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这个词,你要是查字典,它会告诉你“乐趣”、“娱乐”。没错,但又完全不对。这种解释就像告诉你“爱”是多巴胺的分泌一样,技术上正确,情感上却苍白得像一张A4纸。
真正的 fun,它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种状态,一种几乎可以和空气融为一体的感受。它是一种你不会刻意去想“啊,我现在很快乐”的快乐。当你真的在体验 fun 的时候,你根本没空去分析它。
很多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把英语当第二语言学的,最开始都会搞混 fun 和 funny。这是一个坎,迈过去了,你对英语语感的理解就能上一个台阶。这么说,一个讲得很好的笑话,或者你看到有人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滑倒(当然前提是没受伤),你会觉得 funny,你会哈哈大笑,笑出声来。Funny 是具体的,指向一个能让你发笑的事件或对象。它是有攻击性的,像一个精准的点射,直击你的笑穴。
但 fun 不一样。Fun 是一片弥漫开来的氛围。你和一群老朋友吃火锅,氤氲的热气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陈年糗事,锅里的毛肚在红油里七上八下,你可能全程都没听到一个“笑话”,但整个晚上就是 fun。那种从心底里冒出来的,暖洋洋的,不想结束的感觉,就是它了。所以你看,一场精彩的脱口秀,它既是 funny 的,也是 fun 的。但一次完美的徒步旅行,在山顶看到日落,那绝对是 fun,却跟 funny 半毛钱关系没有。
Fun 这个词在英语里还特别“不守规矩”。它本来是个不可数名词,比如 “We had a lot of fun.”(我们玩得很开心)。但口语里,它早就活成了一个形容词。“That was a fun party.”(那是个很有趣的派对。)“He is a fun person.”(他是个有趣的人。)这在语法纯粹主义者看来简直是“错误”,但语言是活的,大家这么用,它就对了。甚至,更“离谱”的是,虽然正规语法书会告诉你 fun 没有比较级和最高级,要用 “more fun” 和 “most fun“,但你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年轻人嘴里,听到 “This is funner than that!” 或者 “This is the funnest game ever!” 的概率高得惊人。这种用法本身,就带着一种打破常规的 fun。
Fun 的内核,其实是一种极度的个人化和主观化。你的 fun,可能是我的地狱。有人觉得在图书馆里找一天资料,最后发现一个关键论据,是天大的 fun,那种智力上的满足感无可替代。而另一个人可能觉得,这简直是世界上最枯燥无聊的事情。他的 fun,是在音乐节上跟着节奏pogo,全身是汗,嗓子沙哑,第二天骨头散架。你能说哪一种更高级吗?不能。Fun 是平等的,它只关乎你个人的“化学反应”。
我曾经觉得,fun 必须是热闹的,是分享的。但后来发现,一个人也能有顶级的 fun。一个周末的下午,拉上窗帘,窝在沙发里,看一部早就想看的“烂片”,一边吐槽一边笑得前仰后合,零食碎屑掉得满身都是,这难道不是 fun 吗?一个人戴着耳机,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夜跑,音乐节拍和你的心跳重合,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你和流动的风,这也是一种深刻而宁静的 fun。
它甚至可以是创造性的。你给一个孩子一堆昂贵的、功能齐全的玩具,他可能玩十分钟就腻了。但你给他一个巨大的纸箱子,他能把那玩意儿变成宇宙飞船、秘密基地、深海潜艇,在里面待一下午,自言自语,不亦乐乎。那个纸箱子,就是他通往 fun 的任意门。那个时刻,他不是在“玩”,他是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这种沉浸感,这种忘我,就是 fun 的最高境界,心理学上管这个叫“心流”,但我觉得 fun 这个词更贴切,更有人味儿。
说到底,fun 是一种“放下”。放下目的,放下功利,放下“这么做有没有意义”的思考。当你开始计算投入产出比的时候,fun 就消失了。它是一种纯粹的体验,是过程本身带来的愉悦。它反对“有用”,它就是那个“无用之用”。我们拼命工作,学习技能,是为了生存,为了“有用”。但支撑我们熬过这一切的,恰恰是那些“没用”的 fun 的瞬间。
所以,别再问 fun 是什么意思了。去体验它。去淋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前提是你不赶时间也不会因此感冒;去和你最好的朋友打一局输赢完全不重要的游戏;去尝试做一个你从来没做过的菜,哪怕最后可能有点难吃;去毫无目的地在城市里闲逛,拐进每一条你好奇的小巷。
在那些瞬间里,你感受到的,那种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甚至不需要向自己解释的,发自内心的轻松和雀跃,就是 fun。它不是英语单词,它是生命本身的回响。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