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英语什么意思?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做”。干活的“干”,行动的“行”。
但如果事情就这么简单,你大概也不会来问了。这个词,简直是英语世界里最熟悉又最面目模糊的幽灵。它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让你抓不住它的实体。它简单到三岁小孩都会说,又复杂到能让学了十年英语的人在某个句子里突然卡壳,心里犯嘀咕:“这儿的‘do’,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所以,别把它只当成一个简单的“做”来看。那只是它的伪装,是它最朴实无华的一张脸。实际上,它是个千面戏精,是个深入骨髓的语法工具,更是英语这门语言的“魂”的一部分。
我们先从它最老实本分的一面说起,就是那个你我都知道的“做”。
* Do your homework. (做你的作业。)
* 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嘛?)
* I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 (我有一堆事儿要做。)
在这种语境下,它就是个实干家,指代具体的行为和动作。洗碗是 do the dishes,打扫是 do the cleaning,搞研究是 do research。这一层很好理解,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动词,有血有肉,指代着我们的付出和劳动。这是“do”的基本盘,是它行走江湖的身份证。
可问题是,它很快就不安分了。
它最常见的变身,是成为一个助动词。一个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纯粹为了搭建句子结构而存在的“工具人”。这是无数初学者第一个感到拧巴的地方。为什么说“I like English”,否定句就要变成“I do not like English”?为什么问句要说“Do you like English?” 这个凭空冒出来的“do”,到底是哪路神仙?
你得这么想:它就像一个万能的接口,一个语言里的“瑞士军官刀”,平时在肯定句里(比如 I like it)它为了简洁就隐身了,但一旦你需要否定什么,或者想问点什么,它“嗖”地一下就冒出来了,成了整个句子的顶梁柱。它本身不承载“喜欢”或者“讨厌”这类具体意思,它的任务,就是站出来说:“嘿,注意了,这儿有个否定!”或者“喂,我这儿有个问题要问!”
- He doesn’t know.(他不知道。)这里的 doesn’t (do not) 就是在给 know 这个主要动词“打辅助”,帮它完成否定的任务。没有它,He not know 在语法上就是个残次品。
- Did you see that?(你看见了吗?)这里的 Did 也是个工具人,它站到句首,高举一面“疑问”的大旗,顺便还把“过去发生”这个时态信息给扛在了自己身上,让后面的 see 可以轻轻松松地用原型。
所以,这个作为助动词的“do”,是个幽灵,是个句法骨架。你看不见它,但它撑起了房子的结构。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迈过了英语学习的一道大坎。
还没完。这个“do”不仅能当工具人,它还能当强调语气的“放大器”。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想跟人吵架,或者想表达一种斩钉截铁的、不容置疑的情感?英语里,“do”就能帮你干这个。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女朋友怀疑地问你:“You don’t love me anymore, do you?”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如果你只是平淡地回答 “I love you”,感觉就差点意思,有点像在敷衍。
但如果你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I do love you!”,在 love 前面加一个重读的 do,那味道就全变了。这个 do 就像一针强心剂,像一束追光灯,死死地打在“love”这个词上。它在嘶吼:“我爱!我真的爱!别怀疑了!”
- He thinks I can’t finish it, but I did finish it! (他觉得我完不成,但我确确实实完成了!)
- You must come to the party. I do insist! (你必须来派对,我非常坚持!)
这个用法,特别有“人味儿”。它充满了情绪,充满了态度。它不是冷冰冰的语法,而是活生生的情感表达。它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接着聊,它还有一个特别“懒”,但又特别地道的功能——替代。
为了避免重复,英语里的人们也跟我们一样懒。别人问你一个长长的问题,你总不想把他的话原封不动地再重复一遍来回答吧?“do”这时候又闪亮登场了。
- “Who ate the last piece of cake?” (谁吃了最后一块蛋糕?)
- “He did.” (他吃的。)
看,一个 did,就顶替了后面一整句话 ate the last piece of cake。简洁,利落,高效。简直是懒人福音。
- “I love watching movies.” (我爱看电影。)
- “So do I.” (我也爱。)这里的 do 也是一样,替代了 love watching movies。
这种用法,在口语里简直是家常便饭。你一旦掌握了,你的英语听起来就会立刻少一些“书面味”,多一些“烟火气”。
最后,也是最让人头疼的,是“do”作为一个“万金油”,跟各种小词(介词、副词)勾搭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短语,意思也变得五花八门,甚至面目全非。
这部分,说实话,没什么道理可讲,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它像一个江湖,规矩林林总总,你只能慢慢闯,慢慢学。
- do away with something – 废除,干掉某样东西。
- do up something – 可以是“装修、装饰”,也可以是“扣上(扣子)、拉上(拉链)”。
- do without something – “没有……也行,将就一下”。
- How do you do? – 这句经典的问候里,两个 do 基本上都失去了“做”的本意,它就是个固定的客套话,相当于“幸会幸会”。你总不能把它理解成“你怎么做你自己?”吧?那也太哲学了。
所以,你再回头看“do”这个词。它哪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做”?
它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实干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结构工程师,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情感演员,是一个聪明伶俐的替身,还是一个混迹江湖、朋友遍天下的交际花。
想要真正搞懂它,别去死记硬背那些规则。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感受在疑问句里,它带来的那种悬念感;去感受在否定句里,它带来的那种坚决;去感受在强调句里,它带来的那种喷薄而出的力量。
当你不再把它当成一个孤立的单词,而是把它看作英语表达之流中一个灵动的、跳跃的、不可或缺的元素时,你才会发现,这个最简单的词,恰恰藏着这门语言最深的奥秘和最有趣的风情。真的,就是这么回事。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