓜。
当八卦满天飞,当某个明星塌房,当某个大公司爆出丑闻,我们这些旁观者,就成了“吃瓜群众”。这个“瓜”,可不是西瓜哈密瓜,而是事件本身,是那份儿等着被揭晓的悬念和戏剧性。那么,“吃瓜”在英语里怎么说?
你可千万别直愣愣地翻译成“eating melon”。一个老外听到这个,脑子里浮现的画面绝对是你抱着半个西瓜用勺子挖着吃,而不是你举着手机,嘴角上扬,看别人家的房子着火。那种幸灾乐祸又事不关己的微妙心态,那种“前排出售瓜子花生矿泉水”的热闹劲儿,是“eating melon”完全无法传达的。
英语里,有更地道的说法来捕捉吃瓜的精髓。
最贴切的,可能是“spill the tea”或者“get the tea”。这里的“tea”(茶),就约等于我们的“瓜”。当有人说“Spill the tea!”,意思就是“快说!有什么八卦?”,那股急切想知道内幕的心情,简直一模一样。而当我们在吃瓜时,我们就可以说自己是在“getting the tea”。
还有一个更具画面感的表达:“grabbing my popcorn”(我去拿我的爆米花了)。这个说法源于电影院文化。当银幕上要上演精彩大戏时,你当然得抱着一大桶爆米花才过瘾。所以,当网络上出现惊天大瓜,人们纷纷表示“grabbing my popcorn”,意思就是:好戏要开场了,我准备好当观众了!这和我们“搬个小板凳,坐看风云起”的“吃瓜群众”心态,是不是神同步?对,就是那个感觉。吃瓜群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那个抱着爆米花的观众席(the popcorn gallery)。
你看,这事儿是不是一下就活了?从一个静态的水果,变成了一个动态的、充满人味儿的场景。这就是语言的魔力。
还没完。
Melon在俚语里,还有更野的路子。
在某些语境下,尤其是在英式英语里,melon可以指代人的“脑袋”。比如一个妈妈对不好好思考问题的孩子说:“Come on, use your melon!” 这句话可不是让你用脑袋去撞墙,而是让你“动动你的脑筋!”“用你的脑子想想!”。这里的melon,就约等于我们说的“榆木疙瘩脑袋”,但语气更俏皮一点。
更有意思的,也是更需要小心的,是melon在俚语里,可以用来指代女性的胸部。这个用法比较粗俗,有点像小报八卦杂志的风格,你不会在正式场合听到它。但如果你在看一些英国的喜剧或者小报新闻,看到这个词,可别傻乎乎地以为人家在讨论水果。了解这个用法,是为了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误会,或者,能让你在看到某些特定内容时会心一笑,知道这帮家伙在说什么鬼话。
甚至在一些更古老的俚语里,a melon还能指“一百万英镑或美元”。不过这个用法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属于语言的活化石级别,你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头看“melon”这个词。
它是一个水果家族的总称,是夏天泳池派对上的常客。
它是一种网络文化的暗号,是吃瓜群众心照不宣的“popcorn”和“tea”。
它是一个人的脑袋,是“use your melon!”那句带着点无奈和亲昵的催促。
它甚至可以是一种粗俗的、带着窥探意味的身体部位指代。
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背后却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世界。它从田野里生长出来,被贴上标签放进超市,然后跳进互联网的浪潮里,沾染了人间的烟火气和八卦味,最后又钻进街头巷尾的对话中,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背单词是最无聊的事情。你背下了“melon = 瓜”,你只得到了一个词的尸体。而只有当你把它放回生活的溪流里,看它如何翻滚、如何碰撞、如何被不同的人捡起又赋予新的意义,你才算真正认识了它。
下一次,当你看到melon这个词时,你看到的,还会只是一个瓜吗?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